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袋栽覆土新技术内容摘要:

1、珍稀食用菌之一。 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 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生化率可达 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 15%20%。 一、生物学特性:(1)菌丝生长温度为 630,最适温度 1825,原基和子实体形成温度 1020,最适温度 1518。 (2)菌丝生长期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以 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 60%70%,湿度超过 80%菌丝生长缓慢;但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求 90%95%。 (3)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特别是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分化需要充足的氧气。 (4) 2、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分化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5)培养料 适宜范围为 68。 二、培养料配方:棉子壳、杂木屑、玉米芯、蔗渣、废棉等均可作栽培原料,以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参考配方:(1)杂木屑 50%、棉子壳 30%、麦麸 15%、玉米粉 3%、蔗糖、石灰各 1%;(2)杂木屑 40%、棉子壳 38%、麦麸 20%、糖、石灰各 1%;(3)杂木屑 24%、棉子壳 30%、麦麸 25%、玉米芯 20%、石灰 1%。 按以上配方调成的混合料含水量 60%。 三、装袋灭菌与接种培养料拌匀,糖与石灰对水后混入拌料。 可用装袋机装袋,菌袋规格选择 15 厘米30 厘米米或 17 厘米30 厘米米聚乙烯或 3、聚丙烯塑料袋。 装袋要求松紧适度,用套环套袋,按常规方法灭菌。 待袋温降至 30以下接种,用尖头木棍在袋中间扎洞,洞深 2/3 至 4/5,这样有利于菌丝萌发。 四、发菌期管理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发菌。 培养室应选择干燥、通风、保温保湿、干净的房间,保持室温约 25,空气相对湿度 60%。 每天通风 12 小时,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 培养室可搭架,分为 4 层,高 2 米,长 2 米4 米,每层高 ,宽。 低温季节应予加温。 如有感染菌袋及时剔出烧毁。 五、出菇管理经 2025 天,菌丝吃料 4/5 以上时,即可移入栽培室。 栽培室内保持温度 1018。 菌袋去掉套环盖子,加强通风,以促进菌丝成熟。 510 天原基准备 4、形成时,将套环颈圈取掉,把穴口老菌种挖掉。 经 7 天,子实体原基形成时,把袋口反折或用小刀把袋口膜切掉,保留 1 厘米。 子实体慢慢膨大时,保持温度约 16,空气相对湿度 85%95%。 湿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子实体的品质。 每天根据情况,用喷雾器在空中喷水 23 次,不得直接喷水在菇体上(否则菇体易发黄)。 加强通风换气,通风不良易造成畸形菇。 六、疏蕾杏鲍菇有很多是料面长满菇蕾,菇蕾大多营养供应不上,以致子实体偏小,影响品质。 此时应及时疏蕾。 方法是用消毒过的刀片,选择那些个小、营养不良、畸形小菇,在其菌柄膨胀下部平整割除,并关闭门窗,停止喷水 1天。 七、采收选择个大、菌盖圆整平滑、菌盖由凸圆趋于平面 5、的菇体采收。 采收时用已消毒的小刀,左手捏菇,在菌柄基部和菌丝体之间割出,注意避免伤及旁边小菇,如菇多不便切出,可用手拧转摘出(不可用力硬掰,以免菌丝体整块脱离培养基料)。 采下的菇分类存放。 八、覆土管理选择以富含腐殖质、稍为肥沃疏松的土质,床挖深 1015 厘米、宽 130150 厘米,长度不拘。 用 2%石灰水与 80%敌敌畏 500 倍液拌入土中。 第一潮菇采收后,把菌袋清理干净,移入畦床,可横放或竖放。 四周填满细土,袋面覆土厚 23 厘米,床面铺稻草、秸秆保湿。 然后在床面喷水至床上潮湿。 盖上小拱棚 23 天,结合揭膜每天通风 12 次,喷洒小水。 覆土后 1015 天现蕾,20 天后即可采收子实 6、体。 九、病虫害防治杏鲍菇病害少,易发生虫害,主要为害的小菌蚊、真菌瘦蚊、金翅眼蕈蚊。 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由于湿度大或通风不良,易造成菇体腐烂或栽培场地附近的烂菌袋、粪便、杂草、垃圾等易传播虫害。 初期在子实体表面形成颗粒或丝状粘性透明体,类似胶水,这是菌蚊在子实体上排卵所致。 几天后幼虫(肉眼难以观察)首先为害子实体原基,然后吸食子实体。 受害部位呈凹状,黄褐色;严重者呈紫褐色,有臭味,表面有一层黏性液。 有些畸形菇体内被蛀空。 如不及时杀灭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绝收。 防治方法:1、以防为主,栽培场应选择干净的场所,通风良好,菇房周围无畜禽、杂草、粪便。 2、有条件的菇房门、窗安装防虫网或纱布,防止成虫飞入产卵。 3、栽培房使用前,用 5%石灰水、敌百虫消毒杀虫。 4、菇摘完后,用氯氰菊酯 1000 倍液或敌百虫乳油喷杀。 5、及时清除感染菌袋,集中深埋或烧毁。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