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缺硼症状及对策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苗期萎缩。 在油菜苗期,新叶生长缓慢,叶片初变暗绿色,叶变小、变脆,叶端反卷,皱缩不平,中下部叶片边缘变成紫色,组织变黄,并逐渐发展扩大形成紫蓝斑。 根系少而细短,根颈膨大呈紫色,最后全株枯萎而死,造成油菜缺苗。 薹期萎缩。 初薹期叶片皱缩,颜色变暗绿或紫色,薹伸长缓慢甚至停滞,节间粗短,最终株高只有正常株的 1/3 左右;根颈膨大,根短而细,花期花序不能伸长,花蕾簇集在一起,少数可开花,但不能形成角果而枯凋,严重的整株萎缩枯死。 花期萎缩。 直至开花前,外观生长基本正常,但进入花期后,薹茎伸长停滞,分枝短、细而多,花序段伸长不充分,花蕾密集,多数可开花,能形成少数角果,但幼果期脱落,极 2、少能结实,后期花蕾和花序段多枯萎,从基部抽生出许多小分枝,形成二次开花。 花而不实。 植株不萎缩,茎叶颜色基本正常,花序段伸长突出且细软,较正常株为异。 能正常开花,受精结实情况则表现为基本不结实或部分结实,但结实角果短,着生角度小呈“萝卜”角状,有的角果呈紫灰色,子粒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 后期花序顶端迟迟不谢花,有“返花”现象。 土壤缺硼、氮硼比例失调。 一般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 克/千克,或由于土壤速效氮含量高,氮硼比例失调,缺硼症状突出,品种差异。 根据调查,白菜型、芥菜型地方品种发病轻,常规甘蓝型油菜发病较重,杂交油菜发病最严重。 生育期长的品种发病重,生育期短的发病轻。 杂交油菜对硼肥特别敏感 3、。 大面积连作。 种植油菜 12 年的田块发病轻,连作 3 年以上发病重。 因为连作时间长,大量消耗土壤中的硼素,而又得不到补充,造成土壤严重缺硼或氮硼比例失调。 同时,连作田块的油菜长势弱,易感病,吸收养分能力也降低。 有机肥施入量减少。 有机肥多的田块发病轻,施有机肥少或不施田块发病重。 实行轮作换茬。 采用油菜止 3 年以上的连作。 扩大深耕面积,增施有机肥。 扩大机耕面积,改浅耕为深耕,增加耕层深度。 加大有机肥投入量,每亩增施土杂肥 30004000 千克。 施用硼肥。 根据土壤有效硼含量和缺硼病发生情况,可将耕地划分为重度缺硼区、缺硼区和轻度缺硼区。 重度缺硼区每亩底施硼肥 1克,缺硼区每亩底施 千克,轻度缺硼区每亩底施 克。 作底肥时也可与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追肥主要用作叶面喷施。 在苗期和薹期喷施 2 次,喷施浓度为 即用硼肥 50100 千克对水 50 千克,均匀喷施叶面,也可与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混合喷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