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缺锌形成僵苗预防法内容摘要:

1、米缺锌时叶绿素减少,叶片失绿,出现白化花叶苗,失绿部分叶片变薄,节间缩短,叶窄株矮。 严重时植株节间变短矮缩、根部变黑,叶片短而阔,簇生,叶肉增厚。 由于比正常植株生长缓慢,所以人们称之为僵苗。 玉米发生僵苗后,苗期生长势弱,生长缓慢,生育进程推迟。 僵苗植株高仅为正常苗的 70%左右,叶片日增量减少,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正常苗分别推迟 8 天、6 天和 4 天。 由于植株营养生长不良,营养体较小,空秆率较高。 果穗缺粒秃顶严重,单株生产力低。 一般穗粒数减少 10千粒重降低 10%左右,空秆率增加 10发生僵苗的地块一般减产 15严重时植株不能正常抽出雄穗和雌穗。 玉米自交系缺锌时,容易把因缺锌而引 2、起的白化苗、簇生苗、矮缩苗、叶窄株等误认为是杂苗、劣苗,在去杂去劣时拔除,还会引起植株群体生长不整齐,抽雄、吐丝和散粉不一致,造成花期不遇,降低授粉结实率,最终导致单位面积上的有效株数减少,空秆率增多,产量降低。 因此,玉米自交系缺锌僵苗在玉米制种和亲本繁殖中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低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导致发生僵苗的直接原因;不适当的栽培措施是发生僵苗的诱发因素。 针对发生原因,根据多年的试验和总结,采取积极预防和及时管理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玉米自交系僵苗现象的发生。 一、预防措施1、增施锌肥。 增施锌肥是预防僵苗的根本性措施。 在玉米自交系繁殖营养钵育苗时做预防性试验,共 3、设三个处理,即每 10土加 5g 锌肥和适量水,做培养土后装钵;用 2的锌肥溶液浸种 8 小时后晾干,播种在不施锌肥的营养钵里;用不经过任何处理的种子土壤装钵为对照。 5 月 30 日调查僵苗率,分别为 3%、6%、10%。 收获后调查产量,对照产量为 67 平方米,营养钵施锌肥的产量为 67 平方米;67 平方米,分别较对照增产 从试验可以看出,锌肥直接施入营养钵中,玉米根系即可吸收利用,且施用锌肥量较多,基本能够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锌肥的需要,花叶和僵苗率明显减少,增产效果最好。 浸种次之。 由于浸种的锌肥用量较少,后劲较短,玉米生育期间仍有一定的花叶、僵苗株出现,增产效果较差。 在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 4、,基施硫酸锌对预防花叶、黄叶和僵苗具有很好的效果。 2、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我国“十一五”时期重点推广的农业实用技术,也是玉米制种田应用的主要增产技术。 玉米自交系因肥料使用不合理造成的减产和缺锌造成的僵苗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通过采土化验,取得制种田养分数据,掌握土壤供肥能力,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根据玉米制种的计划产量和玉米的需肥规律,计算确定制种田的施肥种类和数量,并提供合理的施肥方法和基肥、追肥比例,做到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微肥相配合,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保证制种产量。 一般制种田氮、磷、钾肥配比应掌握在 1:肥亩基施 宜。 用有机肥等混匀基施效果较好。 3、轮作倒茬 5、,不搞长期连作,至少不使玉米在同一块地里多次重复种植。 4、掌握制钵技术。 在制玉米营养钵时要使肥土拌匀,水分适中。 一次压实,到钵体紧松适宜,以利根系发育。 移栽时浇足水,缩短缓苗期。 二、僵苗转化措施1、根外及时施用锌肥。 玉米出苗后,发现花叶及黄化等,僵苗后及时对叶面喷施或根部浇施 锌肥水溶液,对花叶、矮缩株的转化有一定的效果,表现在株高、可见叶的日增有明显的增长,一般比不施用的增产 10%。 喷施早的可使其生育进程赶上或接近正常苗。 所以,僵苗发生后要及早追施锌肥,以促进僵苗转化。 2、加强田间管理。 当僵苗出现时,要及早施肥浇水,把肥水送到根际,促进植株生长。 同时,也使根际土壤中的锌活化为有效态,从而缓和供需矛盾,促使僵苗及时转化。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