四川省农科院育成小麦新品种“川麦42”内容摘要:

2、麦四川小麦杂交、回交,国际上率先育成了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川麦 42”、“川麦 43”等 4 个小麦新品种。 其中,“川麦 42”在四川区试中创造了区试以来最高亩产纪录(而且在国家区域试验的长江上游组中名列产量第一,是长江上游麦区第一个区试亩产超过 400 公斤的国家审定小麦品种,表现出很好的高产潜力与较好的适应性;在省区试、国家区试中比对照“川麦 107”分别增产 “川麦 42”对条锈病的表现为高抗免疫;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川麦 42”的抗条锈性是由主效单基因控制,用 9 个 记引物将其定位在 1B 染色体中心着丝点附近,暂定名为 川省区试对“川麦 42”品质性状测试结果为:容重平均 778g/ 3、l;粗蛋白质含量平均 湿面筋平均 沉降值平均 成时间 定时间平均 川麦 42”的品质达到国家 17320质中筋小麦标准,适宜做馒头和面条等。 “川麦 42”是一个高抗条锈病、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且综合性状好的超高产突破性小麦新品种。 “川麦 42”是世界上首次利用硬粒小麦科研成果引起 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11 个国家网站作了专题报道,已成为国际上成功利用“四倍体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基因资源的典范。 “川麦 42”的育成是四川小麦育种的新突破,无论从绝对产量和相对产量,“川麦 42”都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抗病性和品质表现俱佳的穗数穗重并重型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 “川麦 42”为我国小麦超高产、抗条锈育种提供了高产和抗性基因资源,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和育种利用价值。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