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型也大,子实体风味较好。 水分和湿度:培养基含水量以 60%为宜,拌料时水分要适中,宜小不宜大,料水比1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各在 90%95%和 85%90%。 空气: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一定量二氧化碳浓度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生长和原基形成。 光照: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分化和生长却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 5001000Ix。 :菌丝生长的最适是 菇时的最适 是 )季节安排。 杏鲍菇出菇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于形成子实体。 最好根据所选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安排好生产季节,因为杏鲍菇的第一潮菇若未能正常形成,将影响到第 2 潮的正常出菇。 一般以 9 月 3、上旬制菌袋,10 月中、下旬开始出菇为宜。 正常情况下元旦前后出菇结束。 (2)栽培料配方。 玉米芯 50%,棉籽壳 30%,麦麸 15%,玉米粉 3%,蔗糖1%,碳酸钙 1%。 木屑 35%,棉子壳 40%,麦麸 20%,玉米粉 3%,石膏 1%,蔗糖 1%,水分 60%65%,以木屑和棉籽壳混合培养料最佳。 (3)装袋、灭菌和接种。 杏鲍菇一般采用熟料袋栽方法生产。 常规采用1750 厘米塑料袋。 消毒灭菌后,单头接种,将菌袋摆放在适温及光线较暗的培养室中培养。 当菌丝长至 10米时,可微孔通气。 单面打孔接种,套袋发菌,从接种孔出菇的方法更好。 (4)催菇及出菇管理。 催菇排架:菌丝发满后,可进行排架。 菌棒排放 4、在菇棚内,呈南北方向,每个菌墙两排,出菇端向外,中间留有管理道。 为防止接种孔积水,出菇前菌袋接种孔必须朝下,待原基形成并长至黄豆粒大小后,将菌袋翻转,子实体朝上摆放。 疏蕾:杏鲍菇疏蕾是确保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操作得当,商品菇可提高 1020 个百分点,方法是首先准备一把小尖刀,在菇蕾发生点选择密集的幼蕾,确定每个出菇面保留 24 个幼蕾,将其余的菇蕾用尖刀削去蕾尖即可;其次是保留的菇蕾间距要合适,以避免长大后拥挤,疏蕾时不要伤及保留蕾。 完成疏蕾操作后,及时对棚内墙体、地面、通风口等处喷洒一遍,对 100 倍漂白粉溶液,以防疏蕾的伤口感染病毒病菌。 控制水分和温度:菇棚温度控制在 1018,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