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物业管理投入与产出的分析论文内容摘要:

出回报的最大化。 (一 )、直接经济效益 仍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后勤改制以及 2020 年 7 月在新病房楼成功实施物业管理运作为例,分析医院后勤在两种体制及管理模式下所产生的效益比。 ( 1)节支 传统后勤管理与现代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对比 原医院后勤 现物业 管理 房产管理 物资供应 设备日常运行维护 日常综合维修 外围清洁 外 围绿化 垃圾清运 工程管理 房屋 管理维护 设备运行维护 日常维修 安全保卫消防 清洁保洁 医疗垃圾清运 绿化美化 商务咨询 导医陪诊 配送服务 1 专业陪护 1 技术人员输出 1病房管理 1 车库管理 1高层会议接待 1 商业网点服务 通过 XX 医院 新病房楼实施物业管理两年多以来,所产生的几组数据可以相 7 对简要分析医院后勤管理与服务,在两种体制不同,服务内容不同的前提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同。 原后勤管理: 19992020 年 (三年平均值), 元 /月 /平方米。 现物业管理: 2020 年 (下半年,新病房楼处于设备设施维保期) 元 /月 /㎡ , 节余 102 万元 ,上交 收入 15 万元。 2020 年 (含非典投入及部分设备设施维保期) 元 /月 /㎡ , 节余 93 万元 ,上交 收入 66 万元。 2020 年 元 /月 /㎡ , 节余 75 万元 ,上交 收入 106 万元。 值得说明的一点,由于新病房楼物业管理属于自管,所有经费节余和经营收入上交医院,未发生任何企业利润或酬金以及营业税金。 ( 二 )增收 XX 医院后勤交于物业公司 管理,有效发挥其讲求经营的特长,充分利用医院建筑所设计的 商业网点的功能,大力开发医院市场资源,在为医患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增加有偿服务。 有利于提高后勤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减员增效 提高办院效益,必须降低成本,而减少人 力 资源上的闲置和浪费是当务之急,作为医院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临床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除此之外,其他人员其工作性质都是辅助和服务性的,人数一定要有所限制。 后勤社会化一是可以使后勤人员分流,经济核算独立,从而减少医院在人员费用上的开支 ; 二是还能使后勤人员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充分发挥自己工作积极性,展示自己工作的技能,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 既满足了广大医患的日常生活需要,提高医院以人为本的思想,又从中盘活医院资源,获取经济利益。 由此,医院只投入场地,不用任何成本支出,便可名利双收。 ( 三 )节能增效 能源投入也是医院后勤保障必不可少的一项较大开支,如何才能实现节能增效,与物业管理运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运行中,对水、电、气、氧等能源的日常节约上。 自 XX 医院实施物业管理以来,注重日常的能源使用与消耗,加强日常巡视巡检,杜绝跑、冒、滴、漏,讲究能源的有效分配,合理使用,科学调节。 特别成立节能攻关小组,制定节能预案,人为改造工程等。 实现 20202020 年能源投入经费比计划支出 每年节约百余 万元。 可谓一 项不小的经济产出。 三 、间接经济效益 XX 医院物业管理模式的引用,整合了医院后勤管理与服务职能,精减了后勤职能机构,减少了后勤管理环节。 有利于提高后勤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减员增效 提高办院效益,必须降低成本,而减少人资源上的闲置和浪费是当务之急,作为医院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临床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除此之外,其他人员其工 8 作性质都是辅助和服务性的,人数一定要有所限制。 后勤社会化一是可以使后勤人员分流,经济核算独立,从而减少医院在人员费用上的开支 ; 二是还 能使后勤人员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充分发挥自己工作积极性,展示自己工作的技能,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 由此构成甲乙双方委托关系,使得管理与服务职能分离,职责界定 , 形成了“重管理,扩服务”规模化的格局 , 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服务含量,间接地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 )从医院管理后勤投入角度分析 由于医院把后勤管理与服务委托于物业管理企业,在双方签定协议的约束下,医院根据自身需求只投入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