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棉花出苗率和保苗率的对策及办法内容摘要:

2、方干土层过厚,点播器鸭嘴无法将种子点到墒上,造成不能出全苗。 该部分影响约减少出苗 3%左右。 2、长期地膜植棉造成土壤表层 3米残膜过多,一部分种子在播种时直接播到土壤中的地膜上无法出苗,还有部分种子出苗后根正好顶在残膜上造成死苗。 该部分影响约减少出苗 3%左右。 3、机械力量有限,不能真正做到适墒播种。 虽然我们在地块上有一部分茬灌地、一部分冬灌地,但在春天适墒播种整地和播种节短间隔时间太短,很多地墒情差别不大,几乎可以同时播种。 但受播种机械限制,总有一些先拨一些后播,这样就形成墒情差异,不能做到适墒播种。 该部分影响约减少出苗 2%左右。 4、点播器设计本身有一丁点的取种、排种空穴率。 目前点播技术已 3、经非常成熟,点播器自身空穴率不应超过 2%,否则为不合格产品。 5、播种作业质量差。 主要是铺膜不展造成种孔错位、种孔覆土太厚或覆土不严、播种速度太快造成甩粒种子无法排至种孔中央等。 该部分影响约减少出苗 5%左右。 6、天气影响。 种子发芽要求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播种后气温降低大风接膜或长时间阴雨多湿,势必影响出苗。 膜上点播一周左右下雨会造成种孔表层土板结,如破板结和人工放苗不及时也会造成很多无法出苗。 该部分影响出苗每年不尽相同,一般在 5有时更高。 7、种子质量出现问题。 由于目前我们基本上使用本场自己加工的棉种,种子质量普遍较好,因此,种子质量影响出苗占的比重较小。 一般在 1右。 (二)造成棉花保苗 4、率低的主要原因1、出苗后遇见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影响。 如大风、沙尘暴、干旱、冰雹及低温阴雨等,造成死苗。 该部分影响较大,而且每年都有,造成损失也不尽相同。 一般至少在 5右。 2、机械作业损伤。 主要是中耕作业由于交接行不准或播行不直造成的拉苗合伤苗,另外中耕、化调等机械作业在地头转弯时也要压掉一部分棉苗。 该部分造成棉花损失一般在 3%左右。 3、棉花病害、虫害较多,造成死苗。 该部分影响较大,一般在 5右。 4、灌水质量差,造成部分棉苗被淹死。 由于节水灌溉技术科技含量不高,一直采用沟灌,但该部分影响棉花保苗比重较小,一般在 2%左右。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原因,造成我们在生产当中理论播种株数同实际收获株数相差太 6、头、地边要人工清耱、清耙,将残膜和棉秆捡拾干净。 耙地深度达到 4米整体上达到“齐、平、松、碎、墒、净”六字标准。 2、选用优良棉种。 选用抗病、早熟、丰产的棉花新品种。 种子的健籽率、净度和发芽率分别达到 99%、98%和 90%以上,纯度达到 95%以上,播前 100%包衣并按要求进行晒种、晾种。 3、调试好播种机械,实现高密度播种,确保播种质量。 (1)选用半精量点播器,每穴下种 31 粒,确保每穴种子发芽率达到 21 个。 空穴小于 (2)采用小三膜播种,株行距配置 20+70+20 厘米,株距 米,实现每亩理论播种达 2 万株。 (3)调试好开沟、压膜和膜上和覆土工作部件。 铺膜平展,压膜严实,降低错位率。 (4)播行笔直,交接行准确、到头到边。 (5)播种深度达到 米。 (6)适期播种。 一般在 4 月 10为最佳。 每台播种机负担面积不超过 800亩。 4、大力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 主要是深埋式渗灌、常规滴灌和软管灌。 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灌水施肥质量。 另一方面减少中耕、化调等机械对棉苗的损伤。 5、严格要求中耕、化调等田间作业质量,减少机械对棉花的伤害。 最好采取套耕作业方法,减少地头伤苗。 6、积极推广头水前人工和机械揭膜,努力消灭白色污染。 7、密切注意天气变化,认真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努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