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供电部门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线路的作业,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电工进行,并应有人 监护。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临时用电电源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在每次使用之前应利用试验按钮进行测试。 各类移动电源及外部自备电源,不得接入电网。 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 在施工现场使用专用变压器供电的 TNS 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 )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图 )。 专用变压器供电时 TNS接零保护系统示意图 1-工作接地; 2- PE线重复接地; 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 T变压器; RCD-总漏电保护器 (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 爆炸危险区域的临时用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应符合有关防爆、防粉尘规范的等级要求。 使用一次侧由 50V 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 50V及以下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套软线。 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 护零线相连接。 以上变压器还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 PE 线应为截面不小于 的绝缘多股铜线。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 PE 线应为截面不小于 的绝缘多股铜线。 PE 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在 TN 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保护接零: ( 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电焊机、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 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 3)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 4)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 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 (塔 )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TN 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在 TN 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Ω。 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 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 10Ω。 1个月以上的临时用电线路,应采用架空方式安装,并满足以下要求: ( 1)临时用电线路径选择要合理,宜避开热力管线、易碰、易撞、易受雨水冲刷、振动和气体腐蚀地带,确实无法避开的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 2)架空线路应架设在专用电杆或支架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临时设施上; ( 3)在架空线路上不得进行接头连接,如果必须接头,则需进行结构支撑, 确保接头不受拉、张力; ( 4)临时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场面距离,在施工现场不低于 ,穿越机动车道不低于 5m; 使用期限在 1 个月以下的临时用电线路,可采用地面(地埋)走线方式,走线应满足以下要求: ( 1)所有的地埋走线应设有走向标识和安全标识; ( 2)横跨道路或在有重物挤压危险的部位,应加设防护套管,套管应固定;当位于交通繁忙区域或有重型设备经过的区域时,应用混凝土预制件对其进行保护,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 3)要避免敷设在可能施工的区域内; ( 4)电线地埋深度不应小于。 所有的临时 用电线路必须采用耐压等级不低于 500V 的绝缘导线。 临时用电线路应设置过载、短路保护开关,并设置接地保护,使用前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良好。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 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 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 ~。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裂振动、 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场所。 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 (含插座 )应先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 N 线端子板和 PE 线端子板。 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 PE 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 N 线必须通过 N 线端子板连接; PE 线必须通过 PE 线端子板连接。 临时用电线路的保护开关型号和熔丝(片)规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