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培育出大豆的杂交种内容摘要:

2、公斤。 杂交种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中都已普遍推广应用,对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划时代的巨大作用,例如人们所熟悉的“杂交水稻”就为人类解决吃饭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大豆单产每年提高只有 05。 各国科学家为解决大豆低产问题、寻找杂交优势利用方法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大豆这种自花授粉作物的特殊性,使其杂交优势利用成为难以攻克的难题。 以吉林省农科院孙寰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从 1983 年开始就进行大豆杂交种研究,利用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远缘杂交方法,获得了世界首例大豆“细胞质核互作不育系”。 此项成果 1993 年通过中国和美国专家的鉴定。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吉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豆杂交种研究项目分别被列为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 又经过 10 年努力,课题组终于突破了昆虫传粉等关键技术,育成大豆杂交种,并于今年 1 月 15 日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