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头的栽培茯苓的技术内容摘要:
节省大量木材,成本降低。 且比常用的松树身栽植结茯苓期长、还可以增产 40%左右,质量也比用树身育出的好。 现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药农参考。 一、备料。 把新确伐又无虫蛀、脱皮的松树根挖出来,斩去横根,剥皮留筋。 剥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树根将树皮相间纵削,剥一条留一条(35 厘米),然后放在通风、干燥处堆叠晒干。 二、造地。 在海拔600900 米,1530的山坡上选择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至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三、种植。 0 天铲除杂草和表土,深翻5080 厘米(土块不用打碎),让土壤充分风化,每亩用巴丹 45 公斤撒于地面,预防白蚁。 同时把松树头锯成平截面。 选择晴天种植。 底坡度以 2030 度为宜。 摆好木料后从下至上覆土并压紧木料。 将选好的茯苓种用削利的竹片切成小块,贴在木头和木尾交接的新口处,每 10 斤。 培土压实。 贴种后覆土,畦与畦之间开一条宽 30 厘米的排水沟。 四、茯苓种植 4560 天,菌丝已基本传遍木头,这时应进行第一次松土。 第二次松土在结苓后进行,把苓块周围的泥土挖松再培上。 茯苓膨大时若出现表土爆裂,要及时培土,以免日晒爆裂影响长大。 专利查询。松树头的栽培茯苓的技术
相关推荐
t, how can we ensure its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and at last make predict and conclusion of the management’s effect. In short,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st
期播种,为了延长青饲料的供应时间,可分期播种,间隔时间为 1520 天。 手播时 2 公斤/亩。 机播时 3 公斤/亩。 因分枝性不稳定,在高温下播种,分枝性减弱,夏播时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增加密度,行株距一般为 60 公分25 公分,北方亩留苗要 40005000 株,在长江以南因分枝减少,亩留苗为 70008000 株;该品种有分枝特性,定苗时不能去分枝。 肥水充足,由于饲用玉米种植密度较大
国玉米总需求量的 78用作畜禽饲料,有关方面预计,到 2020 年饲料玉米将占到 上。 普通玉米作为主要的高能量饲料,其营养价值不完全,胚乳中不仅蛋白质含量少,而且品质差,氨基酸不平衡,普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的含量只有 而畜禽通常需要 不足部分得通过添加较多的赖氨酸、豆饼和鱼粉等给予补充,我国饲料工业每年需要约 3 万吨合成赖氨酸作添加剂。
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流动同样要通过市场配置功能加 以实现。 而我国目前由于受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和体制的约束,人力资源的配置仍通过政府行为进行,这就不可避免地以政府行政手段排斥市场机制的配置功能。 限制了企业 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18 用人的选择权。 由于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工资难以反映劳动力价值,起不到价值信号的作用。 同时,由于我国没有形成人力资源市场
1、022(水稻) 泗优 9022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和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合作,用江苏育成的中粳不育系泗稻 8号 9022测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泗优则 22在江苏全生青期 150天,比六优 1号早 35 天,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沿淮河及长江以北地区种植。 该组合株型理想,剑叶长、宽、直立。 株高110长 25粒较稀,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每亩 18万穗,每穗总粒数 180粒,结实率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