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粳稻新品种九稻5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至成熟需10积温 2850,光温反应不敏感。 平均株高97型紧凑,分蘖力强,移栽后发棵快,后期转黄快,活秆成熟。 平均穗长 蘖穗整齐,灌浆速度快,平均穗粒数 115 粒,结实率 95%以上,千粒重 粒椭圆,间稀短芒,颖壳黄色。 逆性北方区试采用分菌系人工接种和成株期病区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定结果:九稻 53 号中感(瘟、叶瘟,中抗(瘟。 大面积生产种植表现抗寒、耐盐碱性强,茎秆坚硬抗倒;二化螟、纹枯病发生轻,综合抗耐性突出。 量表现 20022003 年连续参加北方区试,九稻 53 号平均亩产 对照品种(吉玉粳)产量相当;2004 年参加北方吉玉粳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平均增产 多年多点生产 3、示范种植及 型分析表明,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中等肥力田块亩产 630右,高产地块亩产在 700上。 米品质 20022003 年北方区试米质分析平均结果:九稻 53 垩白米率 垩白度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73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2 级。 米饭适口性好,具有自然清香气味,冷后不回生。 2 高产栽培技术九稻 53 号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中熟、中晚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甘肃中北部及河西稻区种植。 栽培要点如下:育带蘖壮秧采用大孔钵盘育苗技术、塑料平盘育苗或旱育苗,适时早播、稀播,播种量芽种平盘 60g/盘左右,旱育苗 200g/平方米。 最适秧龄 左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