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黎明职业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内容摘要:

写生的构图能力; 提高认识和表现复杂物体结构特点的能力; 提高表现各种物体质感的能力; 学习全因素素描的表现方法,从整体关系及美感效果方面表现形象的体积感、光感、质感、空间感及色调关系等。 以上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是: 准确分析能力; 熟练的绘制能力; 22 正确的观察能力; 敢于创造的表现能力。 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占绝对重要的环节,强调理论服从实践,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过程进行穿插讲解。 教材及主要参考教材: 教 材: 《素 描》(修订版) 颜铁良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 《素 描》同济大学 周若兰 王克良 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石膏几何》《静物素描》 李昌平 李昌国 编著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执笔人 : 审核人 : 课时计划分配表: 授课内容 总学时 授课讲课 实践学时 作业量 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 4 4 素描用线训练 2 2 1 石膏几何体结构分析素描训练 6 1 5 6 明暗表现训练 9 1 8 2 构图训练 3 3 2 石膏几何体组合写生 9 1 8 2 静物的色彩与实感表现 9 1 8 2 单个 /组合静物写生练习 12 12 2 总学时 54 8 46 17 23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适用:除中文应用以外的其他专业 (学分 3 : 54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大学教育的一门基础课,也是 人文系除中文专业应用专业以外 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又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主要有二: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修养;增进他们对祖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 豪感和自信心;陶冶道德情操;熏陶审美趣味;突破思维定势,发展想象、灵感、幻想等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质。 要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本国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典范文章的阅读,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性;丰富写作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应用文字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材内容可分为文学知识、语言知识、作品阅读与分析和写作四个方面。 其中,文学知识和语言知识融入作品阅读与分析中。 (一)文学知识 主要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文学史知识及文体知 识。 1.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见每篇文选前的作家介绍,要求掌握作家的名称(包括字号),所生活的朝代、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及主要文学成就(包括作品集名称等)。 2.文学史知识,见教材附录中的《中国文学史概述》。 要求能联系所学的文选,掌握从古至今的一条文学发展史的脉络。 3.文体知识,根据所学文选,主要了解散文、诗歌、小说等文体的特点,并了解附录中的《我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 (二)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文言文的代表作品,能辨识常见的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了解常见文字虚词的作 用,掌握几种主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 24 前置句式等。 应掌握文选中现代文的语言文字规范,如普通话的发音、书写及语法规则,了解文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三)作品阅读与分析 1.精讲篇目共 22 篇,要求掌握文选的主题与艺术特点。 具体内容及课时分配如下: ( 1)《先秦诸子语录(一)》 ( 2 课时) ( 2)《逍遥游》 ( 2 课时) ( 3)《蒹葭》 ( 2 课时) ( 4)《湘夫人》 ( 2 课时) ( 5)《垓下之围》 ( 2 课时) ( 6)《饮酒(其五)》 ( 2 课时) ( 7)《山居秋暝》 ( 2 课时) ( 8)《将进酒》 ( 2 课时) ( 9)《登高》 ( 2 课时) ( 10)《祭十二郎文》 ( 2 课 时) ( 11)《长恨歌》 ( 2 课时) (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2 课时) ( 13)《前赤壁赋》 ( 2 课时) ( 14)《五代史伶官传序》 ( 2 课时) ( 15)《声声慢(寻寻觅觅)》 ( 2 课时) ( 16)《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 2 课时) ( 17)《般涉调 •哨遍》 ( 2 课时) ( 18)《宝玉挨打》 ( 2 课时) ( 1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2 课时) ( 20)《再别康桥》 ( 2 课时) ( 2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2 课时) ( 22)《共通的门径》 ( 2 课时) 典范的诗词名句要求能背诵,如《饮酒(其五)》、《从军行(其四)》、《登高》、《山 25 居秋暝》、《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2.除精讲篇目外,均为 自学阅读篇目。 要求通过自学了解作家的情况,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艺术特点。 (四)写作( 10 课时) 通过阅读教材中各类体裁的作品,要求能写出具有较高思想性,主题明确,语言通顺、逻辑性强的文章。 写散文,能将情、景、理融合一体,思想健康,结构完整,具有一定的美感作用。 写议论文,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书写规范。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分配 :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训时数 备注 一、文学知识 8 二、语言知识 6 三、作品阅读与分析 30 四、写作 10 合计 54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大学语文》,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必要的说明 1.要求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文选要预习、阅读,提出问题,并按时完成作业,尤其要培养分析、鉴赏能力。 2.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诵读,适当讲评。 重要的语词要求落实字、词、句,简短的诗、词名篇要背诵。 执笔人: 审核人: 26 《广告策划学》教学大纲 适用:信息 传播与策划专业 学分 4,学时 72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广告策划学》是人文社科系信息传播与策划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了广告学概论等有关基础后,进一步深入、提高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为: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广告策划的知识;培养学生进行广告策划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对广告策划的预测及评价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广告活动奠定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广告策划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广告策划的评价 与效果分析。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导论 【 本章目的与要求 】 掌握广告的内涵、构成及功能 了解广告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广告的内涵与构成 一、广告的内涵 二、广告的构成 第二节 广告的功能及类型 一、广告的功能 二、广告的类型 第三节 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的广告产生与发展 二、西方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27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广告的功能 第二章 广告信息 【 本章目的与要求 】 熟悉广告文稿创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广告文稿的创作技巧 掌握广告设计的原则与特征 了解商标及包装装潢的广告作用 第一节 广告文稿制作 一、广告文稿的重要性 二、广告文稿创作的基本要求 三、广告文稿的创作技巧 第二节 广告设计原理 一、广告设计的创意 二、广告设计的原则与特征 三、广告设计的种类 第三节 商标与包装装潢中的广告信息 一、商标的广告作用 二、包装装潢的广告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广告文稿的创作技巧; 广告设计的原则与特征 第三章 广告受众 【 本章目的与要求 】 熟悉不同媒介接受者特征 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 第一节 广告与受众者 一、广告信息的受传者与传播方式 28 二、广告信息的核心 —— 接受者需要 三、不同媒介 接受者特征 第二节 广告与消费者 一、现代广告经营指导思想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 三、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媒介接受者特征 第四章 广告公司 【 本章目的与要求 】 了解广告公司的作用及经营服务 如何选择广告公司 掌握广告代理制 第一节 广告公司的作用和经营服务 一、广告公司的作用 二、广告公司的经营服务 第二节 如何选择广告公司 一、广告主为何要选择广告代理商 二、如何选择广告公司的考虑因素 第三节 广告代理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广告代理制 第五章 广告管理 【 本 章目的与要求 】 了解现代广告的法规管理 了解现代广告的自律管理 了解现代广告的社会监督管理 第一节 现代广告的法规管理 29 一、广告管理法规的结构 二、对广告主的法规管理 三、对广告活动的法规管理 四、对广告违法行为的法规管理 第二节 现代广告的自律管理 一、广告行业的自律规则 二、国外广告业的自律管理 第三节 现代广告的社会监督管理 一、消费者组织的监督管理 二、新闻舆论的监督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广告行业的自律规则 第六章 广告策划概说 【 本章目的与要求 】 了解广告策划的基本概念,特 点及作用 掌握广告策划的基本原则、内容和程序 能灵活运用广告策划的思维方法 掌握广告策划报告的写作 第一节 策划的概念及界定 一、策划的概念 二、策划的界定 第二节 广告策划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一、广告策划的概念 二、广告策划的特点 广告策划的特点:目标性、系统性、思维性、智谋性、 操作性、变异性、超前性 三、广告策划的作用 保证广告活动的计划性 30 保证广告工作的连续性 保证广告活动的创造性 保证广告活动的的最佳效果 第三节 广告策划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二、信息量原则 三、针对 性原则 四、心理原则 五、法律道德原则 第四节 广告策划的内容和程序 一、广告策划的内容 广告市场调查 市场认识与细分 产品认识与定位 广告战略的制定 广告媒体渠道策划 广告推进程序策划 广告效果评估 二、广告策划的程序 第五节 广告策划的思维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 二、艺术性思维 三、发散性思维 四、开放参与性思维 五、灵感组合的思路 第六节 广告策划报告 一、市场分析 二、广告策略 31 三、广告计划 四、广告活动的效果预测和监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广告策划的内容和程序; 广告策划的思维方法; 广告策划报告的写作 第七章 广告市场调查 【 本章目的与要求 】 了解广告市场调查的概念 熟悉广告市场调查的内容 掌握广告市场调查基本方法和技巧 理解广告市场调查的地位、作用 第一节 广告市场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一、广告市场调查的特点 二、广告市场调查的目的 三、广告市场调查的要求 第二节 广告市场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一、市场环境调查 二、广告主企业经营情况调查 三、产品情况调查 四、市场竞争性调查 五、消费者调查 第三节 广告市场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一、广告市场调查的基 本方法 广告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市场普查法、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