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案47—内容摘要:

估值,它与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总量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银行市场价值往往高于账面价值。 第二节 银行资本的作用与监管难点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营业功能 银行资本是银行开业、正常经营及持续增长的初始资金的来源和前 提条件。 首先,银行开业必须取得管理部门的营业许可,必须满足一定金额的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 由于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金融中介机构,如破产会对社会造成巨大震动,不但货币供给过程遭到破坏 ,而且支付系统和整个金融媒介体系都会不同程度地受损。 因此,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金一般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其次,经营银行业务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营业场所、仓库、柜台、出纳机、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和办公用 11 品等。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这些房产和设备的购置只能以资本金支付,而不能以负债支付。 保护功能 银行资本是银行信用最基本的源泉, 是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 利益、防范经营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银行在经营中,主要是靠负债(吸收存款和借入资金)来增加其资产的。 银行有了充足的资本金,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才愿意将自己的款项放在银行,从而壮大银行的运营资金。 如果银行的资产遭受损失,存款人也将面临风险。 银行资本金对银行债权人利益的保障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担日常经营的信用风险;二是在银行破产清算时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作用。 管理功能 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争取股东权益回报的最大化。 权益资本回报率( ROE)等于资产净收益率( ROA)与权益乘数( EM)的乘积, 即 ROE=ROA*EM, 【 其中 EM=A/E=1/( 1— L/A),式中, A为资产、 E为股东权益、 L为负债, A=E+L】 当资产净收益大于零时,权益乘数越大,同等资本能够支配的资产规模越大,资产回报率越高。 这种财务杠杆效应使银行持股股东乐于更多地吸收存款或增加借入款来扩大银行资产规模,提高财务杠杆效率以期获得更高的权益资本报酬率。 此外,债务利息抵税作用也使股东越发喜欢提高杠杆率。 较高的杠杆率使银行有追求高风险的倾向,是银行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源。 银行经营管理层,主要是受聘于股东的职业经理人,其 经营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是资本回报率以及银行资产规模增长率。 这使得银行经营层更加乐于提高资产负债以期获得更高的财务杠杆效应,因此银行经营层有着依赖负债的增长来扩大资产规模的天然冲动,这也就加剧了银行经营的道德风险。 所以,管理功能是从银行资本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金融监管的重要参数,并进一步成为金融监管当局不可缺少的调控手段和调控风险业务的基础。 二、资本流失 商业银行的监管难点之一是对资本流失的鉴别和管理 ,资本流失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 商业银行对股东和内部人的贷款超过一定的限度,存在资本抽逃风险。 ⑵ 商 业银行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需要一些资本冲销,潜在的不良资产过高,就意味着银行资本存在着损失的可能性。 ⑶ 由于商业银行本身经营不善、过高费用开支,或者是经营者过高的报酬、奖金、红利分配等,也会导致亏损或资本流失。 ⑷ 其他资产流失。 为了超额奖金或分红,经营者虚报业绩,或者默许高风险投资,这些最终都有可能导致资本损失。 因此,对商业银行资本的监管实际上要延伸到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 第三节 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的资本对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成长以及对监管当局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商业银行的资本量并不 是越多越好。 持有资本量过多会降低银行的财务杠杆效应,降低普通股每股的净收益。 反之,持有的资本金量不足,会增加银行风险。 因此,如何确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关键。 12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及其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1988年 7月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商业银行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成为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到 1992年第,签约国中较具有规模的商业银行的全部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即全部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核心资本与 加权 风险资产的比率,即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4%。 计算公式为: 全部资本充足率 =(∑核心 资本 +∑附属资本 )247。 ∑风险加权资产 核心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247。 ∑风险加权资产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继续使用统一的资本定义和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比率,即保持原有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4%,全部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8%的要求,但在计算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方面做了较大改变。 ※ 第一,改变了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方法。 根据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与资产比率的分母时,应包括两部分:⑴所有加权风险资产; ⑵ 12。 5 倍的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的资本。 据此,银 行可以将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因素均涵盖在内,并准备相应的资本金以满足需要。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中国银监会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 资本充足率 =(资本 — 扣除项)247。 (风险加权资产 +市场风险所需的资本) 核心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 — 核心资本扣除项)247。 (风险加权资产 +市场风险所需的资本) 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的项目有:⑴商誉;⑵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⑶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商业银行在计 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的项目有:⑴商誉;⑵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50%;⑶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资本投资的 50%。 ※ 第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原有信用风险的风险权重衡量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将原来最高 100%的资产风险权重调至 150%,以使银行能有更多的资本来应付较大的风险等。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建立“三大支柱”上,即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三大部分。 二、分子的计算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 : 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其中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货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 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银行在筹集资本金过程中,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注册资本部分、法定资产重估增值及接受捐赠的资产等原因所增加的资本。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银行按规定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商业银行自我发展的一种积累。 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历年进行利润分配后剩余部分的累积额。 少数股权。 在合并报 表时,包括在核心资本中的非全资子公司中的少数股权,是指子公司净经营成果和净资产中不以任何直接或间接方式归属于母银行的部分。 13 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重估储备。 商业银行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正差额为重估储备。 一般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 优先股。 商业银行发行的、给予投资者在收益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等方面优先权利的股票。 可转换债券。 商 业银行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条件可以转换成商业银行普通股的债券。 长期次级债务。 长期次级债务是指原始期限最少在五年以上的次级债务。 用公式表示: 核心资本净额 =实收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 (对外股权投资 +未冲销的呆账坏账损失) 全部资本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三、分母的计算 按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计算式的分母 =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 +(市场风险所需的资本 +操作风险所需的资本)。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 可用标准法计算风险资产,即 : 风险资产 =Aj Wj。 其中, Aj表示风险资产种类, Wj表示风险权数。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银行资产的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使银行收益或资产贬值的可能性。 协议里规定 ,汇率风险和股权风险的资本要求是 8%,商品风险是 15%。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内部程序、工作人员、电脑系统操作失误或外界欺诈等造成的损失。 依据协议,操作风险主要有三种计算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MAM)。 这三种方法在复杂性和风险敏感度方面渐次加强。 简单了解基本指标法 :采用此法,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α)。 公式为: KBIA=GIα KBIA为基本指标法需要的资本, GI为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α =15%。 四、简单例题 假设某银行 2020年 6月 30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该银行前三年业务收入分别为 5亿元、 6亿元,计算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假设的某银行资产负债表 单位:亿元 信用权数 资产项目 金额 负债项目 金额 0 现金与央行储备资金 10 借入款 10 人民币国债 5 存款 40 20% 美国次级抵押债 5 长期金融债( 5 年以上) 3 50% 不动产抵押贷款 26 资本: 6 100% 企业担保贷款 15 实收股本 2 固定资产 3 资本公积 2 股权投资 1 盈余公积 1 合计 65 未分配利润 1 合计 65 14 【 计算 】 核心资本 =6— 1 50%=( 亿元) 【分析】 6亿元的权益资本,扣减 亿元对股权投资后,核心资本净额为 亿元。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国银监会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规定:商业银行在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的项目有:⑴商誉;⑵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 50%;⑶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资本投资的 50%。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 10+5) 0%+ 5 20% + 26 50%+( 15+3) 100%+ 1 100%=33( 亿元) 【分析】 对外股权投资从股本金中扣除了 50%,那么在风险资产中就应考虑股权资产,其给定的风险权数为 100%。 市场风险所 需 的资本 =5 50% 8%+5 100% 8%=( 亿元) 【分析】 5亿元的本币国债,其信用风 险权数是 0,但该资产仍然存在市场风险,主要是市场利率上升可能导致中长期国债市场价格下降的风险。 不过比较该行持有的美国次级抵押债券,本币国债有市场价格涨跌风险,但没有汇率风险,而美国次级抵押债券既有市场价格涨跌风险,又有汇率风险。 所以,将本币国债的市场风险权数定为 50%,而美国次级抵押债券的市场风险权数定为 100%,市场风险需要 8%的资本作为保障,故这项等式中有 8%这一乘数项。 操作风险所需的资本 =[( 5++6)247。 3] 15%=( 亿元) 【分析】 该行前 3年各项收入的平均值为( 5++6) 247。 3, 15%为α。 ∑风险资产 =33+( +) =( 亿元) 全部资本充足率 =( +3)247。 =% 【分析】 该银行发行期限 5年以上的金融债券 —— 3亿元是该银行附属资本的唯一来源。 核心资本充足率 =247。 =% 【本章小结】 1. 商业银行资本金是银行股东为赚取利润而投入银行的货币和保留在银行中的收益。 资本金代表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所有权。 商业银行资本具有营业功能、保护功能和管理功能。 的公平竞争, 1988 年 7 月国际清算银行正式发表了一个统一的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协议,全称为《巴塞尔银行业务条例和监管委员会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为《巴塞尔协议》。 该协议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同时还规定了衡量国际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指标。 3. 与 1988年资本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复杂,它摒弃了以往一刀切式的资本监管方式,提出了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几种不同方法,供各国选择;除最低资本充足率 8%的数量规定以外,新协议提出了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两方面要求,从而构 成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15 【 关键名词 】 资本金 核心资本金 附属资本金 资本盈余 一般准备 优先股 可转换债券 长期次级债务 【 复习与思考 】 银行的资本对银行的经营有什么意义。 《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构成是如何规定的。 银行资本金的需要量主要与哪些因素相关。 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我国对银行资本构成是如何规定的。 商业银行资本的筹措渠道有哪些。 16 第 三 章 商业银行的负 债业务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负债业务概念、意义与构成,掌握储蓄存款具体品种和计息方法,掌握商业银行同业拆借与同业借款概念;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构成;同业拆借业务流程;了解中央银行贷款概念、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