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病虫害防治的要点内容摘要:
1、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是以新鲜果穗为产品的特种玉米类型,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生长期短、栽培技术简单、经济价值高,已成为“三高”农业的重要作物之一。 甜玉米含糖量高,易受病虫害侵染,病虫害防治作为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环节,在甜玉米生产中必须加以重视。 甜玉米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大小斑病,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玉米螟、粘虫、蚜虫等,防治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选择抗病品种不同甜玉米品种在抗病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超甜 28、超甜 711 等甜玉米一代杂种生长势强,适应性广,对纹枯病、大小斑病均有较强的抗性。 二、合理轮作,种植密度适当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应尽量避免连作,前茬最好是瓜豆类、茄 2、果类等与玉米亲缘关系较远的作物,前茬为水稻的田块要特别注意纹枯病的防治。 同时种植密度一般每亩不宜超过 3000 株,以增加田间通透性,减轻病害发生。 三、科学施肥,及时排灌生长期间特别是拔节以后过多施用氮肥会导致植株抗性下降,易感染纹枯病,因此不宜过多、过迟施用氮肥,同时要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性,改善果穗品质。 甜玉米需水多但不耐涝,雨后要及时排水,减少病菌的传播和侵染的机会。 四、及时清洁田园田间的病叶、病株及隐藏在杂草中的害虫、虫卵是病虫害再次侵染的侵染源。 生长期间如发现纹枯病病株要立即拔除,病叶应及时摘除,并将病株及病叶烧毁或深埋。 种植前及收获后应清除植株残体和田边杂草,消灭害虫栖息的场 3、所。 五、病初期用 2 万单位井冈霉素 300 倍液、1%稻宁可湿性粉剂 750 倍液或 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 斑病:用 73%百菌清粉剂 500液、40%稻瘟清 600液、50%多菌灵 500液或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液喷雾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丝期喷施,7 天左右喷 1 次,连喷 2。 种前用 50%辛硫磷 500 克加水 25斤后拌种 300斤,用米乐尔混细沙撒施于播种行进行防治。 节至喇叭口期用 50%巴丹 1000 倍液喷雾或灌于心叶内,或用 25%增效杀虫双水剂配制成颗粒剂(1 公斤杀虫双5 公斤水25 公斤细沙土)施于心叶进行防治(每亩 10 公斤),也可用辛硫磷或米乐尔制成颗粒剂放入心叶毒杀。 授粉结束后用敌敌畏乳油 500 倍液喷洒雌穗顶端花丝基部,能有效防止青苞受害。 用 50%天王星乳油 3000 倍液或 40%乐果乳油 800液进行防治,施药时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免蚜虫产生抗药性而影响防治效果。 甜玉米从抽雄至采收时间较短,抽雄以后,严禁施用巴丹、乐果等残效期较长的农药,确保青苞质量和食用安全。 专利查询。甜玉米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相关推荐
1、糯王 1 号 威糯王 1 号是威海市农业科学技术中心 1999 年用外引系 1211母本,自选系 父本育成的新一代超高产鲜食型玉米杂交种。 2001、2002 年该品种分别在本省 17 个地市及江苏、甘肃、河北、海南等 11 个省市示范种植,表现出棒大、抗性强、口感佳等特点。 2003 年 3 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 103 天,鲜穗采收期 80 天。
1、年来,甜豌豆在广州省早秋反季节种植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早秋种植甜豌豆,由于苗期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中,加上病虫严重,稍不注意,便会造成严重死苗。 因此,前期能否保住苗,已成为种植甜豌豆的成功关健。 其技术要点如下:1 适时播种:应根据纬度和海拔高度来确定播种期。 广东北部 7,中部地区 10 月,海拔 500 米以上,7 月下旬。 2 施肥:基肥应全层施,于土地犁翻粗耙后全田均匀撒施
1、 甜玉米种植情况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 春玉米露地直播一般在 4 月上中旬播种(4 月 415日),7 月中旬(7 月 1520 日)开始上市。 春玉米地膜移栽种植一般于 2 月中旬制钵,3 月上旬移栽到大田,6 月中旬即可开始上市。 夏玉米主要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播种时间拉得较长,最早的从 6 月下旬即开始播种
1、键环节:适期防控,对症施药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及多样化的加工产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发展迅速。 但由于超甜玉米植株含糖量较高,易受较多种类和数量的病虫为害,而且常常分期播种,病虫世代交替现象十分普遍,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实施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并降低污染和玉米农药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