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内容摘要:

2、量:投料量1520方米。 培养料(以栽培面积 100 平方米计算):干稻草 2000磷酸钙 30牛粪 1000膏粉 50粉 80酸钙 40素30酸氢铵 30灰粉 50、培养料发酵1、前发酵(1)预堆:选择无霉变的干稻草,用 1%的石灰水浸泡充分预湿,后捞起随堆随踩成长方形,将牛粪碾碎过筛,均匀混入饼粉,加水预湿堆成长方形,含水量掌握在手抓成团入地松散即可。 (2)建堆:预堆 12 天后,开始建堆。 在堆料场用石灰画出宽 长22m 左右的堆基(以栽培面积 230 平方米计),周围挖沟,使场地不积水,底层铺 30的稻草后交替铺上牛粪(35每层高度 25右,一直堆到料堆高达 上。 铺放稻草时要求疏松、抖乱, 3、料堆边应基本垂直,铺盖粪肥要求边上多,里面少,下层少,上层多,从第三层起开始均匀加水和尿素,并逐层增加,特别是顶层应保持牛粪厚层覆盖,顶部堆成龟背形,增加上层压力,水份掌握在堆好后有少量水流出为准。 (3)翻堆:第一次翻堆:在堆料后 34 天进行。 这次翻堆改变堆形前后竖翻,堆基长度缩短 右,堆宽 高不变,料堆中间每隔 1m 设排气孔,排气孔设置可在堆至二层时插上直径 1215竹杆,待翻堆完,摇动竹杆后抽出这样形成排气孔,翻堆时仍要浇足水份,并分层加入铵肥和过磷酸钙,水分掌握翻堆后料堆四周有少量粪水流出。 第二次翻堆:第一次翻堆 3 天后再进行,翻堆进料堆宽缩到 度不变,长度缩短,并在料堆中设排气孔 4、,在翻堆时,应尽量抖松粪草,加入石膏分层撒在粪草上,这次翻堆原则上不浇水,较干的地方补浇少量水,以防浇水过多造成培养料酸臭腐烂现象。 第三次翻堆:第二次翻堆后 23 天进行。 这次翻堆堆宽 度不变,缩短长度,改变堆形前后竖翻,料堆中间设排气孔,粪草混翻应均匀,将石灰粉和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分层撒在粪草上。 整个堆制过程料堆水分应掌握前湿、中干、后调整的原则。 (4)进房时料的标准:颜色呈咖啡色,生熟度适中,有韧性而又不易拉断,量为 6568%,在 料偏干应用石灰水调节。 2、后发酵(1)菇房消毒:每 100 平方米栽培面积的菇房用甲醛 敌畏 蒸,含水密封 24 小时,然后开窗排除毒气,即可进料。 (2)进料: 6、拉即断,含水量 65%左右,臭味异味,具有浓厚的料香味,料内及床架上长满棉絮状的嗜热性微生物菌落。 五、栽培管理技术1、适时播种:选择优质菌种在后发酵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待培养料温度降至 30左右时,把培养料均摊于各层,上下翻透抖松,若培养料偏干,可适当喷洒冷开水调制的石灰水,并再翻一次,使之干湿均匀;如料偏湿,可将料抖松并加大通风,降低料的含水量。 然后整平料面,料层厚度掌握在 20右。 当料温稳定在 28左右,同时外界气温在 30以上时,每 1 麦粒种,撒播并部分轻翻入料面内,压实打平,适当关闭门窗,保温保湿促进菌种萌发。 2、发菌:播种后 23 天内,若料室温超过 28时应适当通风降温。 3 天 7、后,当菌种已萌发,且菌丝发白并向料上生长时,适当增加通风量,播后 710 天菌丝基本封面后,逐渐加入通风量,菇房相对湿房控制在 80%左右。 一般播种后 1820 天菌丝可发菌到料底。 3、覆土:选择当年未施用蘑菇废料的田地,在秋收后取土、晾干或采用泥碳土,将土打碎,直径在 1 100 平方米用土量 4000 40灰与土粒均匀混合,控制为 粒处理用 5%甲鹏液 00 平方米均匀喷洒土粒并覆盖薄膜消毒 24 小时备用。 将处理过的土粒调水,控制含水量在75%(手捏成团,掉地即散)。 播种后 1520 天,菌丝基本走满后覆土,覆土层总厚以 宜。 覆土后 3 天内采取轻喷勤喷的办法逐步调至所需湿度,菇房相对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