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无公害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1、 甜玉米种植情况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 春玉米露地直播一般在 4 月上中旬播种(4 月 415日),7 月中旬(7 月 1520 日)开始上市。 春玉米地膜移栽种植一般于 2 月中旬制钵,3 月上旬移栽到大田,6 月中旬即可开始上市。 夏玉米主要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播种时间拉得较长,最早的从 6 月下旬即开始播种,但大面积播种在7 月上、中旬,9 月中旬开始上市。 2 主要病虫害发生与为害情况21 地老虎本地发生的主要是小地老虎,以第 1 代幼虫为害露地直播春玉米,咬断幼苗茎基部及嫩茎。 经调查,幼虫发生期为 4 月上旬到 5 月中旬 2、。 但地膜移栽春玉米不被为害。 22 大螟1 年发生 34 代。 第 1 代幼虫主要为害露地直播春玉米,钻蛀玉米茎秆造成虫伤株,为害率为 13,对玉米棒的生长影响不大;而地膜移栽春玉米茎秆粗壮,基本不被为害。 第 2 代幼虫发生时食料丰富,部分成虫迁往水稻上产卵为害,因此对夏玉米茎秆的为害普遍较轻,经调查为害率在 35。 第 3 代幼虫发生时,夏玉米将开始采收。 发生 34 代。 第 1 代玉米螟幼虫主要为害露地直播春玉米的心叶及雌雄穗,影响授粉使雌穗子粒干瘪。 地膜春玉米此时已开始上市而不受为害。 第 2 代幼虫发生期大多数夏玉米正在播种期或苗期。 第 3 代幼虫主要为害夏玉米的雌雄穗。 24 斜纹夜蛾食性很杂, 3、年发生多代,但为害玉米主要在 89 月份,幼虫咬食夏玉米雌穗的穗轴与花丝,影响甜玉米的外观。 25玉米小斑病经观察仅在夏玉米的部分田块发生,9 月份发病田块的病株率可达80以上,但发病程度不是很重,没有见到叶片枯死现象。 26 玉米锈病 89 月仅在夏玉米部分田块上发生,发病程度不重。 3防治技术在了解甜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甜玉米的不同栽培方式、播种时间,在防治技术上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直播露地春玉米及夏玉米整个生长期各只需防治 12 次,春播地膜玉米不需用药。 甜玉米上发生的 2 种 4、病害一般也可不用药。 具体措施如下:31扩大种植春播地膜玉米由于地膜玉米移栽早、采收期早,避开了 1 代大螟与 1代玉米螟幼虫的为害,同时在小地老虎产卵高峰期前地膜已覆盖地面,也避开了小地老虎的为害,整个生长期不需用药防治。 使用地膜覆盖增加了生产成本,但采收早又无农药污染,玉米市场价格高,每亩产值平均在 3000 元,直播露地玉米每亩产值仅 1300 元左右。 32 降低虫源基数在越冬玉米螟、大螟化蛹前,轻田间为害。 33 翻耙土壤直播露地春玉米播前对土壤进行翻地细耙,可消灭部分小地老虎虫卵。 34毒饵诱杀小地老虎高龄幼虫用 90晶体敌百虫 250g 加水 5解后喷于 100成毒饵,傍晚撒在地头上进行 5、诱杀。 35药剂防治直播露地春玉米的小地老虎防治应在低龄幼虫高峰期进行,用 25快杀灵乳油 1000 倍液或 地乐乳油 1000 倍液进行全田喷雾。 直播露地春玉米的第 2 次防治一般在 6 月中旬玉米抽雄抽丝期进行,以防治玉米螟为主,兼治大螟。 农药选用 5锐劲特悬浮剂 1000 倍或 25快杀灵乳油1000 倍液,总体防效在 90以上。 夏玉米防治重点是保护玉米的雌雄穗。 在玉米螟第 3 代幼虫发生期、斜纹夜蛾低龄幼虫高峰期,时间一般在 8 月中旬末(玉米心叶末期),喷药 1 次,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农药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 1000 倍液;20米螨悬浮剂 1200 倍液;1杀虫素乳油 1500 倍液。 经试验,总体防效均在 85以上。 3 年试验研究表明,直播露地春玉米加夏玉米,2 茬全生育期共防治 23 次;地膜移栽春玉米加夏玉米,2 茬共防治 12 次,比原来的 2 茬玉米减少防治23 次,减少用药 50。 经 20002001 年推广实施效果良好,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生产出了无公害的、让广大消费者放心食用的甜玉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