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滠水河上新集河段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表土洒水湿润,方可继续铺料,碾压上升。 (4)填筑施工时,不允许填筑材料的大、小颗粒集中分布,若出现这种现象,应进行 处理 ,达到要求后方能进行填筑施工。 (5)压实土体不应出现漏压 、 虚土层、干松土、弹簧土、剪力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 如填土出现 “ 弹簧 ” 、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现象时,应根据情况认真处理,并经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 工序。 (6)土 料应尽可能在大面积内进行铺筑,以减 少接缝。 采用分块填筑时,应对块间连接处的漏压带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如采取台阶式的接坡方式,或在接坡处将未压实的虚坡料挖除。 (7)粘性土的填筑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其上、下限偏离最优含水率不超过 2%~ +3%。 设计填筑含水量取填土的标准击实试验最优含水量的平均值。 (8)结构物周边 回填应在相应部位混凝土浇筑 28d 后才能进行,力求在较短的时段内回填完毕。 (9)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 各种填筑料在碾压后进行取样检测。 检测结果报监理人复核。 碾迹重迭宽度 ≥ ~ ,交界带碾压重 叠 宽度 ≥ ~。 (10)气候干燥时,填筑料碾压前要适当洒水,使填料达到最佳含水量,以利充分压实。 雨日停工标准应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 (11)由于气候、施工等原因停工的回填工作面应加以保护,复工时必须仔细清理,经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方准填土,并作记录备查。 (12)承建范围内的其他回填、建筑物回填、场地回填、道路基础填筑等分项工程施工,可根据设计要求或监理人指示或有关规程、规范相应标准执行。 (13)填筑区域出现滑塌时,承包人应根据指示将滑塌料清除,直至形成稳定边坡并修复损坏的部分,且按有关的要求重新填筑。 土方回填施工程序 所有土方回填 , 必须先编制科学合理的回填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审批同意 ,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 并取得开工令后方能进行土方回填施工。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回填土料取样送检试验、现场地形测量、施工测量放样、方填筑试 验等。 施工准备工作完毕后 , 取得开工令后才能开始进行土方填筑施工。 土料运输对不同的回填部位采用不同的运输方法,土料运到回填区后,按规范要求每 30cm铺料一层,每铺完一层,均采用推土机或其他机械进行推平摊铺,再采用碾压设备进行碾压施工,按照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碾压后,按规范规定频率进行压实度抽样 检测,抽样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层土料的铺填。 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高程和尺寸为止。 每一部位填筑完毕后,需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如验收不合格,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返工处理措施,直到达到合格为准。 土方回填施工程序见 图。 图 土方回填施工程序图 土料碾压试验 土料送检试验并 报送监理工程师 回填施工方案 编制报审 回填区地形测量 报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下发开工令 回填基面清理 碾压验收 回填施工 放样 现场碾压试验并 报监理工程师 首层回填料铺料整平 碾压规定遍数 土料 运输 料场 表土清理 按规范抽检 检验合格后 进行下层土料铺料 再碾压到 规定遍数 抽样不合格 继续碾压 按规范要求频率抽样检测 检验合格后进行下层土料回填 分层填筑碾压达到设计高程后 进行断面整理或修坡整形 完工验 收申请 完工验收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 土方填筑 进行土料铺料方式和碾压试验,必要时进行土料含水量调整试验。 (1)压实试 验目标 土料和人工掺合料的混合试验,进行混合方式、分析混合效果以及含水量变化规律等试验。 土料碾压试验按施工图纸规定的碾压机械类型、重量和行车速度,进行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和填筑含水量的比较试验。 检测各种参数下压实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土料碾压试验后,应检查压实土层之间及土层本身的结构状况。 如发现疏松土层、结合不良或发生剪切破坏等情况,应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碾压试验施工 填筑材料必须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压实方法、压实参数及其他处理措施,并核实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试验应在填筑施工前一个月完成。 在填筑前,填方材料 每 5000m3或土质变化时取样,按《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 规定的方法进行颗料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 CBR)、 试验和击实试验。 填方试验 段 : 应在开工前 28天,用填料铺筑长度不小于 100m的试验段,并 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指导,最后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现场试验进行有效的控制,使该堤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试验时 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施工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试验结果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 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 试验结束时,试验段若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回填的一部分,否则挖除,重新进行试验。 用于填方(包括回填 ) 的每种类型的材料,都应进行现场压实试验。 试验段所用的材料和机具应与施工所用材料和机具相同。 现场碾压试验 : 压实参数包括机械参数和施工参数两大类。 当压实设备型号选定后,机械参数已基本确定,施工参数有铺料厚度、碾压遍数、行车速度、土料含水率等。 试验组合方法采用逐步收敛法。 按以往工程经验,初步拟定各个参数,先固定其它参数,变动一个参数,通过试验得出该参数的最优值;然后固定此最优参数 和其它参数,变动另一个参数,用试验求得第二个最优参数;依此类推,使每一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得最优值;最后用全部最优参数,再进行一次复核试验,若结果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即可将其定为施工碾压参数。 试验场地要求 应平坦,地基坚实; 压实机械:采用 74KW推土机平整。 表 各种碾压试验设备的碾压参数组合 表 序号 碾压机械 推土机 备注 1 机械参数 74Kw 2 施工参数 选 3种铺土厚度;选 3种碾压遍数;选 3种含水率 3 复核试验参数 按最优参数进行 4 全部试验组数 10 用试验料先在地基上铺压一层,压实到设计标准,将这一层作为基层,然后在其层上进行碾压试验;试验区面积:粘性土每个试验组合不小于20*100m(宽 *长 ) ; 试验铺土(料 ) 要求:由于碾压时产生侧压挤压,因此,试验区的两侧应留出(垂直行车方向 )一个碾宽。 顺碾压方向的两端 留出 4~5m 作为非试验区,以满足停车和错车需要;碾压试验结束后,提 交 下列 试验报告 : 1设计标准合理性的复核建议。 2应采用的压实机械和参数。 3填筑干密度的适宜控制范围。 4达到设计标准应采用的施工参数:铺料厚度、 最优含水率、 碾压遍数 、行车速度、错车方式。 5上下土层的结合情况及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施工 (1)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1填筑施工程序 基础面清理→填筑工作面测量放线→分区交界线放线→辅料→平料及层厚控制→洒水→碾压→质量检验→进入下一道工序。 2清基 土 方回填施工前,首先对填筑段的基础进行清理,对基础中的树、植物根茎、枝叶,废砖瓦砾、水泥渣及其他杂物等,必须彻底清除,待基础处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土方回填。 3回填料开采及运输 回填土方利用邻近开挖可用料和取土场土料,用 8T 自卸汽 车运至施工现场。 4铺料及碾压 回填料铺料采用 74Kw推土机进行铺料。 铺料施工从最低部开始,按水平分层从下向上铺料填筑,不沿斜坡填筑。 施工时,做到相邻的分段作业面均衡上升,减少施工接缝。 铺料厚度最大不超过 30cm,施工时,加强统一管理,作业面做到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做好记录。 回填料运输与料场开采、装卸和堤面卸料、铺料、碾压等工序持续连贯进行,以免周转过多而导致含水量的过大变化。 土方回填施工过程中防止漏压、欠压,同时也不宜过压,且上下层分段位置错开。 回填料的铺料与压实工序连续进行,以防止回填料被晒干 ,影响填料质量,对表面已风干的填筑层、作洒水湿润处理。 对于间隔时间较长的填筑层,在填新土前将表层刨毛或清除处理。 碾压参数根据本工程的设计压实标准、回填料的性质、碾压机械的型号等多种因素通过压实试验确定。 5雨天填筑施工措施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在雨天、高温下进行填筑施工,且施工中,严格遵守下列施工技术要求: ①雨天施工时,根据雨情预报,在下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作业面可做成从中央起向两侧微斜,以利于排走雨水。 ②下雨时或雨后不得践踏填筑面,并禁止车辆通行,雨后填筑面晾晒或作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复 工。 (2)土方回填施工 本标段土方填筑有 滠 水河 左 回填及挡墙后土方 填筑 , 根据不同的部 位的施工情况,采用不同的的回填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 结合 回填 填筑区距离开挖区较近的特点, 回填填筑 尽量采用开挖区范围内的粘壤土进行回填,不足之处从取土场取土。 在工程开工、开工报审资料及填筑方案审批、且土料试验和碾压试验成果出来后立即进行回填区和开挖取土区的表土清理 , 清理完毕后 , 进行取土场地及填筑区的检查验收 , 主要检查回填区及开挖取土区的杂草、树根、腐土、其他杂物及障碍物是否清理干净,积水是否抽排干净等。 验收合格后开始 进行堤 身的回填取土及铺料施工。 土方填筑 施工,必须每 30cm厚铺填一层,且必须分层遂层碾压施工,并每层按规范进行抽样检测,检测不合格的需继续碾压,直到抽检全部合才能进行下层土料的填筑施工。 采用 74KW推土机 平整 ,土方填筑 注意 以下施工要点 : 1回填区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开始逐层填筑,不能顺坡填筑,地面坡度陡于 1: 5时,应将坡度削到缓于 1: 5 才能进行填筑。 2分段作业时作业面长度不小于 100m,相邻作业区段要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沟和各段高差较大的情况。 3回填区基面清理完毕经验收合格后 , 进行底基层碾压施工,并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底层土料施工。 4相邻作业段如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以斜坡相接,且坡比控制在 1: 3~1: 5 范围,如填筑与基岩岸坡相接,岩石边坡坡比不陡于 1:。 5己铺土料 , 在压实前 , 如被晒干 , 应适当洒水润湿 , 保证合理含水量 ,以确保达到规定压实度。 6填筑层面检查合格后 , 因故未继续施工 , 因搁置较久或经雨淋后表面干湿不均 , 产生疏松层时,复工前应进复压处理。 7填筑过程中如果出现“弹簧土”现象,及时换填,出现层间光面,及时拉毛处理,出现松土层及时补压,出现 剪切破坏层时,及时将剪切面清除后,经复压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层施工。 8对占压 断面的上堤临时坡道作补缺口处理, 将己结板的老土刨松,与新铺土料一起填筑压实。 9全断面填完毕后,及时进行 回填区 坡面的削坡整形处理,修坡整形完毕后。 10土方 填筑在初期不能全部填筑完毕 , 为了方便交通 , 按总体施工布置需在 河道 左右两边各预留一个交通通道 , 待工程施工尾期 , 道路拆除时再补充填筑预留缺口段。 (3)土方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1为了切实保障土方回填的施工质量 , 在项目部质管部的领导下 , 切实按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进行严格的质 量管理 , 加强现场施工过程管理 , 坚持三检制 , 确保各部位土方填筑施工质量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2做好土样送检试验并搞好生产性碾压试验 , 以试验数据指导回填施工。 3土方 填筑前基面的清理及碾压 , 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 且应抽样检测 ,检测合格后才能开始填筑施工。 4土料填筑压实度的检测,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必要过程,要按规范频率进行抽样检测:每层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不得小于 600m2, 每层 自检抽样数量每 100m3~ 150 m3取样一个。 5每一填筑层自检或抽检后,凡取样不合格的部位,应及时补压或作局部返 工处理,经复检到合格后方可继续下道工序施工。 6土方填筑工程竣工后,应及时整形外观质量,保证压实度、坡度、宽度等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外观质量标准要按 表 要求检查并达到允许偏差标准要求。 表 土方填筑外观质量标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cm) 或规定要求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1 轴线偏差 177。 15 每 200m测 4点 用经续仪测 2 高程 堤顶 0~ 15 每 200m测 4点 用水准仪测 坡顶 10~ 15 3 宽度 堤顶 5~ 15 每 200m测 4点 用皮尺测 坡顶 10~ 15 4 边坡 坡度 不陡于设计值 每 200m测 4点 用水准仪测或用皮尺量 平顺度 目测平顺 7土方填筑 压实度不低于。 填土渗透系数≤ 1*104cm/s。 8粘性土的填筑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其上、下限偏离最优含水率不超过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