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法规论文doc内容摘要:

要发挥上述约束作用,工程监理企业首先必须规范自身的行为,并接受政府的监督管理。 3. 有利于实现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有以下三种不同表现: (1) 在满足建设工程预定功能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投资额最少; (2) 在满足建设工程预定功能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建设工程寿命周期费用 (或全寿命费用 )最少; (3) 建设工程本身的投资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施工现场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既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也保证了施工进度顺利开展,从而保证了建设工程整体进度计划的实现,有 利于投资的正常回收,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4. 有利于防止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国建设工程规模逐步加大,建设领域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个别地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仍然十分严峻,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实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制,监理工程师是既懂工程技术、经济、法律又懂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士,有能力及时发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消除,从而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安全,保障了国家公共利益,从而 8 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 5. 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实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制,通过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三重监控,即施工单位自身的安全控制、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 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改进市场监管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工程监理单位、安全中介服务公司等的介入,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改变以往政府被动的安全检查方式,共同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合力,从而提高我国建设工程安 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规章体系 (一)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体系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体系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制定和公布施行的有关建设工程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总称。 (二)与建设工程监理有关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规章 与建设工程监理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规范性文件分别为《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等。 9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 行政法规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三)建设监理制度有关的条例 早在 1988 年建设部发布的 “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 ”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建设监理制度,在《建筑法》中也作了 “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 ”的规定。 第四十三条 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对全国的有关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实 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 10 门应当加强对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察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国家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 建设工程质量 监督管理,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的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从事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考核。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实施质量监督。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