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分包管理及施工管理内容摘要:

严格按需求分配时间。 对分承包商的组织和人员管理。 在与分承包商签定合同时明确提出对分承包商在现场的组织和人员要求。 分承包商必须在现场设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和总负责人,总负责人必须有权对分承包商在现场的所有人员、材料、机具进行调配。 对分承包商的进度管理。 在分承包商进场前,须根据企业分包管理机构编制的总进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编制其分包项目的进度计划。 该计划必须符合企业进度计划的安排,并综合考虑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设备计划。 计划确定后 报企业分包管理机构和监理审查,一旦通过后及时备案,并严格执行。 此后,分承包商还要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确定每月、每周的详细计划及时上报总承包商,总承包商将会同监理检查、监督分承包商的计划执行情况。 对于计划执行和延期的责任将在合同中明确,对由于人为原因造成计划执行不力导致的工期延长或费用增加,将根据企业和分承包商各自的责任进行赔偿。 对分承包商的质量管理。 企业不仅是对自己的施工项目的质量负责,对分承包商的施工质量同样负责。 分承包商在施工前先上报施工方案。 方案中对分包项目的具体工序、施工方法、质量效果、执行的规 范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阐述,企业分包管理机构和监理审核通过后作为对分承包商的质量管理依据,分承包商必须严格执行。 企业分包管理机构和监理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不按方案执行的情况,企业将有权立即令其停工,一切后果由分承包商负责。 所有分包项目的材料必须提前向企业分包管理机构和监理提供样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合格的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明文件。 材料进场时向企业和监理报验,企业商和监理按样品对其进行验收、确认。 对于部分关键材料,还要进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 分包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按规定需要进行隐蔽验收的工 序,在工序完成后必须报总承包商和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 每个分项工程结束后,由分承包商进行自检,做好自检记录,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实测的项目,必须填写实测数据,持自检记录报验,由企业分包管理机构和监理共同按相应规范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分包项目的成品保护措施由分承包商自己制订并负责实施,企业将在现场和作业面的封闭管理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分承包商必须按要求随工程进度编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项目完成后提交 2 套施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给企业分包管理机构。 四、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一) 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 工作团队 组织管理来支撑和实施。 (二) 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 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三)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 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 工 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越先进,技术管理要求 就 越高,这也使得 工程 管理更显重要。 五、 当前建筑工程 施工 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 施工 管理存在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质量上,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 工程的整体进度。 工程质量差本身就是最大的浪费,低劣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等人工、器材、能源消耗,另一方面还将给用户的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外,质量低劣还会带来其他的间接损失,给使用者造成的浪费、损失将会更大。 对于工 程项目的领导来说,把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更 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虽然也建 立 了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但在执行过程中,质量管理意识淡薄,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员问题和材料问题。 其中人员问题包括:项目经理学历不高,粗放式管理,缺少系统培训;指派与工程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任项目经理,但工程管理经验不足;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 材料问题包括:没有按照设计、业主或监理的要求进货,不符 合工程 实施 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材料保管和使用不当,材料用量发生变更,导致材料用量和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