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潮河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混凝土 10cm左右。 对每一振动部位振捣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避免漏振或过振,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跟踪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情况,模板若出现漏浆现象,要用海绵条进行填塞。 在浇筑混凝土前,在 L/2,L/4 截面位置的底模板下挂垂线,每截面分左边、中线、右边设三道垂线。 垂线下系钢筋棍,在地面对应位置埋设钢筋棍,在两根钢筋棍交错位置划上标记线,以此来观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底板沉降情况,若 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查明原因后再继续施工。 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至腹板顶部时,做好施工缝。 混凝土高度略高出设计腹板顶部 1cm 左右,将顶面的水泥浆和松散砼凿除掉,露出坚硬的混凝土粗糙面。 用水冲洗干净。 第二次浇筑箱梁顶板混凝土时,在 L/2, L/4 墩顶等断面处,从内侧向外侧间距 5m布设钢筋棍,将钢筋棍焊在顶层钢筋上,使顶端标高为顶板标高,以此方法来控制顶板砼浇筑标高及横坡度。 混凝土经振实整平后进行真空吸水。 真空吸水时间( min)为板厚( cm)的1~ 倍,为 10~15min,以剩余水灰比来检验 真空吸水效果。 真空吸水机开机后真空度逐渐增加,当达到要求的真空度( 500~600mm汞柱)开始正常出水后,真空度要保持均匀。 结束吸水工作前,真空度逐渐减弱,防止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出水通路,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 真空吸水完毕后,用提浆棍滚压,使其表面出浆,便于抹面。 提浆棍滚压后,紧跟着人工抹面,抹面时要架设木板,不得踩砼面,以免影响平整度。 待抹面后约半小时左右,采用抹光机再次进行抹面整平,最后再人工进行收浆抹面。 混凝土收浆抹面后进行人工拉毛,采用钢丝刷横桥向拉毛,深度控制在 1~2mm。 要掌握好拉毛 时间,早了待浆严重,影响平整度,晚了则拉毛深度不够,一般凭经验掌握好拉毛时间,在砼表面用手指压时有轻微硬感时拉毛为宜。 分两次进行抹面。 第一次抹面对混凝土进行找平,在混凝土接近终凝、表面无泌水时,进行二次抹面收光。 然后横桥向进行拉毛处理。 在浇筑箱梁顶板预留孔混凝土前,应清楚箱内杂物,避免堵塞底板泄水孔。 主梁顶面预留人孔四壁凿毛,浇筑预留孔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混凝土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时间不少于 7 天。 用于控制张拉、落架的混凝土强度试块放置在箱梁室内,同条件进行养生。 养生期内,桥面严禁堆放材料。 VIII、预应力工程 预应力工程作为现浇箱梁的重中之重,从预留孔道的布设、锚垫板的安装、锚下砼的振捣以及张拉和压浆操作均不容忽视。 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质量问题。 预应力工程分孔造成型、下料编束、穿索、张拉和压浆五个步骤: 孔道成型 预应力管道成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SBGY¢90,波纹管在使用前要逐根检查,不得使用沾有油污,泥土或有撞击、压痕、裂口的波纹管。 波纹管在安放时,根据管道座标值,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定位筋,并用铅丝绑扎牢固,曲线部 分采用 U 型定位环与定位筋绑扎,卡牢波纹管。 在波纹管接头部位及其与锚垫板喇叭接头处,用宽胶带粘绕紧密,保证其密封,不漏浆。 锚垫板安装时,应使垫板入槽,不得随意放置。 锚板安装过程中注意钢绞线与孔洞一一对应,防止错位,造成张拉过程中钢绞线断丝。 下料编束 首先检查钢绞线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钢绞线表面无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或油迹。 钢绞线下料长度经计算确定, L=(两锚垫板间的设计长度) +2(锚板厚度 +两锚垫板厚度 +千斤顶长度 +预留长度)。 钢绞线切割用砂轮机切割后编成束,编束时保持每根钢绞线之间 平行,不缠绕,每隔 绑扎一道铅丝,铅丝扣向里,绑好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堆放,离开地面,以保持干燥,并遮盖防止雨淋。 穿束 箱梁钢绞线采用机械穿束法,穿束时钢绞线头缠胶带,防止钢绞线头被挂住。 张拉 ①张拉设备的选型: 张拉设备为 2 台 350 吨千斤顶和两台 ZB4500 油泵,为了保证张拉工作安全可靠和准确性,所选用设备的额定张拉力要大于所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力。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计算如下: Ny=N179。 δ kXAg179。 1/1000 式中: Ny————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 N———— 同时张拉的预应力 筋的根数; δ k————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Ag———— 单根钢绞线的截面积。 本桥预应力张拉需用最大张拉力为: Ny=15179。 1395179。 139179。 1/1000= 现场采用两台 350 吨千斤顶进行同步张拉,通过上式计算可知,能够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 根据规范及张拉应力的要求,采用油压表的量程为 0。纳潮河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