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合格论文内容摘要:

帮助模块 登录 退出 排序 查询 插入 删除 更新 打印 关于 图 功能模块图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 软件系统本质上是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在软件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都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 “数据”及对数据的“处理”。 在需求分析阶段则即要分析用户的数据要求(即需要有哪些数据,数据之间有什么联系,数据本身有什么性质,数据的结构等等),又要分析用户的处理品要求(及对数据进行哪些处理,每个处理的逻 辑功能等等)。 为把用户的数据要求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系统分析员通常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数据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 概念性信息模型是一种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是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它描述了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它反映了用户的现实环境,且与在软件系统中的实现方法无关。 最 常 用 的 表 示 概 念 性 数 据 模 型 方 法 , 是 实 体 —— 联 系 方 法海军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10 ( 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 这种方法用 E—— R 图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这些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用这种方法表示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又称为 ER 模型。 通常,软件系统中有许多数据是需要长期保存的,为减少数据冗余,简化修改数据过程,应该对数据进行规范化。 E—— R 图 ER 模型 ER 模型包含“实体”、“联系”、“属性”等三个基本成份。 实体 实体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且可相互区分的事务。 实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概念。 联系 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彼此之间往往是有联系的。 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类:一对一的关系( 1: 1),一对多是关系( 1: N)和多对多( N: N)的关系。 属性 实体所 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人们通常就是用实体、联系和属性这三个概念来理解现实问题的,因此, ER 模型比较接近人的思维方式。 此外, ER 模型是用简单的图形符号表示系统分析员对问题的理解,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较容易的理解它。 因此, ER 模型可以作为用户与系统分析员之间的交流工具。 范式 海军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11 通常用“范式”( Normal Forms)定义消除数据冗余的程度。 第一范式( INF)数据 余程度最大,第五范式( 5NF)数据冗余程度最小。 但是,范式级别越高,存储同样数据就需要分解成更多张表,因此,“存 储自身”的过程也就越复杂。 第二随着范式级别的提高,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基于问题域的结构间的匹配程度也随之下降,因此在需求变化时数据的稳定性较差。 第三,范式级别提高则需要访问的表增多,因此性能(速度)将下降。 从实用角度看来,在大多数场合选用第三范式都比较恰当。 第一范式 每个属性值都必须是原子值,即仅仅是一个简单值,而不含内部结构。 它是定义每个实体或关系属性的原则。 第二范式 满足第一范式条件,而且每个非关键字属性都由整个关键安决定(而不是由关键字的一部分来决定)。 它是定义实体或关系的关键字属性的原则。 第三范式 符合第二范式的条件,每个非关键字属性都仅由关键字决定,而且一个非关键字属性不能仅仅是对另一个非关键字属性的进一步描述(即一个非关键字属性值不依赖于另一个非关键字属性值)。 它是定义实体或关系的外关键字属性的原则。 海军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12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E—— R 图 m 1 1 属性 担任 领取 1 1 1 图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E—— R 图 ②实体属性图 图 实体属性图 工员 部门 岗位 工资 海军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13 逻辑结构设计 把实体的属性定义为关系模型(表)的属性,实体或实体之间关系的关键就是关系模型的关键, E—— R 图中的实体和实体之间关系转化为如下的关系模型: 表 1: Yuangong (ygno*,name,xb,csrq,nl,jg,mz,xx,sfzh,hyzk,jkzk,zzmm,jrsj,cjgzsj,gl, jtzz,lxtel,Email,zcdj,xzzw,bmno*f,gwno*f,xl,zy,bysj,byyx,wylb,wydj,arname,ardw,arzw,artel) 表 2: Bumen (bmno*,bmname,zhineng) 表 3: Ganwer (gwno*,gwname,gwlb,quawl,work) 表 4: Gongzi (gzno*,ygno*f,jbgz,gwgz,zwgz,gwjt,zwjt,qtjt,sdf,yanglf,yilf,shyf, sdsui,sum) 数据库结构实现 数据流图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 因为数据流图是逻辑系统的图形表示,即使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容易理解,所以是极好的通信工具。 此外,设计数据流图只需考虑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逻辑功能,完全不需要考虑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些功能,所以它也是软件设计的很好的出发点。 人事档案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海军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14 数据流图: 图 人事档案理系统 的数据流图 海军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15 第四章 代码设计与实现 PowerBuilder 的概述 PowerBuilder 是 Sybase 公司的子公司, Powersoft 于 1990 年开发的客户机 /服务器前端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由于它的强大功能和充分的专业性,以及采用图形化的界面设计,在短短数年内很快席卷了北美洲的客户机 /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市场。 PowerBuilder 是一种必须在 windows 环境下运行的应用开发程序,由于它采用图形化界面,所以能够让很多程序开发 者非常轻而易举地开发各自独立的应用程序对象。 这些对象是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和别人共享的。 除此之外, PowerBuilder 是不但能从个人计算机上读取数据,它还能够通过内建的驱动程序直接连接多种数据库,如 ORACLE , Sybase SQL Server , MS SQL Server 等。 并利用功能强大的数据窗口 (datawindows)来处理数据。 还可以利用数据管道的方式进行一种数据库的转换,如从 ORACLE数据库到 Sybase 数据库。 的新特性 PowerBuilder7 作为 PowerBuilder6 的进 一 步发 展, 从 多方 面对PowerBuilder6 加以改进,增强和扩充。 主要表现在: 在 PowerBuilder7 中对用户接口和开发界面作了较大的改进,改进后的用户接口和开发界面使应用程序创建更容易,更高效。 海军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16 在 PowerBuilder7 中,用户始终工作在应用程序背景下。 PowerBuilder7的另一个用户接口新特性是 PowerBar1 工具栏中的工具按钮更加简洁。 PowerBuilder7 以对象 为中心,在以前的版本中用来创建 PowerBuilder7对象的画板仍在原来位置,但是 PowerBuilder7 将用户注意力集中在所创建的对 象上 , 而不 是 集中 在使 用 的画 板上。 工具 栏 (PowerBar1) 中的New,Inherit,Open,Run 和 Preview 按钮不再从属于特定的画板,而是在任务之间进行切换。 PowerBuilder7 的画板一般是一个拥有多个视窗( View)的画板窗口,每个视窗提供查看和修改对象的特定方式或者显示与对象相关的某种信息,用户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 PowerBuilder 在界面方面的改进还包括:允许用户自定义键盘快捷键、todo list(及操作历史列表)可以跟踪用户操作以帮助用户进行应用程序开发、记录最近访问过的应用程序(或对象和连接)等。 在 PowerBuilder7 中增加了可开发的组件类型,对于每种组件都提供了向导,通过向导的运行可迅速的创建某一类型组件的基本框架,然后将这一框架加以丰富完善就可以创建完整的组件,各种组件的创建工具都是自定义用户对象类开发工具。 PowerBuilder7 支持创建控制 PowerBuilder 虚拟机的 Jaguar 组件, Com/MTS 组件,并支持远程调试。 海军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17 在 PowerBuilder7 中,对所支持的数据库连接作了较大改进,增加了对新数据库类型连接的支持,同时减少了对不常用数据库的支持,对旧数据库也作了较大改进,具体表现在: 新增的数据库接口类型有 SYBASE SYJ,JDS 和 JDM IDBC 以及 OLE DB 接口。 增强的数据库接口有 SYBASE SYC 和 SYBASE DIR。 在 PowerBuilder7 中 每一个数据库接口都增加了导入和导出的数据库描述文件的选项。 导入和导出的功能使不同的开发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描述文件。 PowerBuilder7 在 DATABASE 画板的对象视窗中列出了每一种数据库接口中可使用的实用工具,这样在客户端可以在同一位置配置测试软件。 对 ActiveX 和 OLE 的支持 新增了 Tracbar , Progressbar , StatixHyperLink 和 PictureHyperLink 控件 允许存储过程更新数据库。 在 PowerBuilder 中执行存储过程及可以更新数据库。 在以前的版本中, Datawindow 控件通过提交动态产生的 INSERT,DELETE 和 UPDATE SQL 语句更新数据库。 而在 PowerBuilder 中可以在存储过程中定义过程化的 SQL 语句,以供所有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来更新数据库。 海军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