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雪腐病内容摘要:

2、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生活。 秋季土壤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从根或根颈及叶和叶鞘处侵入,菌核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菌丝进行扩展。 病菌生长温限 515,15时致病力最强。 冬季积雪时间长,土壤不结冻,土温 0左右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1)轮作或与玉米、胡麻、瓜类等作物倒茬。 这里的轮作不是寄主作物和非寄主作物的轮作,而是冬小麦与春小麦的轮作。 将冬小麦改为春小麦,可避开冬季积雪这个发病有利条件,而且好的春小麦品种产量并不低于冬小麦。 豆类作物可降低土壤中菌核的存活力,因此,倒茬尤其是与豆类作物倒茬有很好的减少菌源交梨。 (2)增施有机肥和磷、外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宜浇水后占,播种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注意适期播种。 冬灌时间不宜过迟,以防积雪后致土壤湿度过大。 积雪融化后要及时做好开沟排水和春靶工作。 收获后深翻。 (3)药剂拌种,用 40%多菌灵超微可湿粉按种子重量 种,防效可达 90%以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