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论文)浅析肯德基连锁网络中物流管理内容摘要:

等因素。 货物本身因素 货物的价值、数量、破损率 、运输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物流成本的高低。 如随着货物价值的增加,相应的包装,仓储等每一物流环节的成本都会增加,运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货物一定的风险。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了空间因素、地理因素及交通因素等。 如企业与目标市场的距离越远,交通状况越差,就会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费用越高。 管理因素 管理成本与生产和流通没有直接的数量依存关系,但却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的大小,节约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管理成本,相应的可以降低物流总成本。 3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美国和日本是现代物流的先 进国家,它们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端。 本章分别对美国和日本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对现存物流成本管理的文献进行综述,通过与美国和日本成本管理的现状的对比得到我国物流成本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解决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迫 性。 美国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美国目前约有 1600 个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据调查,最常见的、物流服务的主要集中于物流策略 、 系统开发、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运输、商品配送、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谈判和支付等范畴之内,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仓储服务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是最早提出“物流”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的国家之一。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于 1992 年发布了物流成本管理公告。 该公告旨在改进识别、计量和管理物流成本的方法,其中描述了适合于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的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与作业成本核算实务。 该公告为物流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思路。 并且界定了企业典型的物流活动包括以下内容:采购、运输、仓储、材料、存货管理、顾客服务 、 订单处理、预测和生产计划、相关的信息系统、支持活动。 日本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日 本 物流企业通过引进信息系统来改善他们的物流,并在信息系统的使用上取得迅速进展。 同时他们 改进分销渠道,进一步使物流系统得以完善。 分销渠道的一体化是日本 方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但是,在产品沿着分销渠道的流动中,每个公司仍将不断碰到新的矛盾,矛盾冲突的结果会使日本物流系统趋于完善,会使物流系统的进行更良好的整合,这已在日本成为一种改善物流的途径。 20 世纪 50 年代物流技术在日本兴起,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由重视功能变为重视成本,进而变为重视服务。 物流成本管理一直受到日本物流界的重视,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向物流 成本与财务结算制度相连结。 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认为,日本物流成本管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阶段、采购预算管理阶段、设定基准值或标准值以及与会计制度接轨阶段。 目前日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基本停留在第三阶段。 我国物流企业 成本 管理的现状 我 国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并兴起研究的热潮。 在此过程中,从简单的模仿到独自创新,物流领域为企业的成本节约做出了贡献。 然而,物流成本管理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主要是由物流成本的复杂性以及关联性强决定的。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 趋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家之间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为了保持较高的利润,如何降低成本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的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市场潜力非常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 物流市场需求总额也在不断的增加。 如图 2 所示: 年份 物流市场总需求量 GDP(亿元) 2020 1225 209400 2020 1530 257306 2020 1900 300670 2020 2375 353753 图 2 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 出约有 19000 亿人民币。 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的 20%左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