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红薯制品的加工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速冻红薯制品的加工速冻红薯制品的加工1、工艺流程:原料验收条艺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宜选用外形呈纺锤形、圆锥形、圆形状,肉质呈黄、橙色的鲜红薯做原料。 收获后贮藏 3 个月以上的红薯则不适宜。 (2)冲洗去皮:将附着于原料薯上的泥沙等杂质用净水冲洗干净,特别是对凹处及发芽的部位,要用刷子洗净,以防杂质裹入。 然后用不锈钢刀把芽和皮完全除去,薯根筋部分要除尽。 (3)浸泡洗净:去皮后的红薯先置于盛有清水的塑料桶内,一定数量后再移入有流动水的大池中,以防变色。 去皮后红薯等待切块、切条的时间一般不能太长。 (4)切块、块条:在清洁、无毒、高强度的塑料硬板上,按一定规格进行切块。 若 2、需条状,则采用多功能切割机,将红薯切成截面积为 米,长度为80米的狭长条,一般先对红薯不宜切条的部分切块处理后再切条。 (5)漂洗护色:将薯块或薯条用净水反复冲洗,除去表面淀粉及杂物,然后立即放入 亚硫酸钠溶液中漂白 10 分钟。 由于红薯中含有大量的单宁、羟基氨基酸等具有多酚结构的物质,在有氧条件下,被多酚氧化酶氧化生成褐色聚合物;在有铁存在的情况下,酶促褐变加快。 因此,去皮后的薯块、薯条应浸在清水中以隔绝氧气,或浸在柠檬酸、抗坏血酸的稀溶液中,其作用是降低,抑制酚酶的活力。 另外,勿接触铁制容器、工具、设备,宜采用不锈钢、塑料用具。 (6)汽蒸:将洗净的薯块或薯条均匀地平铺在蒸盘上,并沥干水分,用 3、蒸汽蒸至熟透。 一般使用 帕的蒸汽蒸 35 分钟。 在蒸煮过程中,当薯体的中心温度达到 110 摄氏度以上时即被认为完全煮熟。 若红薯蒸煮过度则发生软料或成糊状,影响形态;若红薯尚未煮熟则制品口感极差。 (7)冷却:将蒸好的薯块或薯条放于金属架台上,用自然通风或电扇吹风的方法冷却至室温,冷却期间适当翻动。 (8)速冻:宜使用流态式连续速冻机,当速冻间温度降至零下 40 摄氏度左右时进料,调节运行速度,在 2530 分钟内使产品中心温度达到零下 18 摄氏度至零下 25 摄氏度,表面不龟裂,薯体不连结即可。 速冻的具体要求是:食品在冻结时应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大冰结晶生成带,并在 40 分钟内将食品 95%以 4、上的水分冻结成冰。 为了保证速冻红薯制品的质量,速冻时,应待速冻间温度降至零下 40 摄氏度左右进料,冻结时冷空气温度不宜低于零下 30 摄氏度,红薯中心冻结终了温度应达到零下 18 摄氏度至零下 25 摄氏度制冷机宜选用封闭式氟利昂制冷机,以确保冷量的稳定供应。 (9)计量装袋:按外商要求或企业标准净重要求用电子秤过秤,确保内容物净重与包装标志一致,然后用塑料袋封口机封口。 装袋时,生产人员手不能直接接触薯块或薯条,应戴上乳胶手套。 包装间温度应控制在 15 摄氏度以下,包装前用紫外线杀菌 30 分钟。 (10)装箱:包装塑料袋的纸箱应符合出口要求,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潮性能。 包装过程应尽可能缩短,最长时间间隔不超过 12015 分钟,纸箱封口要求用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胶带。 (11)冻藏:包装好的纸箱速送入冻藏库中,库温保持在零下 18 摄氏度或更低,冻藏期间温度波动要求控制在 2 摄氏度以内。 专利查询。速冻红薯制品的加工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酥皮绿豆馅面包加工技术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酥皮绿豆馅面包加工技术(一)配方 皮:富强粉 25千克、白砂糖 蛋 酵母 100克。 馅:绿豆粉 300克、白砂糖 350克、猪油 100125 克。 (二)制作工艺 1制皮工艺 原辅料第一次面调制第一次发酵第二次面团调制第二次发酵皮面团。 (1)原辅料处理:将制皮的原、辅料中的面粉、糖过筛,鸡蛋打开搅均鸡蛋黄与蛋清,酵母活化。 (2)第一次面团调制
塑料大棚栽培猴头菇技术
2、头菇栽培。 二、栽培季节根据猴头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应用塑料大棚栽培,在山东一般应于 10 月中旬制栽培袋,约经一个月的培养至 11 月中下旬开始出菇,翌年 3 月上中旬出菇结束。 三、棉子壳 90%,麸皮 8%,石膏 1%,过磷酸钙 1%。 配方:棉子壳 58%,杂木屑 30%,麸皮 10%,石膏 1%,过磷酸钙 1%。 配方:棉子壳50%,玉米芯粉 38%,麸皮 10%,石膏 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用研究财务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突出,管理层在会计信息编报方面拥有过大的权力,而且现行的监督机制和独立审计机制难以确保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 这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势必影响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同时,由于财务数据质量问题,采 取科学的定量方法进行财务预警依然较难实现,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有关利益各方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 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