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如何实施绩效管理内容摘要:
个人的业绩,目的也仅是为了调 整个人收入,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 为此,绩效管理的重点在于:首先关注的是改善绩效以实现企业、团队和个人效率;其次,绩效管理要关注雇员的发展,强调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个人与团队的能力;第三,绩效管理要使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股东、管理者、员工、客户、供应商、公众)感到满意,值得提出的是,员工应得到平等对待,其利益应受到尊重,对有关的事务要有发言权,绩效管理应尊重个人和团队的需求。 第四、绩效管理要关注“交流”和“介入”,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参与其中,通过团队和个人参与制定目标和怎样实现目标,绩效管 理有助于构建雇员积极参与的企业。 绩效管理与企业全体人员有关,不仅是管理人员的事情,也不是某个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能。 管理人员与员工应共同对结果负责,共同讨论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要监督管理和采取行动。 绩效管理是全面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管理是企业每个人的事情。 9 第二节、过程 绩效管理是延续和不断修改的过程,在这一期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为同伴,在企业的框架内更好的实现预定目标而工作。 可以这样认为,绩效管理本质上是发展过程,是用来对作为目标的期待值和绩效的实际结果相比较的标准。 绩效管理被视为一种持续更新的过程 ,用以下图表 (图 1)可以表示出来: 在绩效管理这个过程当中,主要活动包括: 绩效协定:即预期目标 — 包括个人的预期目标,怎样评估绩效,要达到目标应具备的能力。 这也是绩效的计划阶段。 个人发展计划:这是在特定领域改善绩效来发展个体所采取的行动。 这也是绩效的发展阶段。 绩效运作:当个人在日常工作和完成计划时,所采取的完成绩效协定和个人发展计划的步骤。 包括不断提供有关绩效的反馈,进行日常进展的评估,更新目标。 绩效评估:这是对一段时间的绩效的正式评估,包括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以及出现的问题,这是修改绩效协定和个人发 展计划的基础。 如果缺乏个人发展计划同绩效的关联,而且基本很少提及绩效协定这一部分,绩效评定只涉及到具体的任务目标值,同时只是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时段以及各个部门,几乎没有到个体,造成了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不能协调。 绩效协定 个人发展计划 绩效运作 评估 行为 计划 运作 10 第三节、关键指标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 作 为绩效管理重要方式的 KPI 管理方式,并不能流于形式,仅仅简化为绩效评价和薪酬核定的一个标准,而不注意通过这些指标来完善和修正企业运作方式和流程。 制定 KPI 指标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而设定;第二、充分体现各职位工作的重点;第三、与员工职位职责直接相关的工作成果;第四、可以衡量的。 在实行关键指标考核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在日常的考核中强调绩效的持续改进,而在需进行价值评价的时候,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全企业统一的评价标准尺度。 这样,一方面,评价的结果会比较公平;另一方面,员工的绩效改进也 已达到较高水平,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较高的报酬与认可。 评价员工的绩效改进情况及绩效结果, KPI 是基础性依据,它提供评价的方向、数据及事实依据。 第四节、 360176。 考评 360176。 考评或者称为 360176。 反馈,是当前进行绩效管理比较新的做法,针对当前大多数企业的现状来说,同样也是适用的。 360176。 考评可以成为企业管理绩效的重要手段,能够用于增强了解规范领导行为,了解工作效果和顾客的期待,鼓励雇员参与提高领导艺术和工作效率。 通过确立目标,选择适合的反馈对象,决定需要考评的工作和行为范围,明确透明的监 督和评价规则,能够使绩效管理从方式到理念上给予提高,使企业关注到从 11 前有可能忽视和未曾注意到的地方,使企业能够收集到更多的信息。 12 第三章 绩效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要想有效实施,须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 除了考核制度、管理者和员工以外,企业文化、组织责任体系等因素,也会对绩效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人、环境和组织。 (一) 技术:指绩效目标体系、绩效管理程序与方法、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与完善。 (二) 组织:组织责任体系的建立,是否成立了绩效管理推进委员会或推进小组 ,是否配备了精兵强将;是否真正澄清了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在绩效管理推进中的职责等。 (三) 人:主要是指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与支持、其他各级管理者对于绩效管理理念、方法的掌握和大力推动,以及自身角色的认识;企业所有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正确认识。 企业要成功地实施绩效管理,企业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首要条件。 要通过各种途径让企业上下知道企业高层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态度,了解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依靠这一工作的决心。 再者就是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他们的参与度对于成功实施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有关键意义。 (四) 环境:企业实施 绩效管理的外围环境,如企业文化、组织氛围是否有利于制度的实施和绩效管理的落实。 员工的评价结果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绩效管理工作一定要让员工看到它的好处,一方面觉得通过绩效管理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切实地提升了工作能力,从而让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可它;另一方面在企业人事政策上要有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比如:在员工发展、任命、升迁及薪酬等方面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让评价结果与员工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这样,绩效管理工作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否则这项工作逐步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 13 第四章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 系及作用 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绩效考核又是绩效管理的最重。论现代企业如何实施绩效管理
相关推荐
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原则、需求管理政策应用、相机抉择原则、挤出效应。 (二)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的概念:经济学、生产可能性边界、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恩格尔系数、边 际产量、规模经济、机会成本、价格歧视、准地租、经济租、基尼系数、 GDP、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自愿失业、充分就业、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基本掌握的原理:生产可能性边界、供求定理
贬义词 ” ,很容易将它与 “ 用人唯亲 ” 、 “ 家长制 ” 等词汇联系起来。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采用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企业存在的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形态。 比如家族 式管理的 企业占 GDP的比例,韩国为 48. 2%,中国 台湾 为 61. 6%,马来西亚 为 67%,菲律宾和印尼最大的十个家族 式管理 企业占了本国市值的一半。 泰国和中国香港
策略,即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旨在吸引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留住人才。 企业重绩效管理的功能也仅限于薪酬发放上,而忽视其他绩效管理功能。 企业认为薪酬越高、越多,待遇越好就越能吸引人、稳定人,就越能增加企业利润。 当然,薪酬策略的确起到极大的催动作用,它 满足员工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毕竟奖金多了不是坏事。 但是,薪酬策略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比如“人才流动”、员工“跳槽”
更换油罐车导静电橡胶,使油罐车与大地形成良好的静电导出通路,使之电阻值不大于 5欧姆。 更换储油罐进油接头,能与卸油胶管接头相配套。 重新安装储油罐的接 地导线,使对地泄露电阻大于10欧姆。 管件法兰联接处安装导电跨接件,使金属管件中的任意一点对地电阻值不大于 5欧姆。 加油站内的电器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必须符合有关电器安全规定。 检查电器设备,不是防爆的全部更换成具有防爆功能的
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有关规定配置,且摆放合理,取用方便。 ,定时检查、养护,定期换药,保证完好有效。 第九条 安全检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自检自查为主,上级主管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分级落实安全工作。 ( 1)加油站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 2)当班安全员应对作业现场进行 监督,发现违章行为和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和向上级反映; (
,但是许多物业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为: 应付式服 务 管理层一方面在检查部门来之前,可谓全员奋斗,力争上游。 检查部门一走,那就是“外甥打灯笼 照旧”,这直接导致了下级员工在工作中上行下效应付业主现象的发生。 另一发面,在接待业主的时候,通常是说得到,但是做不到。 这样就会使业主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而导致不满情绪,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工作。 服务的低贱观念 通常身为管理层的人员会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