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施壮尾肥的讲究内容摘要:

年来,晚稻田施用农家肥一般较少,即使采取稻秆还田,数量也有限,主要还是靠化肥促发,稻生育期气候是由高温到低温,前期肥料分解快,根系吸肥能力强,在抽穗结实需要充足养分的时候,土壤里的肥料残存不多,养分常常不够供应。 如后期肥料供应不上,会产生成穗率低、穗短、粒少、空粒多、谷粒不饱满等现象。 因此,要及时施壮尾肥补充养分。 壮尾肥又分壮穗肥和壮粒肥。 一、壮穗肥九月上旬,晚稻普遍进入幼穗分化 3,此时,有如下其中一个表现,就要施用壮穗肥。 一是禾苗达“四叶青,二叶黄”,即上部有三四片叶青绿,脚叶有二片萎黄或干枯。 人下田走动,禾叶不会缠足,表明叶片直,脚叶干枯。 二是主茎及分蘖之间,倒二叶出叶是否整齐。 如参差不齐表示分蘖较弱,养分不足。 壮穗肥的施用方法,田间保持浅水层,一般每亩施用进口三元复合肥 6斤。 二、壮粒肥壮粒肥是否该施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谷粒及穗枝梗的颜色。 未抽穗时破肚看穗:如穗尾一半谷粒是青色的,枝梗也呈青色,表示足肥,如末尾几粒呈青白色,其余谷粒呈白色,枝梗带黄白色,则表示缺肥;抽穗时谷粒及枝梗带绿色就是够肥,般在水稻始穗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150兑水 50 公斤喷施,如土壤肥力较低,禾叶过早变黄,可同时每亩加入尿素 1 公斤喷施,以保持功能叶不早衰。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