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必记公式大全内容摘要:

+期末营业资产) /2 ( 2)剩余收益 计算公式 剩余收益 =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 报酬率)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一 .趋势预测分析法 1)算术平均法 公式 式中: Y—— 预测值; Xi —— 第 i期的实际销售量; n—— 期数。 2)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 式中: Y—— 预测值; Wi—— 第 i期的权数 Xi—— 第 i期的实际销售量; n—— 期数。 【权数的确定】 —— 按照“近大远小”原则确定。 3)移动平均法 计算公式 修正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4)指数平滑法 Yn+ 1=α Xn+( 1-α) Yn 式中: Yn+ 1—— 未来第 n+ 1期的预测值; Yn — — 第 n期预测值,即预测前期的预测值; Xn—— 第 n期的实际销售量,即预测前期的实际销售量; α —— 平滑指数; n—— 期数。 一般地,平滑指数的取值通常在 ~。 二 .因果预测分析法 预测公式 : Y= a+bx 其常数项 a、 b的计算公式为: 22 )(  xxn yxxynb nxbya   三 .销售定价公式 ( 1)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计算公式: ①成本利润率定价 单位利润=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 产品价格( 1-适用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成本( 1+成本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 单位成本( 1+成本利润率) /( 1-适用税率) ②销售利润率定价 单位利润=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 1-适用税率) =单位成本+价格销售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 单位成本 /( 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 ( 2)保本点定价法 公式 利润= 0 价格( 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 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 1-适用税率) =单位完全成本 /( 1-适用税率) ( 3)目标利润定价法 利润为已知的目标利润。 价格( 1-适用税率)=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 价格=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 /( 1-适用税率) ( 4)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 公式 价格( 1-税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变动成本( 1+成本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1+成本利润率) /( 1-适用税率) 5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含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 的程度,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系 数 计算公式 式中: E—— 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P—— 价格变动量;△ Q—— 需求变动量: P 0—— 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Q0—— 基期需求量。 【提示】 一般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 此,弹性系数一般为负数。 计算公式 式中: P0—— 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Q0—— 基期销售数量; E—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 单位产品价格 Q—— 预计销售数量 【提示】 这种方法确定的价格,是使产品能够销售出去的价格。 如果高出该价格,产品就不能完全销售出去。 ( 2)边际分析定价法 利润=收入-成本 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0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结论】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价格为最优价格。 【定价方法小结】 价格( 1-税率)=单位成本+单 位利润 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一 .财务分析的方法 ①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 /固定基期数额 —— 反映长期趋势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 /前期数额 —— 反映短期趋势 比率类型 构成比率 也称为“结构比率”。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 /总体数值 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如利润率类指标。 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如周 转率类指标。 1)连环替代法: 【操作要点】 ①严格按照影响因素的预定顺序进行替代(顺序性); ②每一次替代都保留上一次替代的结果(连环性); ③从基期(计划)指标开始,有几个因素就进行几次替代,最后一次替代完成的结果应当等于报告期(实际)指标。 基期(计划)指标: M0= A0 B0 C0 ( 0)式 第 ① 次替代 : A1 B0 C0 ( 1) 式 第 ② 次替代 : A1 B1 C0 ( 2) 式 第③次替代: A1 B1 C1= M1 ( 3)式 A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 =( 1)-( 0) B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 2)-( 1) C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 3)-( 2) 合计影响值=( 3)-( 0)= M1- M0=Δ M 2)差额分析法: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 A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 1)-( 0) =( A1- A0) B0 C0 B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 2)-( 1) = A1( B1- B0) C0 C因素变动对 M的影响=( 3)-( 2) = A1 B1( C1- C0) 二 .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247。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247。 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247。 流动负债 (二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247。 资产总额) 100% 2.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247。 所有者权益 100% 3. 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总资产247。 股东权益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 /全部利息费用 =(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 /全部利息费用 三 .营运能力分析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247。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销售收入净额247。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47。 2] 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247。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①存货周转次数= 销售成本 247。 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47。 2 ②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247。 存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247。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247。 流动资产周转 次数 =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47。 销售收入净额 式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47。 2 (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247。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式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47。 2 【提示】 ①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②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利用效率高 (三)总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247。 资产平均 总额 如果企业各期资产总额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则: 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47。 2 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企业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各月份的资金占用额计算。 月平均资产总额=(月初资产总额+月末资产总额)247。 2 季平均占用额=( 1/2季初+第一月末+第二月末+ 1/2季末)247。 3 年平均占用额=( 1/2年初+第一季末+第二季末+第三季末+ 1/2年末)247。 4 【提示】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时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应保持一致。 四 .盈利能力分析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247。 销售收入 其中: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247。 销售收入 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247。 平均总资产) 100% 【提示】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247。 平均所有者权益) 100% 【提示】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 *权益乘数 五 .发展能力分析 销售收入增长率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 /上年销售收入 100% 其中: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本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 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 /年初资产总额 100% 其中:本年资产增长额=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 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 /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100% 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上年营业利润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247。 期初所有者权益 100% 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年初所有者权益 100%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六 .现金流量分析 (一) 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 销售现金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7。 销售收入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7。 普通股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7。 企业平均资产总额 100% (二)收益质量分析 净收益营运指数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247。 净利润 其中:经营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 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7。 经营所得现金 七 .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一)每股收益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 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247。 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247。 报告期时间) 计算前提:假设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在发行日就全部转换为普通股。 1)可转换公司债券 ①分子的调整项目: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 —— 在“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基础上,加回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确认为费用的税后利息 ②分母的调整项目: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平均数。 —— 在“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基础上,加上可转换债券转股数的加权平均数 (二)每股股利 (三)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四)每股净资产 (五)市净率 八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 (一)杜邦分析法 ( 1)权益乘数=资产/权益(在杜邦分析中一般分子分母均应用平均数) ( 2)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成同方向变化,并且二者是可以相互推算的 权益乘数= 1/(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也根据平均数计算) (二)沃尔评分法 指标评分=标准分值(实际比率/标准比 率) 指标 一般认为企业财务评价的内容首先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再次是成长能力,它们之间大致可按 5∶ 3∶ 2 的比重来分配。 特点 标准比率以本行业平均数为基础,在给每个指标评分时,应规定其上限和下限,以减少个别指标异常对总分造成不合理的影响。 公式 每分比率差=(最高比率-标准比率)/(最高评分-标准评分) 调整分=(实际比率-标准比率)/每分比率差 指标评分=标准评分值+调整分 (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在得出评价分数之后,应当计算年度之间的绩效改进 度,以反映企业年度之间经营绩效的变化状况。 计算公式为: 绩效改进度大于 1,说明经营绩效上升,绩效改进度小于 1,说明经营绩效下滑。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 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顶岗实习总结专题 13 篇 第一篇 :顶岗实习总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学校的计划要求,本人进行了为期个月的顶岗实习。 这个月里的时间里,经过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