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迟插田“三补”促稳产内容摘要:

1、补”促稳产以苗补迟。 迟插田不仅晚稻有效分蘖的时间缩短,而且秧苗老化,分蘖能力也比较差。 为了确保足够的有效穗数,对迟熟组合秧龄超过 3538 天,中熟组合秧龄超过 3032 天的,要增插基本苗。 迟熟组合每亩插足 蔸、1012 万基本苗;中熟组合每亩要插足 蔸、1215 万基本苗。 以肥补迟。 超龄秧中不同程度存在秧苗老化现象。 特别是一些明显老化拔节的秧苗插入大田后,在土壤缺肥、尤其是缺氮的情况下,易出现主茎早穗现象。 早穗的晚稻,营养生长受到抑制,分蘖少、苗架矮,最终导致有效穗严重不足,且穗子短小,产量大幅降低。 因此,对于秧苗老化的迟插田,要注意适早追肥。 插后 5 天左右,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每亩尿 2、素 10斤、钾肥 57公斤作分蘖肥。 同时叶面喷施 素、酸二氢钾液,以控制主茎发育,防止营养供应中心过早向生殖生长转移。 为了防止迟插田晚稻穗期拉得过长,对明显扯“野鸡毛”(主茎剑叶根长,这是秧苗老化拔节的明显标志)的晚稻,在期抽穗 2030时,亩用“920”(赤霉素)粉剂 1,对少量浓酒溶解后兑水 50 公斤,于晴天下午 4 点后或阴天叶面喷施促提早齐穗。 乳熟期再亩用“谷粒饱”50 克兑水 50 公斤叶面喷施促壮籽。 以管补迟。 迟插晚稻要确保稳产,首先要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如熟杂交晚稻,每亩有效穗数要达到 1820 万左右,中熟杂交晚稻每亩有效穗数要达到2022 万。 对于迟插田而言,确保足够的有效穗数靠插也要靠发(分蘖)。 采用促发分蘖的措施,确保每亩最高苗数,迟熟杂交稻 3032 万,中熟杂交稻3235 万。 为此,水源条件较好的丘块返青活蔸后浅水勤灌。 高岸田等缺水田可实行间歇灌溉。 冷浸田、山荫田、烂泥田等严重潜育化稻田返青活蔸后开“丰产沟”,在田四周(田大的还要在田中央)开宽 2530 厘米,深 2030厘米的沟,排浸降潜,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通透性,达到增氧促根、以根促蘖的目的。 对于插后 1520 天出现主茎早穗的,要拔除幼穗,以集中养分供应营养生长和分蘖,主茎的损失通过增加分蘖来加倍补偿。 同时加强病虫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