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管理教案(新模版)_免费下载内容摘要:
二. 商品分类原则 明确分类商品集合体所包含的范围 提出商品分类的明确目的 选择适当的商品分类标志 三、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一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成一个由若干个平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 四. 商品代码种类 数字行代码 字母行代码 混合性代码 条码 五 商品验收 1 商品验收的定义 商品的验收主要是对货品数量、质量和包装 的验收 ① 从结束其生产过程到进入仓库前,经过一系列储运环节,质量和数量可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②各类商品出厂检验时,有时会出现错检或漏检的情况,使一些不合格商品按合格商品交货 2. 商品验收的方式 先点收数量,再由质检部门检验货品品质 先由质检部门检验货品品质,再由物流部门点收数量 由物流部门直接负责“品质检验”和“数量点收”。 教 学 安 排 第 三 节 装卸搬运作业 装卸搬运流程 ( 1)影响装卸搬运作业流程的基本内容 ( 2) 确定装卸搬运作业流程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搬运活性 在装卸搬运作业中,装货、移动、卸货这三种作业在多数情况下是以一个整体出现的,人们把物料和货物的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作业的方便 (难易 )程度称为搬运活性,那些装卸较为方便、费工时少的货物堆放法搬运活性较高。 从经济上看,应选择搬运活性高的搬运方法。 搬运活性指数 搬运活性指数是用来表示各种状态下物品搬运活性、确定活性标准的 — 种方法。 搬运活性指数的组成关系是: 散放 (集中 )→装箱 (搬起 )→支垫 (升起 )→装车 (运走 )→移动 运用活性指数的概念来表示搬运活性水平的高低。 如散放在地的物品,要经过 集中 (装箱 )→搬起 (支垫 )→升起 (装车 )→运走 (移动 )4 次作业才能运走,其活性指数最低,定为 0;然后,对此状态每增加一次必要的操作后,就会使物料装卸方便一些,其搬运活性指数就加上 1;而处于运行状态的物品,因为不需要再进行其他作业就能运走,其活性指数最高,定为 4。 思考题、 课后作业 主要 参考资料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备注 (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总 学时第 学时 — 第 学时 授课内容 第四章 配送中心库存管理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教学目的要求 : 重点 难点 教学的重点 难点 : 教 学 安 排 第一节 存储规划与管理 一、储存管理的对象 储存 —— 保护、管理、储藏物品,又称物品的储备。 主要从经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考虑。 保管 —— 是储存的继续,它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旨在防止自然、人为因素对物品的侵害。 二、货物储存形式 地面堆放方式 货架储存方式 三、储存策略 定位储放 随机储放 分类储放 共 同储放 四、储存保管的目标与考核 (1) 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2) 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 (3) 所有物品都能随时准备存取。 (4) 物品的有效移动。 (5) 物品保管良好。 (6) 完善的管理。 第二节 储位管理 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入库商品合理、科学地分配仓库设施,以实现物料搬运最优化和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目标。 确定储位资料的正确性。 ◆提供计算机中相应的记录位置以供识别。 ◆提供进出货、拣货、补货等人员存取货品的位置依据。 ◆提高调仓、移仓的工作效率。 ◆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 ◆因记录正确 ,可迅速储存或拣货。 教 学 安 排 ◆方便盘点。 ◆可让仓储及采购管理人员了解储存空间,以控制货品 存量。 ◆可避免货品因胡乱堆置导致过期而报废,并可有效掌握存货,降低库存量。 二、储位编码 在商品保管过程中,根据储位编号可以对库存商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有利于对商品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在商品收发作业过程中,按照储位编号可以迅速、准确、方便地进行查找,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减少差错 1 区段式编号 区段式编号适用于单位化商品和大量商品而保管期短的商品 2)品项群式 把一些相关性强的商品经过集合后 ,分成几个品项群,再对每个品项群进行编号。 如服饰群、五金群等。 这种方式适用于容易按商品群保管和品牌差异大的商品 3)地址式 利用保管区仓库、区段、排、行、层、格等,进行编码。 如在货架 存放的仓库,可采用四组数字来表示商品存在的位置,四组数字代 表库房的编号、货架的编号、货架层数的编号和每一层中各格的编号 三、储位管理 1 储位选择 依照货品特性来选择储区。 ◆大批量使用大储区,小批量使用小储区。 ◆能安全有效率储于高位的物品使用高储区。 ◆笨重、体积大的品项储存在较坚固的层架底层并尽量接近出货区。 教 学 安 排 ◆轻量货品储存在有限的载重层架。 ◆将相同或相似的货品尽可能靠近储放。 ◆滞销的货品或小、轻及容易处理的品项使用较远储区。 ◆周转率低的物品尽量远离进货、出货区及仓库较高的区域。 ◆周转率高的物品尽量存放在接近出货区及较低的区域。 ◆服务设施应选在低层楼区。 2. 储位确定 1)根据商品周转率确定储位 ( 2)根据商品相关性确定储位 ( 3)根据商品特性确定储位 ( 4)根据商品体积、重量特性确定储位 ( 5)根据商品先进先出的原则确定储位 四 商品储存方法 (1)定位储存 ■定义:定位储存是 指每一项商品都有固定的储位,商品在储存时不可互相窜位 . ■适应条件: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货物须控制不同的保管 储存条件,或防止不同性质的货物互相影响;重要物品须重点保管;多品种少批量货物的存储。 ■注意事项:在采用这一储存方法时,必须注意每一项货物的储位容量必须大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 ■优缺点:采用定位储存方式易于对在库商品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搬运次数。 但需要较多的储存空间。 (2).随机储存 ■定义:随机储存是根据库存货物及储位使用情况,随机安排和使用储位,各种商品的储位是随机产生的 ■适应条件 :储存空间有限以及商品品种少而体积较大的情况。 ■优点:由于共同使用储位,提高储区空间的利用率 教 学 安 排 ■缺点:增加货物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难度。 周转率高的货物可能被储放在离出入口较远的位置,可能 增加出入库搬运的工作量;有些可能发生物理、化学影响的货物相临存放,可能造成 货物的损坏或发生危险。 (3).分类储存 ■定义:分类储存是指所有货物按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物固定其储存位置,同类货物不同品种又按一定的法则来安排位。 ■适应条件:商品相关性大,进出货比较集中;货物周转率差别大; 商品体积相差大。 ■优点:便于按周转率高低来安排存取,具有定位储放的各项点; 分类后各储存区域再根据货物的特性选择储存方式,有助于货物的储存管理。 ■缺点:分类储存的缺点是储位必须按各类货物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均的使用率仍然低于随机存储。 (4).分类随机储存 ■定义:分类随机储存是指每一类商品有固定的存放储区,但各储区内,每个储位的指定是随机的。 ■优点:其优点是具有分类储存的部分优点,又可节省储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 因此,可以兼有定位储存和随机储存的特点。 ■缺点:分类随机储存的缺点:货 物出入库管理特别是盘点工作 困难。 5).共同储存 ■定义:共同储存是指在确定知道各货物进出仓库确定时间的前提下,不同货物共用相同的储位 教 学 安 排 ■特点:这种储存方式在管理上较复杂,但储存空间及搬运时间却更经济。 第三节 商品养护与盘点 一、商品养护 商品养护是指商品在储存过程中所进行的保养和维护。 从广义上说,商品从离开生产领域而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这段时间的保养与维护工作,都称为商品养护。 1.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 1)商品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 2)自然因素 ( 3)储存时间 2.商品养护 的基本措施 1)把好商品入库验收关 ( 2)安排适当的保管场所 ( 3)妥善的码垛、苫垫、密封 ( 4)加强日常检查 ( 5)加强商品的维护保养 ( 6)做好季节性的预防工作 二、商品盘点 1.盘点作业的目的 2.盘点的种类和方法 盘点前的准备。物流配送管理教案(新模版)_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2. 采用的开发工具和后台数据库 本系统以 Visual Basic 为开发工具,以 SQL Server 2020 为后台数据库,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 C/S 架构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管理员 部 门 公 司 雇 佣 司 机 车 辆 货 物 客 户 从属 雇佣 驾驶 托运 配送 验收 供给 姓 名 编 号 验收人 性 别 职 务 部门编号 部门名称 数 量 体 积 名 称 重 量
击,目前已成为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重大威胁,无论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进入计算机网络,都会感受到黑客带来的网络安全威胁。 大至国家机密,小到个人隐私,还有商业机密,都随时可能被黑客发现并窃取或公布。 黑客的攻击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可以粗略的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 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
和价值,二是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 ( 4)运输功能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于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 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从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判断的基准:运费,运输时间,频度,运输能力,货物的安全性,时间的准确性,适用性,伸缩性,网络性和信息等。 (
2、生流行的风险较大,部分麦田杂草可能偏重发生。 同时,雨雪天气增加了土壤墒情,为春季田间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低温天气对部分病虫害和部分旺长小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坚持冬季损失春季补、灾区损失非灾区补、面积损失单产补的思路,一手抓当前抗灾减灾,一手抓春季田间管理;一手抓灾区恢复生产,一手抓全国小麦生产;紧紧围绕“加强管理、扩大面积、防治病虫”三大任务
201 ab02146010 统计学 专业必修课 202020202 ab11146001 管理学 原理 专业必修课 202020202 ab11146019 信息系统 分析 专业必修 课 202020202 ab08490002 机械原理 4 专业必修课 202020202 表 6 “成绩”表中的数据 学号 课程编号 成绩 20200101 ab05191001 89 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