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储藏期的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1、米种子的储藏环境,直接影响种子的生命力。 为确保其安全储藏,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做好种仓的清理和消毒。 种子入仓前,对仓库及仓具要进行清理、消毒。 对麻袋、编织袋、筛子等器具,可采用刮、敲、打、洗、曝晒和开水烫等方法进行清理。 对仓内的异品种种子、杂质和垃圾要清除。 要刮去虫窝,修补墙面。 同时做好仓外的清理工作。 仓库消毒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方米进行喷雾或挂条施药,然后密封 72h。 消毒后须通风 24h 方可进库。 也可用 1%的敌百虫溶液均匀喷洒,每 100 平方米喷施 3液。 把好种子入库关。 种子入库时,种子的品质、种子成熟度和破碎粒率应符合规定标准。 同时要求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 13%。 要做 2、到“五分开”,即:级别不同的种子要分开;干、湿种子要分开;受潮和不受潮的种子要分开;新、陈种子要分开;有虫病和无虫病的种子要分开。 加强仓库通风。 在仓库温度较高,或种子含水量较大时,要及时通风。 种子通风时间应在 9:000 或 18:000,中午不要通风。 通风要掌握 4 个要领,即晴通、雨闭、雪不通;滴水成冰可以通;早通、晚通、午不通;夜间有雾不能通。 勤于种子检查。 一查种温。 注意根据种子含水量等及时检查种温。 检查应选晴天,在上午 9:000 进行。 散装仓分上、中、下 3 层抽样,每层检查 5 点共15 处;袋装堆放种子的检查,也应定层、定点,可分为上、中、下层检查。 二查水分。 以 25 平方米为 1 个检验区,采用 3 层 5 点共 15 处的抽样方法。 检查的间隔时间,在第一、四季度每月检查 1 次长期储藏的种子,第二、三季度每月检查 2 次。 三查发芽率。 短期储藏的种子一般不检查发芽率,长期储藏的种子应每 4 个月检查 1 次发芽率。 另外,根据气温的变化及在熏蒸前后也要相应进行检查。 最后 1 次检验应在出库前 10d 进行。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