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防冻的技术内容摘要:

1、温冻害防预技术适时降水。 东北地区秋季天气晴朗,降水少,相对湿度小,911 月之间玉米种子平衡水分在 14%15%之间。 因此,在东北要抓紧 910 月所温尚高的时机,采用自然干燥方法,在严冬来临之前反玉米种子含水量降到临界水分以下。 实践证明在东北地区玉米种子含水量降到 14%16%即可安全越冬。 首先,在玉米种子收获前实行站杆扒皮降低含水量。 站杆扒皮的最适时机是蜡熟中期。 一般在 9 月上中旬收获前 1020 天进行。 另外,玉米种子收获时,实行适时早收,高茬晾晒,适时早收的临界期是乳熟末期。 以蜡熟期收获比较理想。 高茬晾晒是将父本收获后,从地面上 33母本行从地面割倒后扒捧绑挂,2 或 4 个一吊,挂 2、在父本行留茬上,进行田间通风。 在玉米种子入仓前要将水分降到 20%以下,从面做初步干燥。 常用方法有立椿搭挂、木架吊挂、风干(棚内吊挂)和摊晒等。 比较试验表明,以立椿搭挂为最好。 该方法果穗在空间分布均匀,风吹日晒条件好,果穗向下,雨后积水少、干燥快、省材料,占地少,可广泛采用。 其它方法可因地制宜选用。 合理贮藏。 玉米种子初步干燥后,贮藏时必须穗藏,因玉米穗藏孔隙度大便于进一步通风降水。 用种最较大时可采用玉米楼贮藏。 玉米楼采用秫桔或树条编成帘子围成长方形或圆形。 其大小因种子数量和含水量而异。 一般长34m,宽不过 m,高 23m,圆仓直径 34m 左右。 四周用方木作固定的主柱,在距地面 1m 处架好仓底,顶盖设人字架遮雨棚。 玉米入仓时应注意挑选,将成熟含水量高的果穗挑出来继续干燥,入仓种子含水量如果高于 20%,应在 710 天后进行倒仓,将仓内处果穗互换位置,如果种子含水量在 20%以下,一般不必倒仓,可一直贮藏到春季手足前脱粒。 用种量较少的农户。 可在户内靠火山墙吊穗贮存。 不要将果穗吊在靠近北墙,以阴谋诡计北墙上霜引起玉米种低温冻害。 对引进已脱粒的种子还要进一步晾晒,晒干后用麻袋装好,放在火炕炕稍,并要定期翻动。 不要随意改在室处或仓房贮存,以免一热一冷急剧变温,引起种子冻害,降低种子发芽能力。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