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董家沟片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场用电应在做好绝缘、接地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近规范接入,现场用电应派专业电工操作,严禁私拉乱搭现象。 、施工用水 本涵洞施工用水主要是清基和砼养护用水,根据地质资料和 喷锚,排桩 桩施工时所揭露的地下水埋深情况,本涵洞施工用水主要采取 的自来水 供施工用水。 五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本涵洞施工主要工序有:边坡支护、基坑开挖、挖基土清运、基槽验收 C15 砼垫层施工、钢筋制安 涵洞底板施工、涵身及顶板施工、防水层施工、背箱回填、 盲沟 铺砌(含与沟渠顺接)施工、沉降观测元件埋设等。 其主要进度计划( 要分段 控制工期 因为边坡支护,和自然放坡有相间处,而且支护方式有多种 )如 此次实施箱涵全长 690 米,扣除跨铁路部分共 670 米,为 12 米双孔箱涵 ,在双汇肉联厂前大门与现状董家沟相接,在双汇肉联厂后大门外 20 米将左侧单孔箱涵接入铁路已建单孔箱涵。 13 考虑到施工期间需保证肉联厂正常生产,结合外弃土方和砼的运输通道,计划第一阶段先同时施工 K0+417k0+460、 K0+560K0+770、K0+790K0+980、尾段接铁路已建箱涵的单孔箱涵,共 443 米。 计划10 月初开工,除 K0+417K0+460 需分段施工外,其余均同步全面展开,由于开挖均在 7 米以上,喷锚段开挖和支护需相互交替进行,支护桩段需先行施工孔桩再行开挖,由于桩长在 10 米 — 21 米,预计 12月 10 日完成边坡支护及基槽开挖, 2 月 1 日完成箱涵浇筑及回填。 此外,第一阶段需同时完成 k0+398K0+417右侧、 K0+460k0+560右侧的支护桩 (跨铁路部分没有 )。 第二阶段施工 K0+460— K0+560(跨铁路部分由铁路部门施工)、K0+770K0+790、 K0+980 至终点,共 220 米,由于前 100 米已完成支护桩,后 100 米开挖较浅,均为 5 米多,预计 3 月 1 日完成边坡支护及开挖, 4 月 8 日完成箱涵浇筑及回填; 由于与现状董家沟相接的起点 17 米段施工时需完全中断肉联厂前大门交通,因此,待肉联厂 后大门恢复通行能力后,第三阶段施工 K0+400— k0+417 段,预计 4 月 15 日完成开挖及边坡支护, 4 月 30 日完成箱涵浇筑及 回填 六 、主要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1。 框架箱涵涵身施工工艺流程图 6178。 2 边坡支护 放坡挂网喷锚支施工案 针对场地良好、远离周边建筑物的几个基坑截面,采用 砂浆基坑开挖、垫层施工 绑扎底板及边墙下部钢筋 立底板侧模及端模 边坡支护 测 量 放 线 14 锚杆倾角 15176。 ,采用φ 48 钢花管作砂浆锚杆。 纵横向均采用φ 16钢筋和砂浆锚杆连结,挂上φ 8@150 钢筋网片,然后喷射 100mm 厚的 C20 细石砼,共同构成钢筋混凝土挡土面板,与砂浆锚杆共同作用,增加砂浆锚杆的 整体抗拨力。 为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坑,在顶部 宽采用 10cm厚 C20 细石混凝土封闭,并在基坑顶部与基坑底部分别设置截水沟与排水沟等排水系统。 附件 2:放坡挂网喷锚支护结构剖面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工流程详解 . (3) 喷锚支护设计 本项目支护工程为临时性支护,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 6个月,重要性系数 r0=,基坑开挖坡度均按 80度考虑。 本次均采用φ 48钢花管作砂浆锚杆 (见喷锚支护大样图 ),各段锚杆间距及杆长见以下各表。 K0+874~ K0+915左侧砂浆锚杆设计计算结果 施工准备 逐层开挖基坑 喷射砼 制安钢筋挂网 基坑封底 施工下一层直至坑底 15 锚杆排数 长 度 (m) 倾角 (176。 ) 杆 筋 间 距( m) 联结方示 备注 Sx Sy 第一排 5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二排 5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三排 5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四排 9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五排 5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说明 1Φ 16; ,浆体水灰比 :1,注浆压力 ~; ; 为横向间距, Sy为纵向间距;。 K1+040~ K1+060 左侧砂浆锚杆设计计算结果 锚杆排数 长 度 (m) 倾角 (176。 ) 杆 筋 间 距( m) 联结方示 备注 Sx Sy 第一排 6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二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三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四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说明 1Φ 16; 16 ,浆体水灰比 :1,注浆压力 ~; ; 为横向间距, Sy为纵向间距; 调整。 K0+555~ K0+850 右侧砂浆锚杆设计计算结果 锚杆排数 长 度 (m) 倾角 (176。 ) 杆 筋 间 距( m) 联结方示 备注 Sx Sy 第一排 6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二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三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四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五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说明 1Φ 16; ,浆体水灰比 :1,注浆压力 ~; ; 为横向间距, Sy为纵向间距;。 K0+555~ K0+850 右侧砂浆锚杆设计计算结果 锚杆 长 倾角 杆 间 距( m) 联结方示 备注 17 排数 度 (m) (176。 ) 筋 Sx Sy 第一排 9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二排 9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三排 7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四排 6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五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六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七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八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说明 1Φ 16; ,浆体水灰比 :1,注浆压力 ~; ; 为横向间距, Sy为纵向间距;。 K1+019~ K1+081 右侧砂浆锚杆设计计算结果 锚杆排数 长 度 (m) 倾角 (176。 ) 杆 筋 间 距( m) 联结方示 备注 Sx Sy 第一排 7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二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18 第三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第四排 4 15 φ 48 钢花管 1Φ 16 钢筋焊接 说明 1Φ 16; ,浆体水灰比 :1,注浆压力 ~; ; 为横向间距, Sy为纵向间距;。 (3) 砂浆锚杆支护施工工艺 ( 1) 施工顺序 砂浆锚杆支护工作是与基坑开挖同步进行的,其施工流程如下: 土方开挖→砂浆锚 杆施工→人工修面→制作钢筋网→焊主筋→喷射砼→砂浆锚杆灌浆→设置泄水孔→开挖下一段→„„ ( 2) 施工准备 基坑施工前,做好施工围避、交通疏散及三通一平,组织相关机械设备、人员、材料进场。 完成测量放线,探明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情况与具体位置,采取必要的迁移、加固或警示措施,以保障基坑施工安全,避免破坏地下管线。 基坑施工前,在基坑边坡线开挖、砌筑截水沟与集水井,连通市政雨水管道。 将基坑开挖边线及底线洒石灰投影到地面上,标明开挖深度,以指导基坑开挖。 ( 3) 逐层开挖基坑 根据规范要求,基坑分层分段开挖,层高不超过 2m,分段 19 长 度不超过 15m。 土方开挖必须紧密配合喷锚施工,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一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开挖要到位,不得欠挖,严禁超挖;如在开挖过程中有塌方现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减小每层开挖深度,加密锚杆及时支护。 相邻层段形成流水,提高施工进度。 基坑开挖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同期施工,基坑开挖一段,挂网喷锚支护一段,前后形成节拍流水。 由于工期紧,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同时又满足保证边坡稳定性的需要,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隔段跳挖的方式,以扩大施工面。 开挖进度应与支护同步,当工作面开挖出来后应及 时完成支护,开挖暴露时间不应超过 6 小时。 本工程边坡喷锚和自然放坡相应,自 K0+400~~K1+081 段不相连,左边 K0+417—— K0+432 右边 K0+400—— K0+497 , K0+534—— K0+555 ,为排桩支护。 为了减少弃土,通过计算回填土用量与每层开挖土方量,计算出开挖、回填土方量的平衡点,平衡点之前的土方随挖随运,保持现场不留积土,平衡点之后的土方,在基坑开挖深 3 米以上外囤积,用作回填土,累土高度不超过 1 米。 机械开挖预留1 00MM厚,由人工配合修整,避免机械超挖,并保证坡面平整度在177。 20mm 以内。 (4)制安钢筋挂网 坡面人工修整完毕, 砂浆锚杆施工。 采用 QC— 150 型气动冲击砂浆锚杆机,挤压成孔与砂浆锚杆安装同步完成(砂浆锚杆采用φ 48 20 钢花管) ; 注浆 1 水泥采用 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用水采用自来水。 (3) 砂浆配合比要准确,拌和要均匀,随用随拌。 ③ 注浆压力达设计要求或孔口溢出浆液时,方可停止注浆。 随即进行钢筋网绑扎。 钢筋先在加工场按规格、型号与数量预制好,搬运到施工地点,统一安装。 纵横钢筋的搭接点用扎丝呈梅花形绑扎牢固。 钢筋网与外露的土钉部分焊接,钢筋网用垫块支垫,保证保护层厚度。 (5)喷射混凝土 每层基坑开挖完毕,随即喷射第一层混凝土,以保护坑壁。 采用湿喷法,施工前在坑壁埋设控制混凝土厚度的标竿,并标记好喷射混凝土的厚度。 喷射混凝土时,可根据坑壁土层含水量及挖土速度,添加 3%左右的速凝剂。 喷射前,按设计要求,在坑壁安放渗水管及水平排水管。 喷射混凝土前,应先清理坡面虚土、松散土,喷射作业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自下而上。 混凝土喷射时,喷头与受喷射面应保持垂直,距离以 ~ 为宜。 喷射混凝土终凝 2h 后,即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宜为 3~7h。 国产的喷射混凝土机一般 生产能力为 5~ 10m3/ h,湿喷的输送距离一般在 50m 左右。 故此施工时,应根据喷射混凝土的速度协调土方开挖进度。 1. 施工下一层基坑直至坑底 按照( 2) ~( 4)工序流程,逐层进行基坑施工,至最后一层时, 21 坑底预留2 00mm 厚土层,由人工开挖。 每层开挖前,须用石灰洒土开挖边线,以指导机械施工。 底层基坑面层钢筋需插入坑底 , 底层喷射混凝土要向下伸入基坑底部以下不小于 200mm 形成护脚。 2. 基坑封底 基坑支护完毕,应立即进行基坑进行基地清理验收封底,封底采用1 0cm 厚 C15素混凝土垫层。 垫层要求振捣密实、保证厚度,以保证基地持力层不受天气破坏,下一步进行箱梁施工。 施工前,在距离底边线 500mm 处,人工开挖并砌筑 排水沟,水泥砂浆抹面。 排水沟控制坡度,以保证排水。 3. 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22 3. 1 基坑开挖。绵阳市董家沟片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