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玉米抵御风灾能力的几点对策内容摘要:

2、对较弱;后者是指玉米进入灌浆期以后,从玉米雌穗节下的倒数 12 节间处产生折断倒挂的现象,而折断的玉米相对较壮。 受了风灾以后,玉米的光合性能恶化,营养物质运输受阻,加上病虫鼠害,产量大幅度下降。 据研究和生产调查,提高玉米抗风灾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点。 1 选用抗灾能力强的良种为了提高玉米抵御风灾的能力,宜选用株型紧凑、茎秆组织较致密、抗风能力强的高产优质玉米良种。 如掖单 22 号、掖单 51 号、登海 1 号、西玉 4 号、西玉 5 号、鄂玉 4 号、鄂 27 号、华玉 4 号、鲁单 984 等。 在风灾较严重的地区,尤其要注意抗风玉米良种的选择。 2 健身栽培、培养壮苗搞好健身栽培,培育壮苗,是提高玉 3、米抵御风灾能力的重要措施。 健身栽培应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实施。 首先要适当深耕,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玉米切忌偏肥,尤其是偏施速效氮肥;其次应适时早播,注意早管,特别是高肥水地块苗期应注意蹲苗,结合中耕促进玉米根系健壮发育,培育壮苗;第三,中后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拥蔸,并做好玉米螟等病虫的防治工作。 3 适当调整玉米种植行向东西行向是玉米种植较多的一个行向,这在一般地方亦有效。 然而,在风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风灾较为严重的地区,风灾已经上升为一个主要矛盾。 由于玉米的株(穴)距一般是行距的 1/2 左右,其行间的气流疏导能力远远大于株间。 当行向的气流来临时,由于玉米株距较小,可从后面的 4、植株获取一定的支撑力,抗风能力有所增强;如果行向与风向垂直,一则会因株间距较小使气流难以畅通,加大了对风的阻力,又会因行间距较大而使后面的植株无法对前面的植株提供支持,从而使风灾的危害更大。 风灾较重的地区农民在对抗风灾时,还将迎风面玉米 23 株将穗位部捆扎一起,使其形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增强其抗风能力。 4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构建防风林带玉米是草本植物,其抗风能力是有限的。 在风灾严重的地区,应该将植树造林、构建防风林带与玉米抗风栽培进行有机地结合。 据测,防风带的保护范围是其株高的 20 倍左右。 如果在风灾严重地区适当规划,种植既美观又实效的防风林带,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可以收到大幅度减轻玉米风灾影响的双重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