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模与3d打印技术内容摘要:

绩表,由首席裁判签字确认后,将工作任务书、现场所有记录表、确认表等相关纸质文档进行封箱签字,移交到执委会。 ;在复查中发 现的问题均需向首席裁判说明并备案。 比赛成绩相同,按职业素养成绩较高的名次在前;职业素养成绩相同,名次并列。 12 ,所有裁判员未经执委会同意不得泄露比赛试题和比赛成绩,比赛结果由大赛执委会进行公布。 评分(成绩)管理方法流程 100 分。 13 十一、奖项设置 (一) 竞赛设参赛队团体奖,一等奖占比 10%,二等奖占比20%, 三等奖占比 30%。 获奖团队每位选手都将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证书。 (二)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 导教师证书。 十二、技术规范 本赛项要求具有的知识点、基础技术要求和技能要求为机械设计基础、序程编制、 3D 打印设备与应用、软件应用、 3D打印实训、常用工程材料、三维扫描设备的应用等课程实训所涵盖的内容。 本赛项要求掌握的操作规程为竞赛指定设备所规定安全操作规程,详见设备使用操作说明书。 十三、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技术平台和场地要求 (一)软件平台 : MSWindows 7; 字处理软件: MSOffice 2020; 、编程软件:可供选用中望 3D 2020教育版、 3Done、Geomagic; : Win3D 三维扫描系统。 (二)设备器材。 基本配置为:双核处理器 /4G内存 /1T硬盘 /1G独显 /19 寸 LED 显示器。 14 : 技术指标 技术原理:单工业相机白光光栅扫描技术 光栅类别 : 独立式数码光栅 产品结构:先进的主流一体化工业结构的箱体设计 接口线缆:安全稳定工业级插头线 缆,非多接头组合式线缆 单幅扫描范围 (mm): 300 210 200 扫描距离 (mm): 600 扫描点距 (mm): ~ 单幅扫描时间: 3 秒 相机分辨率: 130 万像素 扫描精度 :L单幅扫描 /对角线长度 球空间误差 :+L/15000 球面度误差 :+L/40000 平面度误差 +L/25000 扫描方式:非接触式(拍照式) 拼接方式:全自动拼接 输出文件格式: ASC,STL,IGS,OBJ 扫描物体尺寸( mm): 250~ 600 通用性要求 扫描数据可以保存为标准点云 txt 文件格式,支持导入主流逆向软件如Geomagic Studio、 Geomagic Design X、 Imageware、 Delcam Powershape 支持和服务 (其他)扫描设备的参赛院校提供升级置换 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使参赛选手赛前能够通过自学掌握逆向处理相关的理论、软件操作和实际应用 比赛用的三维扫描附品: ( 1)手动二维转盘(规格Φ 360*6mm); ( 2)标志点( 5mm); ( 3)黑色背景布( 1 平方米); ( 4)双面胶带; ( 5)黑色橡皮泥; 15 ( 6)黑色转盘垫块(两块)。 3D打印机主要参数如下: 技术指标 打印尺寸: 295 250 300mm (L W H) 喷头数量: 1 层分辨率: 定位精度: X/Y 轴 , Z 轴 喷嘴直径: 打印耗材: PLA(多色) 耗材直径: 外形尺寸: 490 500 630mm 通用性要求 支持的系统: Windows7,支持的文件类型: STL、 OBJ 支持与服务 比赛用的加工附品: ( 1)偏口钳: 剥离支撑材料用; ( 2)刻刀: 剥离支撑材料 用; ( 3) CA50 胶:缝隙修复用; ( 4)爽身粉:缝隙修复用; ( 5)板挫: 缝隙修复,打平 用; ( 6)水砂纸:打磨和修毛刺用; ( 7)棉布:供学生清洁工件、提交包装工件用。 ( 8)提供 A4纸(供书写讨论用,比赛结束不允许带走); ( 9)签字笔; ( 10)量具:选手自备 0150mm游标卡尺 1 支。 (三)竞赛赛场要求 1000 m2。 净空高度不低于 m,采光、16 照明和通风良好 ,环境温度、湿度符合设备使用规定,同时满足选手的正常竞赛要求。 3m,符合紧急疏散要求。 、电、气源和供电应急设备,并有保安、公安、消防、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人员待命,以防突发事件。 、医疗、生活补给站等公共服务区,为选手和赛场人员提供服务;设有指导教师进入现场指导的专门通道;设有安全通道,大赛观摩、采访人员在安全通道内活动,保证大赛安全有序进行。 ,确保选手独立开展比赛,不受外界影响;赛区内包括厕所、医疗点、维修服务站、生活补给站、垃圾分类收集点等都在警戒线范围内,确保大赛在相对安全的环境内进行。 6.“数据采集与数字建模”赛场环境 每个赛位面积在 34m2,赛位内布置电脑席 2个 , 配置三维扫描装置 1套 ,赛位间进行隔离、互不干扰。 7.“ 3D打印成型及后处理”赛区环境 每个赛位面积在 34m2左右,赛位内布置电脑席 2个、配置 3D打印机 2台以及打磨和修复用工具等。 赛位间进行隔离、互不干扰。 十四、安全保障 (一)组织机构 ,组长由比赛执委会主任担任。 成员由各赛场安全责任人担任。 每一赛场制定一名安全责任人,对本17 赛场的安全负全责,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负责调集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人员,安排场内人员疏散。 、消防、 司法行政、交通、卫生、食品、质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保证比赛安全,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设置医护人员、消防人员和保安人员的专线联系,确定对方联系人,由场地安全负责人对口联系。 比赛场地布置和器材使用严格依照安全施工条例进行。 场地布置划分区域,并按安全要求设定疏散通道,并在墙面显著位置张贴安全疏散通道和路线示意图。 (二)赛项安全管理 ,电源布线、电器安装按规范施工。 ,并指定责任人在紧急时候使用。 国家 (或行业)相关职业岗位安全的规范、条例和资格证书要求等内容。 、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防范制度,在赛前对选手进行培训,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赛题保管、发放、回收和评判过程的安全。 (三)比赛环境安全管理 、住宿场所和交通保18 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并进行赛场仿真模拟测试,以发现可 能出现的问题。 承办院校赛前按照赛项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 比赛现场内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 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比赛前裁判员要检查、确认设备正常,比赛过程中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承办学院建立大赛期间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同时由安全保卫、校园环境及卫生医疗保障组执行: ( 1)比赛期间所有进入赛区车辆、人员需凭证入内,并主动向工作人员出示; ( 2) 在比赛开始前,选手要认真阅读场地内张贴的《入场须 知》和应急疏散图; ( 3) 赛场由裁判员监督完成电气控制系统通电前的检查全过程,对出现的操作隐患及时提醒和制止。 ( 4) 每台竞赛设备使用独立的电源,保障安全。 使用选手在进行计算机编程时要及时存盘,避免突然停电造成数据丢失。 ( 5) 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在工作人员安排下有序退场。 ( 6) 各类人员须严格遵守赛场规则,严禁携带比赛严令禁止的物品入内。 ( 7) 安保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通报赛场负责人员。 19 ( 8) 比赛场馆严禁吸烟,安保人员不得将证件转借他人。 ( 9) 如 果出现安全问题,在安保人员指挥下,迅速按紧急疏散路线撤离现场。 、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增加引导人员外,并开辟备用通道。 ,赛项承办院校在赛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