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栽培猴头菇技术内容摘要:
2、头菇栽培。 二、栽培季节根据猴头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应用塑料大棚栽培,在山东一般应于 10 月中旬制栽培袋,约经一个月的培养至 11 月中下旬开始出菇,翌年 3 月上中旬出菇结束。 三、棉子壳 90%,麸皮 8%,石膏 1%,过磷酸钙 1%。 配方:棉子壳 58%,杂木屑 30%,麸皮 10%,石膏 1%,过磷酸钙 1%。 配方:棉子壳50%,玉米芯粉 38%,麸皮 10%,石膏 1%,过磷酸钙 1%。 将上述各配方原料拌匀,按料水比 1:水调至含水量 65%。 5 厘米32 厘米34 厘米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重约 克克。 料要适度压紧,然后用绳所紧袋口。 四、热至 100,保持 10 小时,停火 3、焖 5 小时6 小时,然后将袋取出冷却接种。 袋亦分层放置,保持压力 克/平方厘米 2 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压力为零时,开锅盖将料袋取出冷却。 大容量灭菌锅灭菌时,如将压力升至 克/平方厘米则易发生熔袋、胀袋现象,影响灭菌效果。 五、接种与培养当料袋冷却至 30以下时移入接种箱接种,接种箱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灭菌,20 分钟进行无菌操作接种。 接种从料袋两端进行,一般每瓶菌种可接 25 袋。 接种后可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培养发菌。 移入前大棚应充分消毒,开窗降低棚内温度,用石灰水喷洒地面和四壁,然后用甲醛或硫磺密闭熏蒸 24 小时。 如采用冬暖蔬菜大棚栽培猴头菇,可先将接种后的料袋单独置于培养室培养至菌丝吃料 5、适当加盖草帘遮荫。 晴暖天气,轻开南面窗户适度通风。 一般经 7 天10 天即开始现蕾,再经 10 天15 天猴头菇子实体菌刺长约 米1 厘米时即应及时采收。 采收后要消除菇根,继续培养。 严冬季节,如大棚保温效果差,可暂停出菇管理,至 2 月上旬气温回升后再行管理。 一般可收 2 潮3 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 100%。 由于大棚保温性能好,冬季棚内蒸发量小,因此管理中应适当减少喷水次数,严禁向袋口、菇蕾喷水,以免引起菇蕾腐烂。 对出过 2 潮3 潮菇的菌袋,可采用覆土畦栽的办法,其生物效率一般可超过120%。 其方法是:在棚内挖宽 ,深 25 厘米的畦,将菌袋脱去塑料袋,3个4 个一束竖置畦中,上盖约 2 厘米厚的细壤土,浇透水,以后保持畦内潮湿状态,约经 15 天左右,可出一潮菇,菇体大者直径可达 25 厘米以上。 至菌刺长达 米时即可小心采收,将粘有泥土的菇柄部分用刀削掉,即可出售或加工。 应用此法可将出菇期延长至 4 月中下旬。 该办法也可用于未出菇的猴头菌袋栽培,增产效果亦十分明显。 专利查询。塑料大棚栽培猴头菇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用研究财务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突出,管理层在会计信息编报方面拥有过大的权力,而且现行的监督机制和独立审计机制难以确保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 这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势必影响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同时,由于财务数据质量问题,采 取科学的定量方法进行财务预警依然较难实现,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有关利益各方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 现阶段
建荣大酒店婚宴大厅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位 规 模 总征地面积 亩 1700 总用地面积 亩 1406 建筑用地面积 平方米 237700 道路广场用地面积 平方米 407200 绿化用地面积 平方米 332100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4624 其 中 婚宴大厅 平方米 2270 地下大厅 平方米 1012 配套设施 平方米 2354 容积率 049 绿化率 3540 建 筑 密 度 2540 停车位 个 97 63 项目结构方案设计
市场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寻求新的目标市场,以扭转需求下降的格局。 不规则需求 (协调 ):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一年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 在不规则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对该市场进行协调。 如在公用交通工具方面,在运输高峰时不够用,在非高峰时则闲置不用。 又如在旅游旺季时旅馆紧张和短缺,在 7 旅游淡季时,旅馆空闲。 再如节假日或周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