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内容摘要:
步。 针对工程项目而言,它是指对该项目所面临的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对风险的辨识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但更重要的是依据各种客观的统计、以前类似项目的资料和风险记录,通过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损害情况及其规律性。 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检查表法、流程图法( WBS 法)、敏感性分析法、环境分析法等,其流程图如下图 3所示,报告中应明确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图 2 : 风险辨识流程 风险估计 在进行工程风险估计时,要先科学的选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面对各风险因素的分析,风险评价体系应能综合反映承包商能力、业主状况等因素。 指标体系的构选应遵守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可行性和层次性,以准确反映工程风险和指标体系相配的原则,构造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8】 1. 建立指标体系 ( 1)输入指标体系: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2) 决策指标体系:①风险度 RD=f (r p , l l ), r p :风险发生概率; l l :潜在的风险损失;②致命度: FD= f (ml , f l ), ml:决策导致的最大损失; f l:企业致命损失额;③激励度: PD=( m r , i r ),m r:决策带来的最大受益; i r:企业必要的受益。 2. 评价指标体系:将各个风险因素综合成费用超支指标;工期拖延指标、质量指标、技术指标、资源指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指标、财务指标七个指标加以考察。 3. 模拟仿真: 在输入指标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三个决策指标,通过灰度仿真模型得出七个评价指标的最终结果。 风险评估 工程风险的大小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因此采用模糊评价方法把 风险的大小界定成小、一般、较大和很大四个等级,各等级的界定没有明显的标准,分类的本身就具有模糊性。 因此,模糊评价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 11】 表 2:风险因素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内容与参考 承包商 因 素 S 1 施工能力 S 11 设备数量、施工方法与工艺 类似工程经验 S 12 以往从事类似工程的数量及情况 融资能力 S 13 企业财务状况 项目经营管理能力 S 14 高能管理人员数量 工程条件 S 2 合同风险 S 21 合同文件 工程现场条件 S 22 实地考察报告 工程量变化大小 S 23 工程图纸 工程工期要求 S 24 招标文件 业主因素 S 3 工程款支付能力 S 31 业主财务状况、资金来源 业主信誉 S 32 相关情报 其他因素 S 4 材料质量 S 41 材料出场证明、质量证件 质量监督站人员能力 S 42 管理人员资历 上级主管部门人员能力 S 43 管理人员资历、数量 意外事故 S 44 安全报告 由于工程风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适宜采用多层次的模糊评价法来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如下所示: ( 1)确定因素集。 因素集就是以上各种指标的集合,即 S=( S 1, S 2, S 3, S 4)。 ( 2)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集。 评价。浅析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
相关推荐
采用会计主管委派制,即投资公司通过投资协议或控制被投公司董事会对被投企业派出财务主管人员,委派的财务主管纳入投资公司财务部门人员编制并进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全面负责被投企业的财务事务,直接进入被投企业的管理层。 为了避免会计主管在面临两级公司双重领导时无法有效处理 投资公司、被投企业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一方面应赋予财务主管较高的权力,如果只是作为被投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全面预算是公司领导要我编,因此有些职工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视为负担,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同时有些领导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组织领导和必要的平衡协调。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应变措施和调节手段,使全面预算工作有流于形式的危险。 预算编制缺乏战略指导 在没有企业战略的环境下搞预算管理 ,基层电力企业往往只注重局部利益 ,忽略公司整体利益。 只重视短期活动 ,忽略长期目标
文化将 “以 人为本 ”的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 ,员工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 ,共命运 ,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提高企业凝聚力。 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 ,员工主动适应创新要求 ,不再抵触企业改革 ,而是积极地配合企业的改革 ,有利于人力资源改革几各项制度的顺利执行。 ,提高员工满意度 ,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的评价上,从而带来了 “重过去轻未来、重评价轻开发、重约束轻激励、重考核轻奖惩 ”的弊端。 首先是绩效考核标准不具体,绩效标准应是以企业远景为蓝图,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辅以目标管理确定的,而很多企业只是在“德、能、 勤、绩 ”几个方面制定一些宽泛、通用的评价标准,没有做到对具体岗位进行具体分析,影响了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其次是绩效考核方式不灵活,企业中岗位种类繁多,情形千变万化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明确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科技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要作用,构筑起人才资源高地。 欲做好这些,必须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两方面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 认真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利于优化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而且对于加快我国煤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究的方法 本文运用调查法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