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专用小麦春季的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小麦返青期,对于三类苗或弱苗,应重点管理并适当早管,以促为主,可趁墒或结合浇水每亩追施 0 公斤尿素;对于一、二类苗或壮苗,以中耕除草为主。 到拔节期,亩群体在 80 万左右的一般壮苗麦田,当小麦基部第一节间固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时(我省中部地区在 3 月 20 日左右),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 0 公斤。 在拔节期追肥,可以有效地防止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 3 粒左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 12 个百分点,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是强筋小麦栽培中提高品质的一个关键措施,也是产量、质量同步优化的一个关键措施。 中耕除草,积极推广化控、化除技术在小麦返青期,应进行中耕。 中耕可以通气、保墒,提 3、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可以铲除部分杂草。 对于冬前杂草防治效果不好或没有防治的田块,在小麦返青前,一定要尽快防治。 返青期如果小麦亩群体大,一定要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 一般返青期亩群体超过 100 万的麦田,豫北地区要在 2 月下旬至 3 月 5 日,豫中、南地区要在 2月 15 日至 2 月 29 日,当麦苗返青开始生长时(此期小麦的生育阶段处于生理拔节期)采取化控防倒措施,每亩可用 3040 毫升壮丰安或多效唑粉剂 40 克对水 50 公斤进行喷施。 实践证明,若喷施时期掌握得好,就可以有效控制倒伏;若喷施时期过晚(到拔节期),则起不到防止倒伏的作用,费工费钱,甚至还会带来不良后果。 另外化控要在晴天无风的天气进行,日平均温度在 10左右时喷施利于麦苗吸收,可达到理想效果。 注意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苗期或起身前,病虫害发生较少,主要有纹枯病、红蜘蛛和蚜虫。 纹枯病在小麦越冬、返青、拔节期均可发生,小麦起身前是防治纹枯病的较佳时期。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植株基部,一般危害叶鞘,严重时会造成“白穗”而减产。 纹枯病在田间湿度大时易发生,若返青、拔节期经常下雨,则发生严重,要注意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