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移交用工、器具等情况。 接班人员及维修人员检查接班时的锅炉及辅助设备运行记录、水处理设备运行记录、设备巡回检查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设备润滑记录、事故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等。 接班人员及维修人员在听取交班情况介绍后,应根据上班的各项记录在交班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逐一核实。 在接班检查时接班人员要特别注意锅炉及辅助设备是否存在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受压元件是否有渗漏、变形、鼓包等)。 五、 经接班检查无误后,接班运行值长、 维修值长应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名,表示交接班完毕,其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锅炉房。 六、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交接班: 接班人员未到齐时不交班,交班人员应报告锅炉房负责管理人员,在未得到领导许可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设备运行不正常不交班。 接班人员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不接班。 交接班过程中如发生事故及设备故障应停止交接班。 接班人员应协助维修人员及交班人员处理完设备故障及事故后再接班,如故障和事故处理时间过长可由锅炉房管理人员决定是否交接班。 不交给喝酒或有病的司炉人员。 三、 锅炉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锅炉及附属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 应由主管设备人员在每年四月末前制定。 明确保养维修的设备名称、项目、方法、时间。 报主管经理及总经理审批后组织实施。 供暖锅炉停用期间,应根据停用的时间采取有效的保养方法。 锅炉及附属设备的检修期限应根据设备需要检修量确定。 达到设备完好;保证安全稳定运行。 锅炉检修的重点是:锅炉受压元件确保无变形、泄露。 内外受热面清洁无水垢、泥渣、灰污;炉排、风机、水泵、上煤、除渣系统设备传动机构运转与润滑、密封良好、运转正常;炉膛、烟风道、除尘器严密不漏风;管道阀门无泄漏;水处理设备完好。 锅炉及附属设备的维修内容和检查验收 结果、责任人名单,应及时记载,以便考查。 供暖期间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维修人员和运行人员对供暖设备、电气、仪表。 需要做到管好、用好、修好。 会使用、会调试、会保养、会排除故障,保证设备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运行期的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主要由维修人员负责。 运行人员在岗期间独立或协助维修人员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检修期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进行设备维修保养。 要求维修保养人员填写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四、设备检查管理规定 巡检 、巡检工作由机修、电修值班人员进行。 、填写记录按记录单中项目进行, 无故障项作√标记。 、巡检出故障设备在记录单检查项中划号。 、对于有备用设备,及多套同样设备,故障巡检记事中注明,分清多套设备编号。 、上煤、除渣巡检报告,锅炉辅机巡检报告,泵房设备间巡检按每班进行,交班后交内勤归档。 换热站小锅炉房巡检,按每天 一次进行,由机修、电修提供巡检计划,按计划进行,完成后交内勤存档。 、巡检记录需填写清楚,按项目检测。 、巡检中发现故障,清楚记录,立即报机修、电修负责人,维修必须填维修记录单。 、设备日常润滑脂加注由运行班组完成(有润滑 点),巡检负责检查润滑进行情况,减速机及轴承内换油由机修白班完成。 月检(保养维修) 、月检需按各设备月检清单中项目进行。 、月检工作由机修、电修班组中白班(非值班人员)完成。 、月检属设备维修类工作,必须按维修规程 进行。 、月检工作由机电班组编制生产计划,按计划实施。 、月检维修应对月检设备参数、及更换部件记录清楚,由项目负责人签字。 、月检清单认真填写,填写完整后交生产内勤归档。 、月检当作为设备档案记录到设备档案中。 、月检清单应与维修记录单配合 使用,作为保养维修附件。 、白班机电人员负责对运行值班人员工作不定期检查、监督工作。 、月检工作必须按公司设备管理手册目录执行。 五、设备维修管理规定 事故性抢修、保养维修、技改维修必须填写维修记录,其相关附件与维修记录同时归档。 设备维修单由机修、电修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填写,按单中项目认真填写。 维修记录单中材料使用以单次实际使用为准,必须准确, 多余材料退库处理 ,以降低维修成本。 工具使用以设备、量具类为主,如焊割设备、起吊类、工夹、量具。 日常扳手等常用工具不记录。 (主要记录仓库借出工具) 维修记录单为维修工作量与单项维护竣工记录,必须认真填写归档。 每次维修到场及结束需通知生产内勤,维修结束,试车合格立即交维修单由内勤存档。 各巡检、运行故障及技改必须报内勤记录后,按生产指令维修。 (包括月、周计划工作) 夜班报修报给各值长,由各值长安排维修工作,记入运行记事,(时间、情况)次日报内勤整理。 每供暖季结束,机电维修按使用说明书编写大修计划,按大修计划实施大修工作。 六、机电交接班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是衔接生产、明确责任、保障安全生产运 行的必要保障,机电值班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接班人员必须提前 15 分钟到岗,未经履行交接手续前交班人员不准离岗。 交班人员必须提前 30 分钟做好交接班准备工作,包括记录、工具摆放,卫生。 接班人员须与交班人员按交接内容共同巡视交底,双方认可后签字交接班。 交接班内容: ( 1)环境卫生,物品摆放。 ( 2)设备运行情况及记录。 ( 3)故障设备的检修情况。 ( 4)异常运行和设备缺陷,事故处理情况。 交接班时必须要严肃认真,要做到“交的仔细,接的明白”。 接班人员如未能及时接班,交班人 员负责向领导汇报,未做出妥善安排之前交班人不得擅自离岗。 设备运行不正常不得交班。 接班人员发现不正常情况不交班。 交接班过程中如发生事故及设备故障应停止交接班。 接班人员应协助交班人员处理,待事故完毕后再交班。 如处理时间过长可由生产经理决定是否交接班。 七、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临时电源线使用前、后应细致检查,保证电源线无漏电。 临时配电箱使用前应检查各开关性能是否完好,配线有否损坏与箱体连接,接线是否牢固可靠。 用电设施使用前必须检测绝缘,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用电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如现场无接地极,则其电源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 临时电如须时间长使用时,则其电源线必须架空或埋入地下,防止机械碰撞损坏,保证人身安全。 八、电气工作安全制度 供电设备未经检查或有严重缺陷,任何人不准私自投入使用。 公司内电气设备用途应有明显标示,防止误操作。 各配电室内设备必须完好整洁,地面干净,严禁堆放杂物、搭晾衣服等。 各配电室门前应注明“配电重地,闲人免进”字样。 除主管部门人员和安全监察部门外,其他人员联系工作时,须经当班负责人 允许方可入内。 外来人员进入配电室必须登记签字,并由有关人员陪同。 工作期间,严禁喝酒、打扑克、下棋和做其它与工作无关事情。 九、锅炉事故处理制度 锅炉设备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当班运行值长和主管领导,如实介绍事故发生前后的经过。 对重大事故时,爆炸事故除采取应急措施外要保护好现场。 处理事故时,要首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 处理事故的先后顺序原则是;“先影响安全的重大事故,后一般事故”。 处理事故时,要对 其它运行的锅炉或 设备加强监护,以确保安全。 运行人员遇 有事故发生时,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如果危及人身安全,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事故消除后。 应将发生事故的经过、原因、检查情况、处理方法详细如实地记录在锅炉事故记录中。 十、电气事故处理制度 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发生事故时在负责人的指挥下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发生事故时值班负责人应迅速做出正确决定,安全迅速、准确无误地消除故障点,保障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严防事故的扩大。 发生紧急、特殊事故时,如火灾、爆炸、危及电气或人身安全时,各值班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但必须按规程操作,采取措施 控制事故蔓延。 待事故处理后补填各种记录和汇报。 处理事故时,在未查出事故原因前,应详细记录好所有信号、仪表指示及现场各种现象,动作电气不得轻易复位,以免影响事故原因的判断,扩大事故范围。 处理事故的先后顺序原则是先影响安全的重大事故,后一般事故。 事故紧急处理完毕后,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情况。 事故处理后,值班负责人负责填写事故原因,处理经过的书面记录。 重大事故要写出书面报告,送上级主管部门。 处理事故时,除有关领导和现场操作人员外,闲杂人员一律不许进入事故现场。 发生电 气安全事故,如人身触电身亡、火灾等,抢救完毕后由当事人做书面报告送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发生重大事故后,有关人员要认真调查,分析原因和责任,并制定出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的各种措施。 十一、生产劳保领用制度 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政策执行。 值长本人领用制度。 特殊需用者和当月超用者,需经生产经理同意方可领用。 对特殊工种人员的劳保领用,需报公司主管部门批准,方可领用。 班组公用劳保必须由值长领用和保管。 十二、各换热站值守人员管理规定 随时监视设备运行情况,有异常情 况要及时汇报到公司生产运行当班值长,公司生产运行当班值长及时派人到现场处理,及早恢复设备运行。 护站员要正确读取仪表示数,每天要准确按时汇报。 汇报时间:每天早晨 8:30 汇报 8: 00 的运行记录及耗电量、耗水量。 护站员要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每两小时做一 次运行记录,不允许空岗,电话要随时接听。 护站员不允许随便调节一次网流量调节阀门和二次网循环水泵变频器频率,只有公司生产部派出技术人员方可调解。 护站员要阻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换热站,查看、乱动换热站的各种设备、仪表、阀门。 如有不按规定执 行者,一经发现,立即开除。 护站员要保持换热站内清洁卫生。 护站员严禁当班喝酒、赌博,一经发现,立即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