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排水内容摘要:

汇集器连接。 如采用排水汇集器连接,各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应单独与排水汇集器连接。 排水汇集器应有专用清扫口,并应设置在便于清洗或疏通的位置。 5 排水管道支架的固定不得破坏防水层。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布置除满足本《措施》第 ~第 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不得敷设在加热设备上方,并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 立管与家用灶具边缘净距不得小于 ,与家用热水器净距不得小于 ,与其他热源的距离应确保管道表面温度不得大于 60℃。 如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如采用轻质隔热材料保护。 2 管道设置在室 ( ) 式中: ΔL——管道伸缩量( m); L——管道直线长度( m); α——线胀系数( 105/℃ ),见表 ; Δt——管道周围环境最高或最低的环境温度之差( ℃ );热排水管道为排放水最高和最低水温之差( ℃ )。 5 规定。 连通的管道产生位移为原则,伸缩节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可参见图 ): 1 当层高小于或等于 4m、穿楼板层处为固定支承时,应每层设一伸缩节;当层高大于 4m时,其数量应根据管道设计计算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确定。 2 当有横管接入时,伸缩节设置位置应靠近水流汇合管件。 汇合管件在楼板下部,应在汇合部位的下方设伸缩节(图 a、 d、 f);汇合管件靠地面,应在汇合管件上部设伸缩节(图 b、 g)。 3 当无横管接入时,宜离地 ~ (图 c、 h)。 4 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时,伸缩节不得固定(图 中 a、 b、 c、 d、 e);立管穿越楼层处不固定时,伸缩节必须设固定支承(图 f、 g、 h)。 图 排水塑料管立管上伸缩节设置位置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在横管上设置伸缩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及管道上无汇合管件时,直线管段长度大于 2m,在与立管的汇合管件位置的横管一侧应设置伸缩节。 横管上直线长度大于 4m时,应根据管道设计计算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确定伸缩节数量。 两个伸缩节之间最大间距不大于 4m。 见图 . 2 管道布置在桥架内时,伸缩 节按不大于表。 3 当立管设置在管道井或管窿内时,横管的伸缩节宜靠管道井或管窿的外侧。 4 横管伸缩节应采用专用伸缩节(锁紧式橡胶圈管件),其承压性能应大于 ,一般的立管伸缩节不得用于横管上。 伸缩节的承口必须是迎水流方向。 图 排水塑料管横管管上伸缩节的设置位置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穿越楼层防火墙或管井时,应根据建筑物性质、管径和设置条件以及穿越部位防火登记要求设置阻火装置。 1 高层建筑物内 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 110mm 的硬聚氯乙烯管道,应在下列部位必须采取设置阻火圈、防火套管和阻火胶带等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1)不设管道井或管窿的立管在穿越楼层的贯穿部位。 2)横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和防火墙的两侧。 3)横管与管道井或管窿内立管连接时穿越管道井或管窿的贯穿部位。 2 公共建筑的排水立管宜设在管道井内,当管道井的面积大于 1 ㎡时,应每隔 2~ 3 层结合管道井的封堵采取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等防延燃措施。 3 阻火装置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贯穿部位的建筑构建的耐火极限。 排水管道的连接应 符合下列要求: 1 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支管垂直连接时,宜采用 90176。 斜三通。 2 排水管道的横支管与排水横管的水平连接宜采用 45176。 斜三通或 45176。 斜四通。 3 排水管道的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宜采用 45176。 斜三通或 45176。 斜四通和顺水三通或顺水四通。 4 排水横管作 90176。 水平弯转时,宜采用两个 45176。 弯头或大转弯半径的 90176。 弯头。 5 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 45176。 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 4 倍管径的 90176。 弯头或 90176。 变径弯头。 当采用异径管接弯头方式变径时,异径管宜采用偏心异径管,偏心侧宜在 转弯的 2 横支管 3 排出管 4 弯头( 45176。 ) 5 偏心异径管 6 大转弯半径弯头 6 排水支管接入横干管、立管接入横干管时,应在横干管管顶或其两侧 45176。 范围内采用 45176。 斜三通接入。 7 排水立管应避免在轴线偏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用乙字管或两个 45176。 弯头连接。 8 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排水立管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 h1,不得小于表 的规定(可参考图 )。 2)排水支管连接至排出管或排 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 L)不得小于 ,不宜小于 3m(图 )。 图 排水支管、排水立管与横干管连接 3)当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的连接不能满足本款第 1)、第 2)点要求、或在距排水立管底部 、排水横管有 90176。 水平弯转时,底层排水支管应单独排出,楼层排水支管宜单独汇合排出。 9 排水竖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连接点应在转向处以下,且垂直距离 h2 不得小于 (参见图 )。 10 横干管转成垂直管时,转向处宜采用 45176。 斜三通或 90176。 斜三通,三通的顶部接出通气管接入就近的通气立管,通气管管径宜比横干管管径小一~两档(参见图 )。 11 水平横干管需变径时,宜采用偏心异径管,管顶平接(参见图 )。 12 当排水立管采用内螺旋管时,立管底部宜采用长弯变径弯头,排出管管径宜放大一号。 机房(空调机房、给水水泵房)、开水间的地漏排水应与污、废水管道分开设置,可排入室外分流制的雨水窨井。 洗碗机排水不得与污、废水管道直接连接,应 排入临近的洗涤盆、地漏或排水明沟。 下列构筑物和设备不得与污、废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 1 生活饮用水贮水箱(池)的泄水管和溢流管。 2 开水器、热水器的排水。 3 医疗灭菌消毒设备的排水。 4 蒸发式冷却器、空调设备冷凝水的排水。 5 贮存食物或饮料的冷藏库房的地面排水和冷风机溶霜水盘的排水。 设备间接排水宜排入邻近的洗涤盆、地漏、排水明沟、排水漏斗或容器。 间接排水的漏斗或容器不得产生溅水、溢流,并应布置在容易检查、清洁的位置。 间接排水口最小空气间隙,宜按表。 注:饮料用贮水箱的间接排水口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 150mm。 不散发有害气体或大量蒸汽的生活废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有盖的排水沟排出。 1 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或沉淀物需经常冲洗。 2 设备排水支管很多,用管道连接困难。 3 设备排水点的位置不固定。 4 地面需要经常冲洗。 排水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表面应光滑,且便于清掏。 2 排水沟宜通过沟底排水地漏和水封装置,与排水 管道连接。 3 废水中如夹带纤维或大块物体,应在与排水管道连接处设置格网、格栅或采用带网筐地漏。 汽车库地面排水不宜采用明沟。 如必须设置时,地沟不应贯通防火分区。 室内排水沟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处,应设水封装置。 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时,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排水管管顶标高。 其连接处的水流偏转角不得大于 90176。 当有大于 ,可不受角度的限制。 室内设置卫生器具处地面标高或地漏面标高低于室外检查井地面标高时,该卫生器具排水管 不得直接接入室外检查井。 排水管道的防护措施和支吊架 管道穿过有沉降可能的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 当建筑物沉降可能导致排出管倒坡时,可采取下列防沉降倒坡的措施: 1 从外墙开始沿排出管设置钢筋混凝土套管或简易管沟,其管底至套管(沟)内底面空间不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 套管(沟)内填轻软质材料。 2 排出管穿地下室外墙时,预埋柔性防水套管。 3 当建筑物沉降量较大时,在排出管的外墙一 侧设置柔性接口。 接入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标高考虑建筑物的沉降量。 4 排水管施工待结构沉降基本稳定后进行。 排水管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一般可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2S404设置柔性或刚性防水套管。 1 有地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管道穿墙处承受振动和管道伸缩变形的构(建)筑物,宜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有严密防水要求的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穿越水池壁或内墙用 A型,穿越构(建)筑物外墙用 B型。 2 管道穿墙处不承受振动和管道压缩变形的构(建)筑物,可采用刚性防 水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