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电气内容摘要:
物,当其宽度不大于 20m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见 GB50057- 94第 )。 2 引下线间距≤ 25m。 引下 线不应少于两根,在周长不超过 25m,高度不超过 40m的建筑物和烟囱,可只设一根(见 GB50057- 94 第 )。 3 高于 60m 的建筑应采取防侧击雷措施,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见 GB50057- 94 第 )。 、三类防雷建筑物可利用金属屋面板作接闪器,但应满足(见 GB50057- 94第 条): 1 金属屋面板下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 2 金属屋面板下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 4mm,铜板不应小于 5mm,铝板不应小于 7mm。 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灯,航空障碍灯和其它用电设备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见 GB50057- 94第 ): 1 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宜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不宜布置在避雷网之外,并不宜高出避雷网。 2 从配电盘引出的线路宜穿钢管。 钢管一端宜与配电盘外壳相连,另一端宜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宜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 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宜设跨接线。 3 在配电盘内,宜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明装接闪器应热镀锌或涂漆。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见 GB50057- 94 第 )。 (见 GB50057- 94第 条)。 、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内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见 JGJ16- 2020第 ): 1当钢筋直径为 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 2根钢筋作为一组引下线; 2当钢筋直径为 10mm及以上时,应利用 4根钢筋作为一组引下线。 三、房屋建筑(四)采暖通风空调专 业 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3m,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见 GB50057- 94第 条)。 、三类防雷建筑在电气接地装置与防雷的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当低压电源线路用全长电缆或架空线换电缆引入时,宜在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电涌保护器;当 Y,yn0 型或D ,yn11 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在高压侧采用电缆进线的情况下,宜在变压器高、低压侧各相上装设避雷器;在高压侧采用架空进线的情况下,除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外,尚宜在低 压侧各相上装设避雷器(见GB50057- 94第 )。 ,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要求:通过电涌时的最大钳压,有能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见 GB50057- 94第 )。 (主要考虑 SPD的性能退化或寿命终止后可能产生的短路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须在 SPD 之前装设过流保护器(断路器、熔断器)。 过流保护器的分断能力须大于该处最大短路电流;其额定电流的整定值需依据所保护线路的最大放电电流选择。 一 般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选配;参考值为:当最大放电电流 Imax为 40kA以下时,断路器可整定为 20A;当最大放电电流 Imax为 65kA以下时,断路器可整定为 50A(参照《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 837页)。 、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见 GB50057- 94第 )。 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见 GB5005794第 ): 1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粱、柱、基础内的钢筋 作为引下线。 2 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 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涂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 接地 电力装置接地设计主要规范:《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 83)。 接地电阻要求: 1 在低压 TN系统中,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的 PEN 导体或 PE 导体应重复接地。 低压线路每处重复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见 JGJ16- 2020第 )。 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 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见 GB50057- 94第 )。 3 低压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困难时,可采用网格式接地网,但应采取措施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见JGJ16- 2020第 )。 4配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见 JGJ16- 2020第 条): 1)当向建筑物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外时,低压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三、房屋建筑(四)采暖通风空调专 业 物处,对于 TNS或 TNCS系统,保护导体( PE)或保护接地中性 导体( PEN)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 10Ω。 2)当向建筑物供电的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内时,当该变压器保护接地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见 GB50116- 98第 )。 6安全防范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4Ω(见 GB50348- 2020第 )。 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网时 ,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见 GB50198- 94第 条)。 8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见 GB50343- 2020第 )。 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物和系统均应做符合要求的等电位联结措施(见GB50057- 94第 )。 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 必须 与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成排的配电装置的两端均应与接地线相连 (见 GB50053 第 )。 ,应考虑防间接触电保护(故障情况下的电击保护),间接触电保护可采取下列措施之一(见 GB50054- 95 第 ): 1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Ⅱ类设备); 2采取电气隔离措施; 3采用安全超低压; 4将电气设备安装在非导电场所内; 5设置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 (注:Ⅱ类设备。 即除基本绝缘外,还增设附加绝缘以组成双重绝缘,或设置相当于双重绝缘的加强绝缘,或在设备结构上作相当于双重绝缘的等效处理,使这类设备不会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故障。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不需再 采取防电击措施。 分类标准见《电气和电子设备按防触电保护的分类》〔 GB/T12501- 92〕)。 ) 当电气装置或电气装置某一部分的接地故障保护不能满足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要求时,尚应在局部范 围内作辅助等电位联结(见 GB50054- 95第 条)。 8 消防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2020年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主要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98)。 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见 GB50352- 2020第 条)。 三、房屋建筑(四)采暖通风空调专 业 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其标志宜采用在门上方安装带指示灯的显示装置(见 GB50352- 2020第 )。 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见 GB50116- 98 第 条)。 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见 GB50116- 98第 条)。 (见 GB50045- 95第 、 GB50016- 2020第 条): 1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 2按一级负荷供电且建筑高度大于 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3按二级负荷供电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0L/s的厂房(仓库)。 4 按二级负荷供电的剧院、电影院、商店、展览馆、广播电视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和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25L/s 的其它公共建筑。 5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 6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用电设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 GB50116- 98表。 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和设置、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联动控制对象,应符合 GB50116- 98 中的有关规定。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见 GB50116- 98第 )。 ,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见 GB50116- 98第 条)。 火灾应急广播的 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 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 25m。 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 (见 GB50116- 98 第 条)。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 30m。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 (见 GB50116- 98 第 )。 消防 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手动直接控制(见 GB50116- 98 第 条)。 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见 GB50116- 98第 条)。 、消防水泵房、防烟与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三、房屋建筑(四)采暖通风空调专 业 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见 GB50016- 2020第 条)。 、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外,各防火分区的消防用电设备,应由消防电源中的双电源或双回路电源 供电,并应满足下列要求(见 JGJ162020第 ): 1末端配电箱应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该箱应安装于所在防火分区内; 2 由末端配电箱配出引至相应设备,宜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作用相同、性质相同且容量较小的消防设备,可采用一个分支回路供电。 每个分支回路所供设备不宜超过 5台,总计容量不宜超过 10kW。 ,除消防电梯外的其他消防设备,可采用一组消防双电源供电。 由末端配电箱引至设备控制箱,应采用反射式供电(见 JGJ162020第 条)。 当 12~ 18 层普通住宅的消防电梯兼作客梯且两类电梯共用前室时,可由一组消防双电源供电,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应设置在消防电梯机房,由配电箱自相应设备应采用放射式供电(见 JGJ162020第 )。 应急照明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见 JGJ162020第 ): 1 当建筑物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且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宜由主电源和应急电源提供双电源,并以树干式和放射式供电,应按防火分区设置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提供该分区内的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电源。 当采用集中蓄 电池或灯具内附电池组时,宜由双电源中的应急提供专用回路采用树干式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2 当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并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宜采用双回线路树干式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 当采用集中蓄电池或灯具内附电池组时,可由单回线路树干式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3 高层建筑楼梯间的应急照明宜由应急电源提供专用回路,采用树干式供电。 宜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4 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不应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严禁在应急照明电源输出回路 中连接插座。 ,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 专用接地干线应从消防控制 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 (见 GB50116第 )。 9 弱电设计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主要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 2020)。 5万 m2以上(含 5万 m2)的住宅小区应设置监控中心 (见 GB50348- 2020第 )。 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 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络的通讯手段,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 置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见 GB50348- 2020第 条)。 三、房屋建筑(四)采暖通风空调专 业 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中心应设置专用配电箱 (见 GB50348- 2020第 条)。 安全防范系统的供电 宜采用两路独立电源,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见 GB50348- 2020 第)。 在有声、光、热、振动等干扰源环境中工作的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应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或隔离措施(见 GB50348- 2020第 )。 摄像机, 必须 加装 适当 功能的防护 罩(见 JGJ16- 2020第 8款)。 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线路、天线馈线以及进入监控室等架空电缆入室端均应采用防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的保护措施 (见 GB50348- 2020第 条)。 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经过不同防雷区的界面处,宜安装电涌保护器;系统的重要设备应安装电涌保护器(见。河北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电气
相关推荐
许可阶段并联审批实施细则 1《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建设工程项目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试行方案》施工许可阶段并联审批实施细则 根据《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 程试行方案施工许可阶段并联审批实施细则的通知》 (穗建法〔 2020〕 679号 )济聂瘴笋在邓凡秆旷萄弄闷畦堂巷颇窝勾爪妻煽所呢卓洱谬张欢耀急暇博辫诉铡趴溅业勒育温讽截聊福襟团涌黑枣钥堪炉审末芯咐廊锤褪冀瞒兽曲
,施工单位凭以下资料办理退款手续: 1. 劳保金缴款协议书原件、按本工程项目购买的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按本工程项目购买的团体工伤保险单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团体工伤保险在地税局购买 ] 、调剂金部分缴费票据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金额的广州市或开发区正式建安发票(若从地税局开具的发票,需加具收款单位发票专用章或财务专用章) 4. 法人委托书(原件,注:法人委托经办人办理劳保金事宜) 5.
筋 处理。 同 一 原 材 钢筋来 源 是指成 型 钢筋加 工 所用钢 筋 为 同 一企业 生产 ; 同 一 生产设 备 是指成 型 钢筋加 工 设 备 为同一 套 设 备。 (五 )增 加 无粘结 预 应力筋 全 封闭防 水 的验 收 规定 处于三 a、三 b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 预 应 力 筋 用锚 具 系统,应按现行行业标 准 《无 粘 结 预 应力 混 凝 土结构 技 术规程 》 JGJ
写生的构图能力; 提高认识和表现复杂物体结构特点的能力; 提高表现各种物体质感的能力; 学习全因素素描的表现方法,从整体关系及美感效果方面表现形象的体积感、光感、质感、空间感及色调关系等。 以上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是: 准确分析能力; 熟练的绘制能力; 22 正确的观察能力; 敢于创造的表现能力。 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占绝对重要的环节,强调理论服从实践
、稀土拌种。 每公斤玉米种子用 4稀土加水 40升和少量米醋,充分搅拌,拌后稍晾干即可播种。 2、硫酸锌拌种。 每 50 公斤玉米种子拌硫酸锌 150堆放 2时摊开稍阴干后即可播种。 3、根粉浸种。 用 10根粉 4 号溶液浸种 8时,每 15斤溶液浸种 10 公斤,浸后捞出阴干后播种。 4、双效微肥浸种。 每 50 毫升双效微肥兑水 15 公斤,浸种 5斤浸 3时捞出阴干即可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