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体系每年可向园区周边群众提供优良猪苗 1万头, 示范基地 的技术保障及技术服务体系也可为群众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可直接带动 项目 区周边群众发展发酵床 养猪 20xx 户,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项目 主要内容和指标 本 项目 以推广应用 发酵床生态养猪 技术为主要载体,以生物发酵饲料 喂养 为手段,以品种改良为措施, 辐射 带动园区 周边的群众 致富。 建立 “生物技术发酵饲料 — 生物发酵床 — 生态养猪 —发酵床垫料有机肥 — 生态种植” 的循环 生态 健康 养猪 技术模式。 建立优良猪苗繁育体系; 建立从繁殖、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的规模化 生态循环 健康养殖 技术保障与服务体系 ;创造 良好的养殖新技术开发与就业的服务平台, 促进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建立 ,提升 项目 的技术带动和辐射能力。 利用 本地 丰富的 玉米、马铃薯 、苜蓿和秸秆等 资源, 采用乳酸菌 等生物 发 酵法 ,把淀粉渣转化为 7 环保饲料 ,并以丰富的木材锯末和秸秆粉等加入生物菌组 后作为发酵床垫料,开展 以发酵床养殖为核心的生态养殖, 大量 猪 粪便排入垫层被菌种消化掉之后所形成的垫料废料, 作 为优质 生物有机肥料 用于绿色 种植, 形成 一条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链。 发酵床生态养猪 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 在猪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放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扒,使猪粪 猪 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 群 的发酵,使猪粪尿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 解和转化 , 不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达到 省水( 80%)、省力( 50%)、省饲料( 10%) ,提高猪的抵抗力和提高猪肉品质 的目的。 本 项目将 新建标准化猪舍 平方米、发酵床 平方米, 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头 作用 ,大幅度提高生态健康循环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 面。 发酵床养猪 技术要点 : ① 猪舍设计 每间猪圈净面积约 25 平方米,猪舍墙高 3 米,屋脊高 米,中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的1/3,并且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猪床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可适宜的生长繁殖。 ② 发酵床准备: 本项目的 发酵床 采用半 地下式发酵床。 发酵 8 床向地面以下深挖 80厘米 的池子 , 地上砌砖 20 厘米 , 发酵床 的面积为栏舍面积的 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 ③ 垫料制作:发酵床有机垫料 主要 成分 : 秸秆 60%、 锯屑 30%、土 10%、 粗盐 %。 每平方米发酵床 按 微生物原种 2公斤 , 水 500公斤 , 骨粉、糖蜜 等能量原料 3公斤。 将 秸秆、 锯屑、土、微生物原种一层一层铺好后,喷上盐、水,水分调节在 65%,喷水在填材料 50%后开始,按照这样的顺序把猪圈垫料填满, 用薄膜覆盖发酵 3~ 7天后,将薄膜打开,透气 12天即可把猪放入栏舍中饲养。 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原种的作用,臭味自然消失,苍蝇和蛆不再繁殖, 2~ 3个月后,猪床底层成为自然繁殖土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体,其温度可达到 40℃ ~ 50℃ ,猪粪发酵后 部分可 成为猪的饲料。 ④ 发酵床的地面管理 猪舍中的锯屑变少时,适当补充缺少部分,并同时补充微生物原种和营养液。 为利于猪拱翻地面,猪的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 80%。 湿度必须控制在 60%,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口,利用空气调节温度。 饲养密度:每头猪占地 ~。 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物品。 生物发酵饲料技术 用发酵剂对饲料进行发酵转化处理,粗纤维含量比不发酵的成倍降低,粗蛋白含量比不发酵成倍提高,干物质的消化率提高 9 40%以上,而且具有酒香气味,适口性大大增强、采食率高达 98%以上,比不发酵能节约饲料 30%以上。 用饲料发酵剂发酵的饲料喂养畜禽,饲料成本可降低 4050%。 饲料发酵菌具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等特点。 饲料发酵菌其内含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群。 用于饲料的发。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