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与对策内容摘要:
理的对象是资本营运系统,而会计的对象是信息系统,财务与会计合并一处也不符合实物管理与会计记录分离原则。 随着理财业务量的增大,对财会部门内部不相容职务的划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划分不当,容易产生个人舞弊。 被调查的企业中有 5 家成立了财务部,但究其实质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部门, “ 换汤不换药 ”。 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企业 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决不是 “ 一日之寒 ” ,既有人的素质原因,也有制度原因。 从我们调查的 7 家单位来分析,主要成因有: (一)双元控制主体矛盾导致内部控制不力。 7 个单位中 4 家属于现代意义上公司制企业,另外 3 家还不是真正的公司制企业,其董事长同时还是总经理。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主体、经营者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是 “ 控制与被控制 ” 的关系。 一方面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因为所有者拥有对经营者经营权的最终控制权,同时也决定着其报酬的高低;另一方面在 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实质是为经营者所拥有,所有者还要依靠经营者 “ 尽心尽力 ” 地工作才能实现其资本的扩张和企业财富的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者又受制于经营者。 双元控制主体矛盾性导致内部控制存在漏洞。 ( 1)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 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机制约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部控制就应当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即应当体现所有者的意志和要求。 但实际上,所有权往往是缺位的或虚拟的,经营者实质性拥有了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处 置权,明显地出现了所有者对经营者约束不力,形成 “ 该控制的控制不了,能控制的不愿控制 ” 的局面,其结果则会产生经营者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独断专行等后果。 这样,势必导致企业控制失灵、会计信息依需而做、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等等。 ( 2)内部控制的所有者主体意识得不到体现使内部控制弱化。 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但由于企业经营者成了现实的会计控制主体,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而所有者则成为虚拟的控制主体,其对经营者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会计 信息来实现的。 这样一种所有者和经营者客观存在的关系,再加上双方利益上的矛盾甚至对立,从而形成了企业内部信息失真的土壤,并弱化了内部控制的作用。 ( 3)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上矛盾使内部控制的目的对立。 对于所有者来说,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未来投资决策;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比如贯彻谨慎性原则,足额并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等,确保自己投入资本的保值与增值。 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 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认收入,不足额提取费用,在职时的过度消费等。 这就必然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在内部控制目的上产生严重的分歧,经营者会利用其掌握的实质上的控制权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所有者只能 “ 望洋兴叹 ”。 (二)计划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陋习仍在延续,导致内部控制得不到重视。 政府包办企业一切事务和企业经营大锅饭思想是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两个鲜明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企分开、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和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打破了大锅饭思想。 但其遗毒还在,一些陋习仍在作怪。 ( 1)行政和大锅饭思想的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论上要求政企分开,但在实践中执行并不彻底,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改头换面但仍然存在的主管部门,基于权利和利益的双重考虑,仍把持着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企业并无真正的理财自主权。 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国家 “ 呵护长大 ” 的企业,主观上还保留着吃 “ 大锅饭 ” 的意念。 而政府对经营不善企 业的盲目保护机制,又助长了这种意念 ,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致使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不足。 ( 2)封建家长制,终身制作祟。 企业管理者往往由主管部门任命,而非民主选举;任命干部往往重政治表现而轻业务能力,经营失败者不是 “ 撤位 ” 而是 “ 挪位 ” 等等。 由于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健全负有主要责任,管理者的素质和内在的激励因素,自然成为决定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 许多改制企业原来的领导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广大员工只占极小的股份甚至没有股份,暂不说改制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却使得家长制的管理逐步盛行起来。 从我们调 查的 7 家企业中有 5 家是这样的情况。 (三)各种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的刚性被扭曲。 事实上,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会受到来自企业以外的各种监督机制的约束,为其 “ 保驾护行 ”。 但由于这些监督机制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没。工商管理论文-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相关推荐
工作整体的成败,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 企业发展提供的战略性支持的主要体现。 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以企业的经营方针为指导,以此来确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所要达到的企业目标。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所以必须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
也面临着工作环境的问题。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每年造成数百万英镑商业损失的办公室疾病 “ 大楼综合症 ” ,又叫 “ 病态建筑物综合症 ” ,其致病原因是负责人疏于管理,而非以前认为的糟糕的办公环境。 这项研究指出, 工作时的心理因素、缺乏控制能力导致的压力、工作时间太长以及管理人员不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是致病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其次原因才是大楼内的办公人员处于无法忍受的高水平二氧化碳、气传真菌和噪音等
治理结构就不够完整和有效; ② 合理且高效的组织结构与岗位责权体系。 企业的组织结构在于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单位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 理职能,划分组织内部的职责权限等,为内部控制的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③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理念。 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风格包括了他们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对管理的重视程度
上强调专业化而不是大规模或大批量的思想。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须注意下面几点: 不要提供市场不需要的、夸大的差异。 市场不需要则无价值,过分夸大可能极大地提高成本;实施过程中企业的各个方面要相互配合、适应,不要因为某一方面的偏废而误了大局;创造要持续进行、积累。 借题深入法 如前所述,中小企业受 资本规模的制约,一般都处于技术相对较低水平状态,而正确运用好 “ 借题深入 ” 这一策略
面带微笑的走上前在对她问候的同时把宣传单也递了过去。 庆幸的是这位女士接过了宣传单,我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由此我内心又充满了信心。 之后,我就跟随前辈会籍顾问上岗了。 在前辈与客户的交流中,我以旁观者的角色观察着两个人。 学着前辈回答客户各类问题的方式,一一记在心里。 记得那天上门的几位访客中,有位年轻苗条的女士,前辈则对她介绍通过那些健身课程,可以让曲线变得更完美,同时还可以抗疲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疯花不实,即发病的植株到成熟时,仍陆续不断开花。 不能正常结实。 这种油菜的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甘蓝型油菜上,但近年来在白菜型油菜上也有发现。 发病以后一般至少减产 2 一 3 成,严重的甚至很少收获,是浙江、湖北、湖南等省一些地区扩大种植甘蓝型油菜值得注意的问题。 油菜是一种需硼多的作物。 据分析作物花的柱头、子房、雄蕊、雌蕊含硼量较多。 硼可以促进花粉的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