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咋储藏才安全内容摘要:
2、麦后熟期较长。 后熟中的小麦其呼吸量大,代谢旺盛,易出现粮堆上层出汗、发热、生霉等不良变化,其中白皮小麦较甚于红皮小麦,小麦在完成后熟作用以后,品质有所改善,保管稳定性有所提高。 小麦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据有关试验资料反映,水分在 17%以上干燥时粮温不超过 46,水分在 17%以下干燥时粮温不超过 54,酶的活性不降低,不丧失发芽率,也不降低面粉品质,磨成的面粉的品质反而有所提高,做成馒头松软膨大。 这为小麦采用高温日晒或高温密封杀虫提供了可能。 小麦吸湿能力及吸湿速度较强,在保管期间极易受外界湿度影响,而使含水量增加,其中白皮小麦吸湿性大于红皮小麦,软质小麦大于硬质小麦,瘪粒与虫蚀粒大于完整饱满粒。 3、吸湿严重的,可引起发热霉变生芽,因而做好防潮工作是小麦安全保管的重要环节。 小麦收购时正当夏季高温,虽然有利于及时干燥入库,但也适于虫害活动。 入库的新麦往往会被感染,又因小麦无外壳保护,更易遭受多种虫害的侵蚀。 这也是小麦安全保管应严加注意的问题。 二、小麦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 (一)仓房条件(备仓工作)在小麦收购入库之前,要从防潮、防雨、防虫、防污染的要求出发,选择仓房屋面不漏雨,地坪不返潮、墙体无裂缝,门窗能密闭,符合安全储藏小麦的仓房作备仓,严禁用危房仓储存小麦。 在备好足够仓房的同时,首先要进行必要的检修整理,清扫、消毒和铺垫防潮隔湿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可将收粮工具、包装物、器材等放入空仓,进行 5、单位要组织收购单位的化验员、防化员、验粮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统一目光,并进行市场质量调查,对收购中可能出现品质问题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解决收购中出现的问题和统一收购标准。 (四)品质条件:粮食品质是安全保管的关键和前提,是粮食安全保管的内在因素。 在粮食收购中要严把质量关,小麦入库的质量标准原则上应控制在以下标准之内:水分在13%以下;容重在 750 克/升以上;杂质在 内;不完善粒在 6%以下;其它质量指标以国标规定的中等标准为准。 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小麦一律要经过整晒、清理、除杂等措施,经化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在收购过程中,要加强领导、监督和检查,要公平交易,严禁收购人情粮,严格做 6、到“五分开”(品种、好次、干潮、有无虫、新陈),实行分级入库。 包装粮收购时,最好要包包扦样,防止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增加保管工作的难度。 三、小麦保管的主要措施:一晒、二冻、三防虫,是小麦安全保管的三大环节。 (一)高温密闭:小麦高温日晒,可同时取得干燥降水,促进后熟和杀灭害虫的良好效果。 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将麦温晒到 50左右,延续二小时以上,下,下午 3 时左右趁热入仓,密闭保管。 使粮温保持 40以上,持续10 天以上,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害虫。 需要注意的是热入仓密闭保管小麦使用的仓房、器材、工具和压盖物均须事先彻底消毒,充分干燥,做到粮热、仓热、工具和器材热,否则有结露现象的发生,所以,在热 7、密闭期间还须加强粮情检查。 高温密闭的优点是杀虫效果好,能促进小麦后熟作用的完成,增强储粮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仓容量小,收购进度快,收购天气温度高的情况。 (二)低温冷冻密闭:低温是粮食保管最理想的状态,小麦虽然耐高温,但对长年保管来讲,保持一定的低温,对延长种子寿命与品质,提高小麦保管的稳定性,延缓小麦的陈化,则有更多的优越性,各单位应趁“三九”严寒的冬季,利用机械通风技术或进行翻仓、除杂、摊凉、冷冻,并麦温降至 0左右,而后趁冷进仓,密闭压盖,进行冷密闭,这对消灭越冬害虫,有极好效果,并可延缓外界高温的影响。 根据各地实践,在过夏时,粮堆中层粮温保持在 25左右,下层粮温保持在 20左右,可多年 8、保持小麦的优良品质。 热密闭与冷密闭交替应用,是储量较少的粮库保管小麦的好方法,一般可以做到不变质不生虫。 对储量较大的粮库,全部做到热密闭和冷密闭,可能在条件上有时受到限制,但只要抓住冬季通风降温,防止结露,春暧前适当密闭防止吸湿,以及加强检查,做好虫害防治等三项工作,一般都可常年安全保管。 (三)防治杀虫: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麦蛾、玉米象、谷蠹、大谷盗、赤拟谷盗等。 小麦收购季节气温较高,储粮害虫生长、繁殖很快,各收购单位要边收购边防治,收购廒间不易铺得太多,收购成功一个廒间就要整理、密闭、套封一个廒间,利用高温密闭、后熟缺氧,低药量熏蒸,有效地灭杀储粮害虫。 热密闭与冷密闭都是防治小麦害虫的有效方 10、等。 (四)通风降温:通风是用外部空气置换粮堆内的空气,以改善储粮条件的换气技术。 通风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夏季高温入库的小麦在季节转换时,由于粮温较高,气温偏低,加上后熟期作用,小麦呼吸旺盛,容易产生“出汗”现象,粮堆表层小麦容易结露,使粮堆上层温度上升,水分增高,如不及时降温,会产生发热霉变,严重的发生“结顶”现象。 因此,各储粮单位,在季节转换时期,要加强仓间管理,利用有利时机,适时开启门窗,经常翻动粮面或开沟,抓紧时间通风,降低粮温,确保储粮安全。 对常规保管中自然通风来讲,因为不消耗能源,为获得更多的通风机会,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一般仅要求气温低于粮温即可通风。 对机械通风而言,允许降温 11、通风的条件是:平均粮温与气温差应大于等于 8和即时粮温下的粮堆平衡绝对湿度大于或等于大气绝对湿度。 结束降温通风的条件是:平均粮温与气温温差应小于或等于 4;粮堆温度梯度小于等于 1/米粮层厚度;粮堆水分梯度小于等于 米粮层厚度。 四、粮情检查:粮食在保管期间,由于本身的新陈代谢,虫、霉、菌的危害,加之于环境变化的影响,粮堆生态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因此,各储粮单位要严格执行查粮制度,本着“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的原则,认真检查,将“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刮风下雨及时查,汛期天天查“的查粮制度落实到实处。 粮情检查主要范围为:粮食水分、粮食温度、虫害情况、粮堆季节转换时期是否结露等,对检 12、查结果,要如实在规范的粮情检查记录上填写齐全。 分管业务负责人每月要在粮情检查记录上签名,以保证粮情检查的真实性。 (一)温度、湿度检查:利用仓内安装的粮温测定工具,对储粮粮温、湿度进行定期巡测。 巡测的内容包括粮温、仓温、气温、仓内外大气的相对湿度,即通常所讲的“三温二湿”。 粮温检查层点的确定,要考虑有代表性,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的深度视粮堆的高度和桩形而定。 每层设点数量,视粮堆大小而定,一般掌握散装粮面不满 100 平方米的,三处分布设点,即三层 9 点;超过 100 平方米的五处分布设点,即三层 15 点(常讲的三层五处 15 点)。 若粮情稳定、安全,在低温季节,3巡测一次;若粮情不稳 14、要随时取样检测,认真查明原因,防止霉变的发生。 (三)虫害检查:取样采取定点与易发生害虫部位相结合的办法。 粮面面积在 100 平方米以内的,设 5 个取样点;粮面面积在 100方米的,设 10 个取样点;在 500 平方米以上的,设 15 个取样点。 堆高 2 米以下的,一般粮面取样,堆高 2 米以上的设两层取样。 在高温季节,应在北面背阴处上层取样,在低温季节,应在南面朝阳处中、下层取样。 每点取样不少于 1 公斤。 害虫检查取样与水分取样不一样,它不是混合样,而是在每一取样点扦取的样品。 害虫密度的计算是以所取样品中最高一点的害虫数量代表整仓的害虫密度。 根据害虫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发育情况。 可将害虫的检查期定为:粮温在 15以下,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粮温在 15,每一个月检查一次;粮温在 20,每 15 天检查一次;粮温在 25以上时,每七天检查一次。 (四)品质检查:粮食品质的检测,应按储备粮品质控制指标规定的项目和要求,每年检测两次,原则时间安排在每年 4 月、10 月各检测一次,对“不宜存”小麦,应及时销售和轮换,对“陈化”小麦要及时上报处理。 专利查询。小麦咋储藏才安全
相关推荐
空间分布特性的分析结果。 其中,空间性数据仓库,即为在原有模型基础上的数据模型中加插地理信息特性描述,让目标数据具有地理空间特性。 例如,每个客户的注册信息上加入地理位置坐标描述,在客户消费 /服务的活动中,加入地理位置坐标描述。 另外,在原来传统模型上的数据挖掘模块中,捆绑 GIS 模块,让数据挖掘模块与 GIS 模块共同完成。 数据挖掘与 GIS 的结合增加了 面向空间要素的数据挖掘
班级管理能否取得实效对一所学校来说,意义特别重大。 当前,在镇原县整体社会环境不太健康纯净的情况下,校园风气也受到污染,影响不容小觑。 有的 老师认为担任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强加给自己的多余的一种负担、一种包袱,缺乏立足岗位贡献全部才干的愿望。 还有的班主任对自己不能正确评价,不能正确控制自己,经常是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拖拖拉拉,马马虎虎,甚至对班级工作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平时应付性工作的多
择土层深厚、土马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秋翻、秋耙、秋起垄。 起垄后每隔两垄搂平一垄作麦畦。 地头刨障沟,早春及时障子,防止猪鸡破坏麦苗。 好化肥小麦以基肥和口肥为重点,亩施万斤农肥,播前均匀撒施;口肥轩施磷酸二铵 斤,三元复合肥 斤;3 叶期到分蘖期之间每亩追施 15 公斤,尿素,5 叶期每亩再追施 15 公斤尿素。 玉米的基肥施在两行玉米垄的中间沟内,播种时开沟和盖土
击,目前已成为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重大威胁,无论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进入计算机网络,都会感受到黑客带来的网络安全威胁。 大至国家机密,小到个人隐私,还有商业机密,都随时可能被黑客发现并窃取或公布。 黑客的攻击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可以粗略的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 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
2. 采用的开发工具和后台数据库 本系统以 Visual Basic 为开发工具,以 SQL Server 2020 为后台数据库,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 C/S 架构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管理员 部 门 公 司 雇 佣 司 机 车 辆 货 物 客 户 从属 雇佣 驾驶 托运 配送 验收 供给 姓 名 编 号 验收人 性 别 职 务 部门编号 部门名称 数 量 体 积 名 称 重 量
二. 商品分类原则 明确分类商品集合体所包含的范围 提出商品分类的明确目的 选择适当的商品分类标志 三、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一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