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武术教案_图文内容摘要:
中学武术教案_图文 武术:长拳十二路弹腿(5教学设计上海市川沙中学 朱文武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背景下,依据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大纲(武术) 精神和要求,让武术专项班的学生学习长拳套路十二路弹腿。 通过武术套路动作的学练,达到壮内强外的健身效果,促进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提升自身的防卫能力。 在技艺交流过程中,促进文化认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教材分析:长拳是在汲取查、华、炮、红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 它具有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 本单元要学习的是长拳十二路弹腿,整套拳共十二路,分成必修部分六路、选修部分三路和拓展部分三路。 本次课是单元计划的第 4 次课,学生要学习第六路动作“锁碰” ,动作分别为:弓步冲锤(右) ,马步冲拳(左) ,弓步冲拳(右) ,锁碰(右) ,寸腿弹踢(右) ,弓步冲锤(左) ,马步冲拳(右) ,弓步冲拳(左) ,锁碰(左) ,寸腿弹踢(左) ,收势。 练习长拳,要求姿势应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立腰。 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定,整个形体动作的姿势要匀称,动作的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准确,应充分体现动作的攻防特点。 三、学生分析:武术专项由高二、高三的部分男女生混合编班组成,男女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路到第五路动作,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 但是,他们在练习套路动作过程中存在个别动作不熟练、不连贯,有些动作不到位。 因此,在本次课中,学生们除了学习第六路新动作以外,还要加强对已经学习过的套路动作的复习和巩固。 并在练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柔韧、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四、学习目标:1、复习十二路弹腿第一至第五路的动作,学习第六路的动作,80%以上的学生掌握第六路锁碰的动作方法,知道动作的技击含义。 2、在学练中提高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发展柔韧、力量和灵敏等综合体能。 3、体验武术对身体姿态的影响,感受动与静、形与神统一的武术内涵;培养对武术的兴趣,增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第六路锁碰套路动作难点:锁碰踢腿弓步冲锤动作的衔接,体现攻防意识六、教学流程及策略:课的开始环节由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进行安全教育并提出要求,安排见习生。 热身环节由徒手操和步法练习组成。 要求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预防运动性损伤。 进入课的主题,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回顾第一路至第五路的套路动作,然后由教师播放口令录音,带领学生一起复习一遍第一路至第五路的套路动作。 复习完毕,教师集合队伍,示范并讲解第六路“锁碰”的动作方法及要领:起式,弓步冲锤(右) ,马步冲拳(左) ,弓步冲拳(右) ,锁碰(右) ,寸腿弹踢(右) ,弓步冲锤(左) ,马步冲拳(右) ,弓步冲拳(左) ,锁碰(左) ,寸腿弹踢(左) ,收势。 并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套路的动作中存在的规律,帮助记忆和掌握新的套路动作。 此时,学生对学练新动作有些迫不及待,教师便开始组织学生进行集体。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几遍练习之后,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动作方法,于是教师给予学生 3 到 4 分钟的时间进行自己练习,记忆和消化新的动作技能。 在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时,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观察学生的练习和掌握动作的情况,找出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展示。 在给予优秀学生鼓励之后,教师邀请一名学生与教师配合,示范并讲解“锁碰”动作的技击用法,并让学生结对进行攻防体验。 为了巩固学生对套路动作的掌握,同时也作为一次体能练习,教师播放带口令的背景音乐,组织学生进行完整的套路演练。 学生们以满头大汗结束了课的主题部分。 结束环节,教师运用导引术,配合舒缓的背景音乐,使学生们进行充分的放松。 最后,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本课根据学生易犯错误,即套路不连贯,动作不到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分解教学、分段教学、集体练习和最后的整套。 在教学策略的运用方面主要运用了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了武术演练的气氛,使枯燥乏味的武术课有了活力。 武术:长拳十二路弹腿必修部分单元教学进程年级 高二、高三 学期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次 5 执教 朱文武单元学习目标1、掌握长拳十二路弹腿必修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技能、组合和成套动作,体验武术的体育运动属性,初步达到形神兼备、手眼相随、身法协调等的演练要求。 2、提高柔韧、力量、速度和灵敏等身体的基本素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正确评价和测试身体体质和健康状况的能力。 3、领略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培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养成正义、自信、超越自我的个性和精神。 4、培养尚武精神,增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优秀精神的责任心,形成关爱国家和人民的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姿势: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立腰。 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定,整个形体动作的姿势要匀称。 演练时节奏分明,动作起止点、路线、力点清晰、准确,应充分体现出动作的攻防特点。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一一、十二路弹腿1、基本手法、步法和腿法:拳、掌;弓步、马步、仆步;弹踢。 2、第一路十字腿:(1)马步腰拳(2)弓步腰拳(3)十字腿(4)收势。 二、体能:踢腿练习1、了解武术长拳十二路弹腿的特点及价值,学习基本手法、步法、腿法和第一路十字腿的套路动作,7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柔韧、力量、灵敏等综合素质,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3、培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尚武精神,发展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重点:第一路套路动作难点:步法的转换;体现攻防意识1、介绍长拳十二路弹腿套路的特点。 2、示范、讲解套路的动作。 3、采用集体练习和小组练习结合的组织形式。 4、组织优秀学生展示。 5、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二一、十二路弹腿1、第二路冲锤(1)马步冲锤(2)弓步冲锤(3)挽臂擂拳(4)寸腿弹踢(5)收势2、第三路架打(1)马步腰拳(2)弓步架打(3)挽臂擂拳(4)寸腿弹踢(5)收势。 二、体能:踢腿练习1、复习十二路弹腿第一路的动作,学习第二、三路的动作,75%以上的学生掌握第二、三路的动作方法,知道动作的技击含义。 2、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等综合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3、培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尚武精神,发展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重点:第二、三路套路动作难点:冲锤接擂拳;架打接擂拳;体现攻防意识1、示范、讲解套路的动作。 2、采用集体练习和小组练习结合的组织形式。 3、发挥小组长作用,互帮、互学。 4、组织优秀学生展示。 5、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三一、十二路弹腿1、第四路撩掌(1)马步腰拳(2)仆步撩掌(3)弓步腰拳(4)弹踢冲拳(5)收势2 第五路砸拳(1)弓步冲拳(2)马步砸拳(右)(3)马步砸拳(左)(4)挽臂擂拳(5)寸腿弹踢(6)收势。 二、体能: 步法练习1、复习十二路弹腿第一至第三路的动作,学习第四、五路的动作,75%以上的学生掌握第四、五路的动作方法,知道动作的技击含义。 2、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等综合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3、体验武术对身体姿态的影响,感受动与静、形与神统一的武术内涵;培养对武术的兴趣,增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重点:第四、五路套路动作难点:仆步撩掌;左右砸拳接擂拳;体现攻防意识1、 问题导入式探究性学习2、 示范、讲解套路的动作。 3、 采用集体练习和小组练习结合的组织形式。 4、 指导学生运用念动法组织练习。 5、 组织优秀学生展示。 6、 攻防技击体验7、 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四一、十二路弹腿1、第六路锁碰(1)弓步冲锤(2)马步冲拳(3)弓步冲拳(4)锁碰(5)寸腿弹踢(6)收势二、体能: 套路练习1、复习十二路弹腿第一至第五路的动作,学习第六路的动作,80%以上的学生掌握第六路锁碰的动作方法,知道动作的技击含义。 2、在学练中提高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发展柔韧、力量和灵敏等综合体能。 3、体验武术对身体姿态的影响,感受动与静、形与神统一的武术内涵;培养对武术的兴趣,增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重点:第六路套路动作难点:锁碰接弹腿接冲锤;体现攻防意识1、问题导入式探究性学习2、示范、讲解套路的动作。 3、采用集体练习和小组练习结合的组织形式。 4、使用背景音乐营造习练气氛5、组织优秀学生展示。 6、攻防技击体验7、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五展示与考核1、通过展示和评价,掌握十二路弹腿必修部分的套路动作,分析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2、进一步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套路演练的水平,体现攻防意识。 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在自评互评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点:套路展示难点:准确评价1、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简述技能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并提出注意事项。 3、宣布考评小组名单和考核标准。 4、安排学生分组练习,组织考评组学生逐组考评。 5、学生展示并考核,师生共同评议,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安全保障1、课前做好场地、器材的布置和检查;以及检查学生服装与鞋是否符合要求;2、注重安全、生命教育,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活动要充分;3、练习时注意间隔距离,避免碰撞;注意放松活动,缓解运动疲劳;4、攻防体验时,注意分寸,强调点到为止。 评价与方法评价内容:套路动作评价标准:优秀(90 分以上):姿势正确,套路熟练,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协调良好(75):姿势正确,套路较熟练,用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手、眼、身法、步较协调及格(60):姿势较正确,套路不够熟练,手、眼、身法、步配合一般有待于提高(60 分以下):姿势不正确,或错误动作较多,或遗忘现象较严重,不能完成套路或动作松懈。 方法:1、6 选 3,以抽签方式确定考核套路。 2、成立师生考评小组进行技术评价。 上海市川沙中学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年 级 高二、高三 人 数 19 日 期 2015、10、8 执 教 朱文武班 级 二(3、4) ;三(3、6) 组织形式 男女混合 周 次 6 课 次 17重 点 第六路锁碰套路动作内 容主 题武术:长拳十二路弹腿必修部分(54) 难 点 锁碰踢腿弓步冲锤动作的衔接,体现攻防意识学 习目 标1、复习十二路弹腿第一至第五路的动作,学习第六路的动作,80%以上的学生掌握第六路锁碰的动作方法,知道动作的技击含义。 2、在学练中提高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发展柔韧、力量和灵敏等综合体能。 3、体验武术对身体姿态的影响,感受动与静、形与神统一的武术内涵;培养对武术的兴趣,增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运动负荷 教与学活动课序时间 教 学内 容 次数时间强度 教师 学生 要求组织与队形一1分钟 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4、安全教育与要求5、安排见习生活动: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及安全提示:向教师问好,明确本课内容与目标:快、静、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组织队形:(如图) 二5分钟热身活动:1、徒手操(1)绕环运动(2)体转运动(3)腹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5)踝、腕关节运动(6)腿部拉伸2、步法练习(1)马步(2)弓步(3)仆步4*8拍2分钟1分钟小:简述学练方法和要求,边口令指挥,边做动作示范:按老师要求练习,注意动作幅度:积极投入,动作到位,使肢体各关节得到充分活动:提示动作要领,强调身法须中正,步法须正确到位,巡视指导:明确要求,主动练习:立身中正,动作准确组织队形:(如图) 三 31分钟一、技能:十二路弹腿1、第一路至第五路回顾与复习:(1)分组复习(2)集体复习第一路十字腿第二路冲锤第三路架打第四路撩。中学武术教案_图文
相关推荐
《末路狂花》观后感_娱乐时尚_生活休闲 末路狂花影评末路狂花让我看到了两位不羁的女性。 一位是备受丈夫欺压单纯善良的家庭主妇塞尔玛,另一位是烟不离手的小混混似的单身女服务员露易丝。 两人都无法忍受现实带来的无奈和压抑,制定了一个周末出游计划,塞尔玛瞒着自己一直低声下气的丈夫同露易丝一起踏上了旅途。 整部作品围绕着强奸这条线索展开,先是路上塞尔玛问露易丝关于之前在德州她受侮辱的事
成家具、工艺品及园林设计建筑,供皇宫帝后们享用。 到后期红木大量的输入及王朝灭亡,才流散到民间,但普通老百姓还是不能承受的。 传说明朝有二个皇帝亲自参与做家具,技艺之精超过御用工匠。 明王朝还从全国各地挑选优秀的木工作为工部官吏,有著名的工匠朱紫、XXXXXXXXX 韩城郭文英、江苏吴县蒯祥等,官至工部侍郎、尚书之职。 由于宫廷阶层追求奢侈生活的享受、社会的基础及皇帝亲自参与设计创作的重要原因
电源,在工广合适位置设临时变电站。 10KV 高压设开闭所一套, 6KV 高压开闭所一套,电力变压器 S115000/10 一台, S113150/10 一台。 型高压补偿柜 2 面,由于总功率因数低于 ,采取分布补偿,采用在 6KV 母线装设静电电容器。 可提供 最大 900Kva 容量。 低压箱变 ZXB6/ 箱变一套,可提供最大 800kVA 容量,且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补偿。 分别给搅拌站
,并弹线找直。 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 其精度应符合测表 1的要求。 在经监理及发包人对定位放线核测无误签署验线记录后,用白灰粉撒出基坑上口线、下口线、准备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 (二)土方 开挖 施工准备: ,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开挖形式及机械选择: 采用大型机械及人工配合
管间距计算 n= Q/q 式中 n—— 井点数量 Q—— 基坑总涌水量 q—— 设计的单个井点出水能力, q=120π rsl3√ k =120***1*√ 2 =式中 rs—— 滤管半径,取 L—— 滤管进水部分长度,取 1m 现取轻型井点单个井点出水能力按 n= = 根 . 按 16 根计算。 根据现场地的实地情况,采用井点和明排两种方式配合降水,布置 16口降水井,再配合明沟排水。
砂:卵石:水为 1:2:2:, ZC2 型速凝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 46%,砼标号为 C20。 C、严格配比计量搅拌时间、次数。 用强制性搅拌机搅拌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1 分钟,人工搅拌和次数不少于 3次。 D、混合料应随拌随用,存放时间不超过 60分钟。 E、喷射作业应分区进行,在同一作业区内要分片进行,最终形成厚度150mm— 155mm。 F、喷射砼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