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异色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2、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 每亩用尿素 78 公斤或人粪尿 600700 公斤,在行间沟施或对水浇施。 四是播量过大造成植株黄瘦、细弱,营养不良,相互争光、争肥、争水,进而形成黄弱苗。 管理上要先抓紧疏苗,再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促使麦苗由弱转壮。 五是由病虫危害造成。 麦蚜、红蜘蛛等病虫危害,也可致麦株发黄。 发现虫害及时用 40%氧化乐果15002000 倍液喷雾。 红叶苗 一是由渍害造成。 及时开沟排水除渍,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促苗早发。 二是由冻害造成。 划锄、壅土围根,每亩撒施草木灰 75100 公斤。 三是由土壤缺磷造成。 结合划锄、松土,每亩用过磷酸钙2030 公斤在行间沟施或对水浇施。 黄白苗 多因土壤缺锌所致。 可每亩用硫酸锌 1 公斤对细土或有机肥 1520 公斤,沟施于行间,或用 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 褐色苗 一般是缺钾所致,管理上每亩用硫酸钾 15 公斤或草木灰 100 公斤,在行间开沟追施,或用 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紫叶苗 麦苗缺硼时,茎叶肥厚弯曲,叶片呈紫色。 可每亩用硼砂150200 克,与适量氮、磷化肥一起对水浇施,或每亩用硼砂 50100 克,对水 5060 公斤叶面喷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