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沃1号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克。 播种深度 5 厘米。 行距播种行距为 50 厘米,株距为 3338 厘米,密度为 25004000 株/667平方米。 宽窄行播种宽行 60 厘米,窄行 40 厘米,株距 3338 厘米,密度为35004000 株/667 平方米。 三、 号玉米幼苗期生长缓慢,分蘖一般从 56 叶开始发生,分蘖起身后生长迅速。 播种到 5 叶期时间较短,在此期间,早松土,早定苗,保证幼苗生长健壮,方能达到 5 叶见分蘖的效果。 玉米 512 片叶时期为玉米分蘖期,要及早打杈,要求每穴留 1 株玉米,每株包括主茎留 3 个蘖,去除多余的晚蘖和弱蘖。 肥为辅。 施肥应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肥料质量、种植密度等灵活运用。 基 4、期至少中耕除草 2 次,第 1 次中耕在出齐苗时进行,地膜覆盖种植的可提早进行,深度至少在 15 厘米以上。 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达到 1 头/平方米时,要采用药剂拌种防治。 具体方法是:用 50%的辛硫磷乳油 克对水 10 千克均匀洒到 100 千克玉米种子上,闷种 8 小时,每半小时翻动种子 1 次,以免烧种,并且注意蔽光,以免农药光解失效。 防治玉米螟:辛硫磷颗粒剂每株 1 克,在大喇叭口期撒入大喇叭口内。 75%的辛硫磷乳剂每公顷 克加砂子 克制成颗粒剂,在抽雄前每株施 2 克左右,施入心叶。 防治蚜虫:蚜虫危害严重时,用 40%的乐果乳油或 50%的敌敌畏乳油10001500 倍液,叶面喷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