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田间管理方法要点内容摘要:
1、长期间需供应较多的氮素。 每生产 100豆干籽粒需吸收氮约 约 约 需氮、磷、钾的比重大约为 1:出苗到开花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 40%,始花到终花约 59%,终花到完熟约 1%磷吸收量分别为 30%、36%和 34%钾吸收量分别为60%、23%和 17%钙的吸收量分别为 40%、45%和 15%。 各时期干物质的形成量分别占 30%、50%和 20%。 豌豆所需的大部分氮素可由根瘤菌共生固氮获得,通过土壤吸收的氮通常较少。 但是,苗期施用少量的速效氮肥是必要的。 孕蕾到开花是豌豆需氮的临界期,无论是以收干豌豆还是以收青豌豆为主,适量施氮肥往往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贫瘠的地块上结合灌水施用速效氮增 2、产效果更显著,以每公顷 45氮肥用量为宜。 磷肥通常在播前耕翻时施入作基肥,通常以每公顷 5060施用量较为合适。 试验证明,将过磷酸钙与种子同时施于播种行或施于种子下方 35土层中作底肥,比撒施对提高豌豆产量更为有效。 在土壤中有效钾含量不足时,应叶面喷施速效钾肥。 也可在苗期田间撒施草木灰,即可增加养分又能抑制豌豆虫害,还可增加土壤温度,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豌豆对几种微肥,如硼、镁、锌、硫、钙、铁、铜、钼、氯和锰都有需要。 在目前情况下,豌豆施肥以施用充足的有机肥为主,要重施磷、钾肥料。 一般每公顷施有机杂肥 15t 左右、过磷酸钙 300化钾 225好在播种前将有机肥和磷、钾肥料混合施入土壤。 磷、钾 3、肥也可作种肥,效果最好的施用方法是条施于距种子 5下方 2。 苗。 但是,豌豆苗期生长缓慢易草荒,应及早锄地除草松土保墒,以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尔后长热较快并很快形成冠层,杂草生长受到抑制。 大田种植时,二次锄地除草一般足以解决杂草问题,锄地深度应掌握先浅后深的原则。 第一次锄地除草一般在播种后 3035 天之间进行,此时豌豆株高一般在 57间第二次锄地除草一般在播后 50 天左右,并结合培土,起到增根、防倒伏的作用,此时株高一般在 2030右,茎部尚未快速伸长。 是否要进行第三次锄地,要根据豌豆生长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松土除草应在开花期前完成,以后茎叶生长迅速,已经封垄,锄地易伤植株,杂草多时应人工拔除。 对于长蔓性的软荚品种而言,因其易于倒伏、烂荚、降低产量,应在第二次除草后以秫秸等设立支架,并在两旁用塑料丝或绳捆扎,使其透风透光易于结荚。 要取决于播种时土壤的墒情,以及土壤较深层的水分蓄积量,但必须保证正常发芽和出苗。 豌豆一生直接吸收利用的水分相当于100150降水或灌溉量。 如无降雨或很少降雨时,以在开花前期和荚果灌浆期各灌溉一次最为合适,但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灌后结合锄地保墒。 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年份,还必须注意及时排水防涝。 专利查询。豌豆的田间管理方法要点
相关推荐
1、米、毛豆、莴苣高效复种 豌豆、玉米、毛豆、莴苣高效复种,平均每亩可产豌豆荚 500 公斤、青玉米800 公斤、毛豆 500 公斤、莴苣 2000 公斤,亩产值 3500 元左右。 豌豆选用中豌 6 号品种。 11 月下旬播种豌豆,每个组合宽 2 米,靠边播种 4 行,行距 33 厘米,每亩用种量 10 公斤。 播前每亩施复合肥 35 公斤、碳酸氢铵 20公斤
2、的方法找到了水稻的“抗洪基因”。 他们的这一成果发表在将于 10 日出版的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籼稻品种的抗淹没能力远比粳稻强,被洪水完全淹没后一周还能生存,因此他们将籼稻和粳稻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在水稻第 9 染色体着丝点附近的 3 个基因可能与抗淹没性有关。 通过对这 3 个基因的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一个名为 基因与水稻的抗淹没性关系最密切
保密督促检查 1. 做好本单位内的各级各类执业资格、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高学历考试和中、高考等考试中涉密试卷全过程的保密监督检查工作,保证考试工作中国家秘密的绝对安全,并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写出专题报告。 缺报一次扣 1分。 2. 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的方针,严格按照《要 害部门、要害部位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保密要害部门管理的检查工作,并按要求写出自查报告。 未进行检查扣 4分
1、花豌豆比紫花豌豆对连作反应更敏感。 在各种耕作制度中,除单作外,半无叶豌豆以及一些矮生、早熟、对光温不敏感的品种,还常用于轮作、间作、套种和混作。 豌豆苗期生长缓慢,覆盖度小,要求田间无杂草,前作以中耕作物为好。 在秋播区豌豆常作为水稻、玉米及甘薯的前茬或后作;在春播地区,豌豆常与玉米、棉花、高粱、茄果类、瓜类等作物间作套种,或种于田边地角,或作为粟、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的前作,也可与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