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造杂交水稻施肥技术内容摘要:
1、造前期高温多湿,后期低温干燥,杂交水稻若施肥不当,则发病严重,空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晚造杂交水稻高产施肥技术如下。 晚造杂交水稻前期靠分蘖够苗,后期靠大穗粒重才能达到高产,施肥应采取“前后重,中间控”的原则,达到插后“30 日乌,40 日淡绿,50 日青”的禾苗长相。 “乌”是指叶色深绿,是叶绿素含量高,叶、蘖迅速生长的表现;“淡绿”是茎叶纤维组织发达的表现;“青”是茎叶增重的表现。 晚造杂交水稻施肥要“前期重”,是指插后到幼穗分化前的追肥及基肥量占全造总施肥量的 70%80%。 基肥每 667 平方米施人畜粪 2530 担,碳铵 30 千克35 千克,过磷酸钙 20 千克25 千克,氯化钾 10 千克 2、克。 第一次追肥在插后 78 天禾苗开始回青时进行,每 667 平方米施尿素 5 千克二次追肥在插后 15 天进行,每 667 平方米施人畜粪 2530 担。 争取在这段时间每 667 平方米最高苗数达 20 万,有效穗数每 667 平方米达到187520 万。 晚造杂交水稻施肥要“中间控”,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至幼穗发育第五期一般不追肥,只对生长较差的二、三类禾酌情补施。 老农的经验是:“一类禾停止施,二类禾补破衣,三类禾薄薄施”。 中期控水制肥,露田晒田,有利于禾苗稳生稳长,使插后 40 天叶片转为淡绿色,达到根群发达深扎,茎秆粗壮,叶短厚直。 晚造杂交水稻施肥要“后期重”,是指后期要施壮尾肥(又叫穗肥或攻胎肥)。 施肥的时间和数量主要看禾苗长势而定。 禾苗不转淡绿色,可少施或不施肥。 剑叶抽出一半时,禾苗早衰的要重施攻胎肥,以促进新根发展,延长最后三片功能叶的寿命,使禾苗青枝蜡秆,提高结实率。 每 667 平方米施尿素 4 千克5 千克,过磷酸钙 10 千克15 千克,氯化钾 5 千克克。 在大胎期(幼穗发育第八期)和灌浆期喷施叶面肥,每 667 平方米施磷酸二氢钾 克或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各 克,对水 75 千克喷雾。 隔 57 天喷 1次,连续 23 次。 专利查询。晚造杂交水稻施肥技术
相关推荐
1、造杂交稻后期,即进入齐穗期时,每亩有效穗数和每穗的颖花数已基本定型,但是还要通过抽穗、扬花、授粉、灌浆才能形成新的种粒,这是决定结实率高低、千粒重大小的关键时期。 在管理上,重点是抓好供给足够的水分,通过根外追肥,及时补充养分,养根保叶,防止茎叶早衰,促使谷粒多、粒饱。 1、活水养根,防止断水过早。 杂交水稻齐穗后,根系伸长达到最长,植株不再增高,然而稻体内物质的合成、转化
力。 通过工艺改进实现成本的降低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现有领域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的时候,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表现为降低职工工资福利,甚至是放弃产品品质,这样损 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品牌的建设,会损毁企业的社会形象。 对于现有领域,成本管理应该更致力于新工艺的研究和运用,通过工艺的改进降低成本,在员工利益和产品质量均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实现低成本,从容应对激烈的价格竞争。 成本管理延伸至全新领域
ksv*3tnGK8! z89Am YWv*3t nGK8!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 zn% Mz849Gx^Gjqv^$U*3t 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 Wwc^vR9CpbK! zn%Mz849Gx^Gj
1、75 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皖稻 175 又名庐优 136,是安徽省合肥市峰海标记水稻研究所用庐州 86A 与恢136 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型组合。 该组合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制种纯度高。 20022004 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 年 3 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皖品审 05010474)。 1亲本来源及白化标记的运用皖稻 175
源进行政务执行。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 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 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学士学位设计 3
1、 号(原名:8272 水稻) 品种来源:827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两系杂交稻,在黄淮地区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为121 天,比对照郑州早粳晚熟 11 天,株高 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耐旱抗倒,易脱粒,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抗病性:抗旱性 3 级,稻瘟病 3 级,胡麻叶斑病 3 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长宽比 白米率 62,垩白度 胶稠度72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