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6汽车工业质量管理过程审核内容摘要:

查 、 对售后服务质量的说明。 这些前期工作是制订具体过程专用审核提问表的重要基础。 另外,审核员和被审核企业还要了解关于确定过程审核框架条件的一些相关资料,例如: 组织规定, 责任分工。 这些框架条件是在例如以下文件中所作出的规定: 质量管理手册, 程序指导书, VDA丛书, 标准, 顾客要求。 具体过程专用 审核提问表 / 详细审核流程 根据上述前期工作的结果,审核员(审核小组)编写针对该具体过程的审核提问表。 它是对通用审核提问表(参见第 6章和第 13章)的补充。 在审核前,应将全面的提问表传递给被审 核方,需要时进行解释。 在制订详细的审核计划时,审核员(审核小组)首先确定参加审核的人员(审核员和被审核方):  审核员的人数和姓名,必要时包括专业人员 24  例如审核组织 / 职能部门的参加者: 过程负责人 专业人员 接口代表 在由审核员及被审核方商定后正式通过最终的详细审核计划。 建议制订一个包括组织单位 / 职能部问 、 时间 / 地点 、 参加人员以及相关的审核项目等内容的一览表。 在现场可能需要更改,特别是现场的偏差或缺少证据会导致延迟。 25 6 实施审核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在审核开始前召开。 在首次会议上 ,首先要介绍参加审核的人员,若是外部审核有时还要介绍该组织。 然后再次阐述审核的目的和原因,使所有参加人员都得到相同的信息,更好地进入角色。 为了保证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把审核流程中未解决的要点(确定过程范围 、 审核提问表 、 评分定级方法等)和框架条件(责任分工 、 现场的实施 、 在接受提问时需离岗的人员等)解释清楚。 审核流程 审核按照事先已制订好的提问表进行。 既可以按照主题 、 也可以按照事件进行提问。 提问的方式,例如: W提问方式( warum为什么 、 wann何时 、 wer何人 、 wie如何等)以及其他的提问技巧 是审核员培训的基本内容,在此不再进一步阐述。 实践证明,多次用 “ 为什么 、 怎么样 ...” 提问有利于对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 通过提问把现场的人员也纳入到审核过程中。 建议随时记录发现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在审核时若发现严重的偏差,应与过程负责人共同采取紧急措施。 同时为了避免在总结会议上发生冲突,必须尽量在现场澄清不明之处。 26 7 评分定级 在进行计划内的过程审核时,可以采取定量评分定级的方法,使审核结果以及对审核报告的分析具有可比性,而且可以确定按 KVP的方法与以往所进行的审核对比有哪些变化。 由于各个企业的评 定分级范围和目标要求不同,所以可能需要对在总符合率方面按百分比计算的分级和评级标志进行调整。 对此也可以使用定性的评定分级方法。 还可对各个过程要素进行加权评估。 不同的评定方法(例如定性评定分级)必须由供方和顾客协商确定并在审核报告中注明。 提问结果和过程要素的单项评分 每项提问均根据各自的要求及其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是否一贯符合来评分。 每个提问的得分可以是 0、 8或 10分,符合要求的程度是打分的根据。 对得分在 10以下的情况必须确定限期改进措施。 分数 单项要求的符合程度评价 10 完全符合要求 8 大部分符合要求;只有微小的偏差 * 6 部分符合要求;较大偏差,可能有特殊风险 4 符合要求程度不充分,严重偏差 0 不符合要求 *) “ 绝大部分符合 ” 指的是已证明有效满足了约 3 / 4以上的规定要求,并且没有特别的风险。 过程要素符合率 EE的计算公式如下: 各相关问题实际得分的总和 EE [%] = ————————————————————————— x 100% 各相关问题满分的总和 27 审核结果的综合评分 对下列子过程每次都要分别进行评定: 项目管理 EPM 产品设计开发 EDE 供方 / 原材料 EZ 生产 EPG 交付后的过程 EK 同时,设计开发 、 生产和交付后的过程这些子过程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工序,必须通过计算其单项评分的平均值形成这些子过程的评分,然后才能计算出总符合率 EP。 在此应考虑到,不同的产品组具有不同的工序。 例如,每个产品组的子过程生产的各个工序平均值 EPG的计算方式为: E1 + E2 +.......En EPG [%] = ————————————————— [%] 被评定工序的数量 用于过程审核的总符合率计 算公式如下: EPM + EDE + EZ + EPG + EK EP [%] = ————————————————— [%] 被评定过程要素的数量 28 此外,作为对该过程评定的补充,还可以对子过程的单个问题进行汇总评定和描述。 由此可以得出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说明。 EU1 [ %] 通过全部过程实现目标 EU2 [ %] 输入的质量 EU3 [ %] 规定和方法的充分性 EU4 [ %] 人员资格和能力 EU2 [ %] 有形资源的适用性和能力 EU2 [ %] 有效度的改进 定级 总符合率( %) 对过程的评定 评价等级 90100 符合 A * 8089 大部分符合 AB* 7080 有条件符合 B* 小于 70 不符合 C *注: 1. 被审核组织总符合率虽然超过 90 %或 80 %,但在某一个或几个子过程中达到的符合率低于 75 %,在定级时从 A降到 AB或从 AB降到 B级。 2. 若有的提问得分为零,而不符合要求可能会给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 造成严重的影响,则可把被审核方从 A级降到 AB级或从 AB级降到 B 级。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降为C级。 3. 降级原因应在报告中说明。 4. 如果被审核企业具有有效的 VDA 认证证书,则企业可以定级为 “ A” ,否则最高为 “ AB”。 29 8 总结会议 总结会议由确定的人员参加,内容为总结审核期间发现的所有情况(好的方面及不足之处)。 审核员对审核结果进行解释并说明什么地方有偏差及有改进的潜力。 说明得出审核结果的理由,必要时书面确定紧急措施。 把审核员指出的所有偏差都记录在措施表里并填上相应的纠正措施。 应确定纠正措 施的完成期限。 审核员可以通过一起制订进一步的系统性工作方法提供支持(咨询)。 在总结会议上,审核员就可以确定复审的要求并记入总结报告。 如果是进行外部审核,在总结会议上审核员和被审核人员要在审核报告(见第 10 章)上签字(内部审核时根据要求进行)。 被审核方签字确认审核报告的结果与其谈过。 企业也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30 9 纠正措施及其有效性验证 纠正措施 对审核中发现的偏差要在商定的期限内制订纠正措施实施计划。 纠正措施基本上可以分为: 技术 / 组织措施 (例如:生产流程 、 服务流程 、 物流流程更改, 设计 / 软件的修改) 和 管理上的措施 (例如:员工培训,对文件资料进行修订), 为使过程有能力和受控,要优先采取技术 / 组织措施。 措施表(见第 13章)包含各种适用于排除过程偏差的纠正措施活动并注明负责人和完成期限。 措施也可能是对所审核过程的上游或下游部门进行过程审核。 在验证已采取的措施范围内,措施表还可以包括复审。 原则上由被审核方负责制订措施表,也包括相邻部门所要采取的措施。 可以与审核员商定由他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帮助。 但这种帮助不允许导致审核员在复审时失去其应有的独立性。 31 有效性验证 必须对已商定的措施有效性进行跟踪,比如通过下列方式: 抽样检查, 产品审核, 过程审核(子过程), 中期状况 / 解决程度。 由过程负责人负责落实纠正措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跟踪。 若通过验证发现所采取的措施不够有效,则应修订措施表,必要时还要商定复审计划。 复审时,可以进行完整的重新评审,也可以参考具体的相关子过程执行部分审核。 32 10 审核报告及资料归档 汇编的资料包括从准备审核到末次的审核报告及措施表。 在质量体系中已规定了资料归档的方式。 审核报告(见第 13章)包括下列项目: 过程负责人员 / 参加审核 人员, 过程描述(界定),例如产品组, 审核的原因, 结果描述(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是按照质量要求制造的。 ), 降级标准并说明理由, 措施表完成期限, 必要时包括紧急措施并注明(大概)期限和负责人, 评分定级方法(定级和评分定级表), 不能评定的或附加进行的审核提问, 对所有评定为少于 10分的审核提问的解释, 对发现的缺陷要指出所参照的现行文件(必要时举例说明), 如有必要,上次审核措施的落实情况。 至关重要的是,在审核报告中只对审核过程中和总结会议上(若报告是在会后撰写的)讨论过的要点进行描述。 应参照审核 提问表,以可理解的方式对所有偏差进行说明,例如通过: 问题描述, 发现的情况(例如:缺陷类型 、 缺陷地点), 未符合的要求。 33 特别优秀之处一定要在审核报告提到。 提问表是审核报告的组成部分(作为附件)。 负责分发审核报告或从报告中摘录的管理信息(例如,关于内部 / 外部过程审核的月报或季报)的人员,同存档相同,要在内部确定。 被审核的企业有权把审核的结果转交给其他的顾客。 审核员要对所了解到的各种信息要严格保密。 34 11 过程审核提问表 应用 本提问表是审核员进行审核的依据。 进行具体审核时,可以采用提 问表,从中选择特性 / 问题或者补充问题的方面。 必须保持规定的结构。 除了使用 VDA / 提问之外,相应的专业资料中的提问项目也有推荐使用的价值。 因为过程对产品的影响特别重要,所以在过程审核时应首先从产品的角度来观察所审核的过程。 审核提问表分为: 1: 项目管理 2: 产品设计开发 3: 采购 4: 生产 : 过程准备 制造 5: 交付后的过程 : 施工现场 : 服务 图 4: 过程标准划分 单件生产过程审核总范围 项目管理 设计开发 采购 生产 交付后的过程 新开发 、 调整 开发步骤: 机械 、 电气 、 流体 、 软件 准备 / 制造 过程步骤: 加工 、 装配 、 功能检查, 分解 / 包装 / 发货 施工现场 / 售后服务 过程步骤: 施工现场(安装 验收),售后服务 35 结构 提问表可分为: 每个过程的引言 6个过程特性,带要求与说明 说明用来提示对产品 / 过程有重要意义的方面。 审核时应对各相关点加以评定。 在对过程设计开发 、 生产和交付后过程的各个工序进行评审时,需为所有过程步骤命名。 过程特性 根据 IATF开发的过程模型(龟形图),从 6个角度(过程特性)观察所有过程和过程步骤。 也就是说: 输出 / 结果 / 实现目标, 输入 / 要求 / 规定, 规则 / 方法 / 程序 / 实施, 人力资源, 有形资源, 有效度。 图 5: 过程评定的六个特性 以哪些有形资源实现过程。 利用什么。 (装置 、 设施) 4. 人力资源 哪些人员投入到过程中。 由谁。 ( 培训 、 知识 、 能力) 3. 规则 / 方法 / 实施 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如何。 (指导书 、 程序 、 方法) 6. 有效度 过程的执行在多大程度上有效。 好坏。 (业绩指标) 2. 输入 / 要求 / 规定 有那些要素参与过程。 我们应得到什么。 (顾 客要求) /结果 / 实现目标 过程结果应当是什么。 我们应提供什么。 (满足要求) 过程 36 改进 ( act) 策划 ( plan) 检查 ( check) 实施 ( do) 持续 改进 通常在进行过程审核时,将要求和风险作为基础。 所有活动都是按照产品质量策划循环的四个步骤(策划 、 执行 、 检查 、改进)进行的。 图 6: Demming策划循环 在审核的框架内,应遵守规定过程流程和目标值,揭示改进潜力。 偏差和要求更改经常导致目标值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