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公司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内容摘要:

力。 通过工艺改进实现成本的降低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现有领域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的时候,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表现为降低职工工资福利,甚至是放弃产品品质,这样损 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品牌的建设,会损毁企业的社会形象。 对于现有领域,成本管理应该更致力于新工艺的研究和运用,通过工艺的改进降低成本,在员工利益和产品质量均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实现低成本,从容应对激烈的价格竞争。 成本管理延伸至全新领域 当现有领域产品和服务供给达到饱和的时候,改进工艺、降低成本以促成企业利润增加的金额是有限的,而且随着整个行业工艺的改进,要进一步改进工艺也变得比较困难。 所以长期来看,企业应该致力于业务领域的优化,将成本管理延伸至全新领域,脱离现有领域价格战的苦海。 企业探索新的 业务领域的主要策略是差异化,提供顾客需要但是市场现在还不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所以企业要面向市场,把握好顾客需求,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实施差异化战略。 通过战略层面的思考实现成本水平的降低,就是将成本管理的领域和视野延伸,比如将成本管理的起点延伸到市场定位、战略制定和流程优化等领域,而不能将眼光仅仅停留于车间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 第 3 章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比亚 迪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指出成本是企业的第一信号, 成本是企业利润的另一重要直接来源。 在项目的管理中,把降低成 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供应、生产、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公司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管理”,而且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产品种类、规模起就引入成本考虑,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性成本管理’’,这就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成本意识,在具体操作上,对成本形成的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力求实现成本最低,形成了公司上下都具备成本控制意识,从多个环节全面控制成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看到成绩的同时,和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企业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企业的基本情况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1995 年,创始人王传福 , 2020 年 7 月 31 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 ),是一家拥有 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 700 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 15 万人。 王传福创办的比亚迪,成就了一个中国出口企业的传奇: 8 年时间,销售达到了二十多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两万人,并在香港成功上 市。 迄今为止,比亚迪的生产规模已经超过松下、东芝和索尼,和三洋的差距正不断缩小。 回顾这些战绩,王传福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比亚迪奉行了独特的成本领先策略。 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 在近年来,我国国产汽车企业发展迅猛, SUV 市场 领先是 长城和轿车及技术开发市场 领先 的比亚迪。 在 2020 年,我国汽车销售量已经达到 万辆 ,其中就有比亚迪的 506189 辆汽车。 相比 2020 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完成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而在净利润方面从 2020 年的 亿元的净利润,经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 到 2020 年的 8128 万元,净利润跌倒只有当年的 %,其中不仅仅是国家经济不景气的原因,也有比亚迪自身的原因,其中的重点就有这几年成本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6 企业产品成本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若脱离了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前提,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进行成本管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且 传统 成本管理已经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了,单纯的减少成本已经不能稳当为企业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企业 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 比亚迪 汽车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都做得比较好,但仍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大多数的成本 管理内容主要涉及运行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缺乏战略性思维,没有从汽车企业整体角度来加强成本管理。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现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成本分析手段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 大部分 企业都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责任,汽车企业也是如此,仅仅将各车间和部门的员工视为生产者,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又不懂财务,无法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成本分析环节较为薄弱,仅局限于产品成本分析,只关注事后分析而未开展日常分析和预测分析,也没有开展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缺乏责任成本管理,不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成本管理缺乏战略性 汽车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往往是基于经验原则的静态管理,缺乏从价值链的角度进行成本分析,未能根据企 业内外部化境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成本管理模式落后。 同时,没有对其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无法获得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成本管理缺乏战略性。 成本管理范畴相对狭隘,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目前, 比亚迪公司 大多采用成本性态法计算汽车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往往会仅局限于生 制造过程的成本核算,不能将汽车生产看成一个系统的过程进行规划, 没有充分的考虑设计研发、销售等其他环节摊销的管理费用,不利于 企业的成本控制。 这种“生产导向型”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扩大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份额和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加价值,可能导致企业经营 活动的分离,成本管理缺乏系统性。 另一方面, 企业的成本管理往往缺乏全面 性 ,例如过于重视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降低而忽略了价值链的分析,尤其是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或是过于重视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7 有形成本管理,而忽视了如企业规模、整合程度和生产设备布局等无形结构性成本的管理。 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研发成本投入过大 目前, 比亚迪 研发成本主要包括调研、信息费用、图纸设计和产品试制等。 在日趋激烈的汽车工业竞争环境中,汽车企 业自主研发能力的作用也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与国外汽车巨头相比,比亚迪公司 的自主研发能 力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落后使得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也大大增加,造成了汽车企业研发成本偏高。 特别是在合资汽车制造企业的核心技术方面,为保证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技术优势,跨国公司往往会控制中方购买关键技术的来源,形成技术壁垒 , 间接增加 了 企业的研发成本。 例如, 引进一 款新型汽车, 公司 需要承担技术转让费、制造过程的工艺工程规划设计费、零部件国产化过程的实验费等等,大大增加了企业研发环节的成本控制难度。 公司内部各部门成本控制规范化很难 对于降成本来说,表面上可以硬性的分为几大板块,上游、中游、下游成 本控制。 然而在整个价值链中,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衔接仍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使局部成本控制相对较强,但是缺少所有环节的配合也是功亏一篑。 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